网络时代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讲座PPT文档格式.ppt
- 文档编号:15679109
- 上传时间:2022-11-12
- 格式:PPT
- 页数:28
- 大小:81KB
网络时代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讲座PPT文档格式.ppt
《网络时代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讲座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讲座PPT文档格式.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肉搜索使人无处藏身。
人为操控的网络:
媒体、网络推手,网络策划公司,网络领袖。
强力监督的网络:
互联网使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变硬、变实、变强!
瞬息万变的网络: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娱乐至死的网络:
一切事件、人物都会被娱乐化、无厘头化。
颠覆权威的网络:
解构、戏说、恶搞。
充当第四媒体的网络:
网络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
网络: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孔不入、无法逃避!
2网络时代的舆情与民意网络时代的舆情与民意2.1信息、舆情、舆论信息、舆情、舆论l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
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l舆情是含有态度的信息。
舆情是含有态度的信息。
公众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信息就是舆情。
l舆论舆论是公众发出的、或者通过媒体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现象、问题、事件的有影响力的意见。
l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公众意见不等同于舆论;
不能随意说“舆论认为”;
个人感觉更不等同于舆论。
l信息信息消息、舆情消息、舆情舆论、民意、思想、思潮舆论、民意、思想、思潮2网络时代的舆情与民意网络时代的舆情与民意2.2舆情、民意与公共政策舆情、民意与公共政策l民意(民意(publicwill,peoplewill):
人们公开表达或人们公开表达或调查发现的对于公共问题、公共事务的明确态度或意调查发现的对于公共问题、公共事务的明确态度或意见。
具有影响甚至决定政府行动或行动取向的作用。
见。
l民意是谁的意见?
民意是谁的意见?
人民的意见、老百姓的意见、人民的意见、老百姓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公众的意见?
群众的意见、公众的意见?
l民意的表现:
情绪、愿望、意见、态度、感觉?
民意的表现:
l民意的了解方式:
测验、调查、访谈、被代表?
民意的了解方式:
l民意的量度:
人数、强度、稳定性。
民意的量度:
l政策决策如何回应舆论、体现民意?
政策决策如何回应舆论、体现民意?
l网民的政策认知态度如何形成?
网民的政策认知态度如何形成?
3网民的政策解读网民的政策解读l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增强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关注度,一些知名网站和论坛的留言的功能激发了网民的参与度,如人民网、新浪网、天涯论坛、南方周末等。
l中国多数网民对公共政策的态度以情绪和情感为主,理性判断较为欠缺。
l政策误读意指网民对公共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或政策措施方法等的质疑和消极批判倾向。
突出表现在网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看法与政策本意的不一致,包括“政策正向误读”和“政策反向误读”。
l公共政策误读现象研究.doc案例一:
质疑水价调价案例一:
质疑水价调价政策正向误读政策正向误读“2009年以来,全国36个大中城市水价提高了4.7%,多个城市正在进行调价前的听证等准备工作,你怎么看本轮水价上涨?
”至至2010年年3月月15日,网民投票结果如下日,网民投票结果如下:
l“不合理,水厂喊亏挤占民众利益”:
8315票,占62.94%;
l“中立,但请让水价成本透明化”:
3786票,占28.66%;
l“合理,可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972票,占7.36%;
l“其他”(137票,占1.04%)。
案例一:
网民主要意见和观点案例一:
网民主要意见和观点
(1)认为缺乏知情权,难以合理判断。
)认为缺乏知情权,难以合理判断。
92%的留言的留言帖阐明了该观点。
帖阐明了该观点。
(2)建议在水价成本透明化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水价。
)建议在水价成本透明化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水价。
(3)认为水价调整不是根本,现有的政策缺乏公平,)认为水价调整不是根本,现有的政策缺乏公平,有利于既得利益阶层。
有利于既得利益阶层。
(4)怀疑政府能否做好涨价后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怀疑政府能否做好涨价后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机制。
机制。
(5)发现现有相关政策打着)发现现有相关政策打着“环保环保”旗号,不能真旗号,不能真正用于环保。
正用于环保。
(6)认为听证会是形式,市民的意见无足轻重。
)认为听证会是形式,市民的意见无足轻重。
网民政策正向误读网民总体上从正面来领会政策目的,认同节约用水和环保目的。
但是,水价应不应该上涨?
上涨多少才合理?
网民可接受的标准与政策规定是有差距的。
l首先,由于信息不透明,网民对水价的成本不了解,从而强烈要求水价成本透明化。
l其次,受以往政策目的不明的影响,网民怀疑“环保”和“补偿机制”难以落到实处,听证会也是形式和过场。
l再次,对既有政策制度造成的不公平心生不满,认为水价调整是倾向于既得利益阶层的政策延续。
案例二:
公务员错时工作遭炮轰案例二:
公务员错时工作遭炮轰政策反向误读政策反向误读为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堵塞,宁波市于2009年12月20日发出通知:
12月21日起,宁波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为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30分。
至2010年1月10日南方周末网民调中心共有15869人投票。
投票结果如下:
l“缩短工时说明公务员工作量不足、应裁减公务员”:
12784票,占80.32%l“难以苟同,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1820票,占11.44%l“可以理解,只要不影响履行职责”:
1311票,占8.24%。
网民的质疑和诉求
(1)质疑政策目的,认为政策目的不是为公共利益而)质疑政策目的,认为政策目的不是为公共利益而是为公务员利益。
是为公务员利益。
(2)认为政策措施缺乏公平性。
)认为政策措施缺乏公平性。
“错时早有,为何仅错时早有,为何仅限于公务员?
