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PPT资料.ppt
- 文档编号:15643411
- 上传时间:2022-11-10
- 格式:PPT
- 页数:15
- 大小:392KB
许地山PPT资料.ppt
《许地山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地山PPT资料.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
19351935年应聘为年应聘为香港大学香港大学文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有空山灵雨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缀网劳蛛等等许地山地山许地山简介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孩子。
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祖籍广东揭阳。
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作品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
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作品特点
(1)多写缅甸、印度等异域生活,充满了南国情趣。
(2)作品风格独特,卓然不群,具有宗教情怀,在宗教氛围中探讨女性的命运。
(3)情节上多贯穿爱情主线。
命命鸟命命鸟写一对缅甸青年加陵和敏明的爱情故事。
敏明与加陵相爱,但父亲要敏明专心作戏子,不让上学,加陵进了仰光高等学校,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反对。
敏明在梦幻中见到极乐世界中美丽的命命鸟,为追求自由爱情,敏明和加陵携手投水自尽,去做了极乐世界的命命鸟。
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最乐的宗教精神。
缀网劳蛛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原是童养媳,后与帮助她逃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婚,但他们的婚姻没有爱情。
尚洁恪守妇道,顺从命运,坦然的面对生活。
一天,尚洁救了一名窃贼,被可望误会以为他们间有暧昧关系,刺伤了尚洁。
可望提出离婚,教会也剥夺了尚洁赴圣宴的权利,尚洁没有辩解,仍以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人生的信念,到一个岛上生活,养育子女。
可望在牧师的教诲下觉悟到了自己的过错,把尚洁接回家,尚洁回家后生活坦然,对谁也没有怪罪,相信人的命运如蜘蛛补网一样,不得不如此。
缀网劳蛛赏析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爱、博爱与道德、人性的冲突,表现了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观点。
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
它第一次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
可是等到粘着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
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
等有机会再结一个好的。
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
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许地山缀网劳蛛后期小说现实主义倾向加重,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成为许地山小说的基本背景。
如在费总理的客厅、春桃、铁鱼的鳃等。
春桃春桃写春桃、向高、李茂之间的情感纠葛。
春桃与李茂成亲那天,由于乱兵的冲击,两人在逃跑中离散。
后李茂参军,双腿伤残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
春桃流浪到北平以捡破烂为生,与伙计日久生情。
李茂巧遇春桃后,被春桃背回去。
后春桃成了李茂和向高的媳妇,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在小说中,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
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
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空”的观念。
许地山早期在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中,许地山是一个另类;
对于其人其书的评说,现在已有很多,大多从其作品与宗教的关系立论。
其实,就思想方面来说,许氏的思想更接近于一种“大杂烩”的形态。
在他的信仰中,佛耶道皆有,而以佛教影响最为深厚;
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五四时盛行的平民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印记。
许地山的大多数小说都带有极其浓厚的悲剧色彩。
这里面反映了他的苦难情结。
这种情结有许氏自己性格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多种宗教的影响所致。
许地山中期许热衷于编撰曲折而包含苦难的故事情节,是为了达到以“曲折”来“动人”的目的。
他要仔细地描绘无尽的苦难来感动读者,也宣泄自己。
这种现象里面其实还有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的因素。
他的小说素材很大程度上接近原生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许地山后期进入30年代之后,许地山的小说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改变。
以前的论者以为这是社会写实风格的加强,认为作者“开始注意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把针砭的锋芒直接指向统治阶级上层极其把持的反动政权”。
但是我们认为远不是这么回事。
在后期小说中,混乱时代的背景确实比前期更为明显,但这些只不过是背景而已,并非许氏着力描写和批判的地方他所着力的仍然是人物的苦难。
倒是,此时许氏小说中人物的苦难的具体内容的变化值得注意。
小说人物的苦难从前期的主要是婚恋悲剧转为了更为广阔、普遍和深沉的生命、事业遭际悲剧。
商人妇商人妇商人妇是写一个叫惜官的女子出资让她的第一任丈夫林乔荫去新加坡做生意,过了十年后,惜官去找她的丈夫,却被她已经发财的丈夫给了一个印度国教徒阿户耶当小妾,而在阿户耶死后,惜官逃了出来,独自带着孩子独立生活的故事。
这期间,惜官波折的命运使她对人生与命运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读后感记商人妇惜官在向“我”叙述她的生平时,说到她被卖给印度国教徒阿户耶做小妾时说:
“先生,你听到这里必定要疑我为什么不死。
唉!
我当时也有这样的思想,但是他们守着我好像囚犯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我身旁。
久而久之,我的激烈的情绪过了,不但不愿死,而且要留着这条命往前瞧瞧我的命运到底是怎样的。
”这一段可以看出惜官对自己的波折命运已经出现了一些反抗心理。
而惜官接触到伊斯兰教是受阿葛利马(阿户耶的第三妻)的影响,让惜官痛苦无助时,给了她极大地安慰与精神支撑。
在惜官看来,“人问一切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底分别:
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
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
所以,她会再次前来寻夫,给予丈夫宽恕,从而完成了道德形象的自我塑造及对迫害者的道德救赎。
文章最后惜官一番关于“启明星”的话很有基督教教义的感觉,仿佛是超越时空的存在,因而在无边的黑暗之中,那一点点光亮也给予了她最大的精神动力。
信仰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将曾经的苦难归之于回忆时的轻快以及憧憬未来的祈盼。
小说中惜官终于凭借自己的超凡的隐忍与顽强终于摆脱苦难而自立黄慧婷、周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许地山.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