限于公务员?
”(3)认为政策措施难以达到政策目的。
)认为政策措施难以达到政策目的。
“谁能保证非谁能保证非上班时间,公务员所开车辆就不在市内通行呢!
上班时间,公务员所开车辆就不在市内通行呢!
”(4)认为政策制定主体享有特权。
)认为政策制定主体享有特权。
“公务员是车多又公务员是车多又闲的典型代表闲的典型代表”。
(5)网民认为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政策措施加剧负面)网民认为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政策措施加剧负面效应。
效应。
(6)网民要求裁减公务员,廉政高效。
)网民要求裁减公务员,廉政高效。
(7)网民要求对私企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工时和利益加)网民要求对私企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工时和利益加强关注。
强关注。
网民政策反向误读案例二:
网民政策反向误读网民从与政策制定者本意相反的方向来看待政策目的,从根本上否定政策目的和政策措施。
网民批判宁波公务员错时政策的根本原因:
l首先,网民认为政策的受益者是政策制定者群体。
l其次,政策制定者群体以往的负面形象使其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下降,影响网民对政策目的的理性判断。
l第三,网民由此及彼,批判不公平现象,进而提出裁减公务员、社会各阶层同等待遇的利益诉求。
网民政策误读的原因网民政策误读的原因网民政策解读的特征:
网络空间体现的是虚拟的民意网民政策解读的特征:
网络空间体现的是虚拟的民意与政治,其政策态度现实的哈哈镜式的、近似的反映。
与政治,其政策态度现实的哈哈镜式的、近似的反映。
l政策批判迁移。
由此及彼,借题发挥,相似事件的负面经验和相关政策的失效,影响网民对新一轮政策目的和政策措施的判断;
l情绪多于理性。
网民的政策态度以情绪宣泄为主,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不足,情绪化、片面化;
l群体压力。
少数网民对政策措施的中立态度被多数网民的情绪洪水压倒;
l信任危机。
政府公信力和社会信任缺乏;
l利益诉求强烈。
网民有强烈的政策倾向和利益诉求;
网民政策误读的主观原因网民政策误读的主观原因l政策认知定势和刻板印象的作用;
l政治成熟度不高,想说不知怎么说,没有场合与途径说;
l利益矛盾好利益冲突;
l焦虑、压抑情绪的转嫁和宣泄;
l群体压力:
沉默螺旋、一边倒舆论;
l价值观冲突。
网民政策误读的客观原因网民政策误读的客观原因l政策沉淀:
前期政策残留对后续政策产生影响;
l政策制定者的疏忽和失误:
不回应、不透明、不公开、不解释、不严谨;
l信息不对称;
l媒体的片面性和误导作用:
信息传播的“眼球效应”、“风暴效应”、“热岛效应”;
4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网民的政策态度认知l公共政策态度是公众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满意与否的心理感受以及相应的支持或反对的心理倾向。
l近年来,公众通过网络对政策施加的影响日益显著。
基于“网络公共空间”与哈贝马斯的“理想传媒”,“网络话语空间”、“网络舆情空间”、“网络论政”不断被学者提出。
l网民的政策态度对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压力机制也在逐渐增强。
因此,网民“正读”政策还是“误读”政策往往直接决定政策的成败。
l公众政策态度形成机制.doc认知知情感情感政策刺激政策刺激印象感知政策政策认知政策情绪公众批判,改进政策,利益诉求公众支持比较倾向向认同不满图1:
公众政策:
公众政策态度的形成度的形成过程程公众和网民政策态度形成过程公众和网民政策态度形成过程
(1)政策认知的形成。
在)政策认知的形成。
在“政策刺激政策刺激”下,公众下,公众“感知政策感知政策”,相关联的相关联的“印象印象”浮现,浮现,“印象印象”对对“政策认知政策认知”的作用体现在的作用体现在公众对政策信息选择性认知,并且公众还根据印象预测政策可能公众对政策信息选择性认知,并且公众还根据印象预测政策可能的结果。
的结果。
(2)政策情绪)政策情绪/情感的滋生。
在情感的滋生。
在“政策认知政策认知”基础上,公众潜意识基础上,公众潜意识进行进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对政策制定主体期望标准与印象中的形象进,对政策制定主体期望标准与印象中的形象进行比较,产生不信任感或信任感;
印象中以往政策导致的群体利行比较,产生不信任感或信任感;
印象中以往政策导致的群体利益差异比较,强化了该政策可能体现的利益差异比较,导致公众益差异比较,强化了该政策可能体现的利益差异比较,导致公众产生不满、不公平等负面情绪或公平感等认同情感。
产生不满、不公平等负面情绪或公平感等认同情感。
(3)政策倾向的产生。
公众通过印象和比较形成对新政策的认知、)政策倾向的产生。
公众通过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时代 网民 政策 态度 认知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