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课件第1章PPT资料.ppt
- 文档编号:15608964
- 上传时间:2022-11-07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352KB
城市经济学课件第1章PPT资料.ppt
《城市经济学课件第1章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学课件第1章PPT资料.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周易系辞下: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l周礼地宫,“大市,日中而市,百姓为主;
朝市,朝时而市,以贾为主;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l为方便交易,市通常选在居民点的井旁,固有“市井”之称。
如管子.小匡“处商必有市井”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l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的便利和提高交易的效率,“市”便逐渐集中到人口比较集中的“城”中,“城”与“市”便慢慢结合为一体,称为“城市”。
l正因为“城”、“市”以及“城市”具有发生学上的密切联系,所以,现在的城、市都成为和乡村对立的社会形式与组织形态,并都可以作为“城市”的简称。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定义l政治学,如:
城市是一个团体的人构成一个在政治上有组织的共同体;
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l经济学,如:
城市是商业、工业、金融、信息、旅游文化和各种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是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消费等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城市是物质生产的分配空间;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龙头;
城市是一片经济空间;
城市是与高密度和经济行为专业化及其统一制度的条件为特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活动系统。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l社会学,如:
城市是特定的生活区域,是人类聚落的形式之一,是社会政治、法律、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最重要区域,是人类各种力量聚集的焦点;
城市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
城市是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的聚集地,是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
l文化学,如:
城市是有力的社会化环境,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是文化的归集。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l地理学,如: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第二、三产业人群集中的区域;
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至于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l历史学,如:
城市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和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具体体现;
城市是独特的历史进程。
l生态学,如: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城市社会愈城市空间的对立统一体;
城市是人群的生态系统。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l人口学,如: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合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规模大,也更重要;
城市是一种人口密度。
l建筑学,如: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l管理学,如:
城市是区域管理主体(国家、城市政府)的职能结构,也是区域管理客体的空间表现。
l系统学,如: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l综合观点,如:
城市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自然和人工所构成的物质形态;
城市是人口集中,第三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城市是在一定地域内集中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这三者的统一体;
城市是经济、政治、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化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本书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定义城市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高度集中,以获得聚集效益的空间组织形式和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以及建设等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体。
当然,认识城市,需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历史到现实、从静态到动态、从结构到动能等各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1.1.2不同视角下城市的主要特征不同视角下城市的主要特征关于城市的特征,目前有多种说法,如:
l蔡孝臻、郭鸿懋(1990):
l丁健(2001):
l谢文惠、邓卫(1996,2007):
l郑长德、钟海燕(2007):
l王雅莉(2008):
l王志锋、蔡方(2008):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从城市经济学研究与应用的角度考虑,本书的观点:
l特征之一:
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l特征之二:
内部空间组成上的密集性和规模性。
l特征之三:
功能上的多元性、复杂性和集中性。
l特征之四:
人口和产业上的非农为主性及异质性。
l特征之五:
运行上的经济性、高效率和复杂性。
l特征之六:
地位上的中心性及相互竞争性。
资料链接1-1:
北京市城八区的不同功能定位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1.1.3城市产生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城市产生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城市产生的途径或类型l一是由城堡发展而来,如早期的雅典卫城;
l二是由商品交易集散地发展而来市,如威尼斯;
l三是由交通枢纽发展而来,如张掖、酒泉、敦煌等;
l四是由农村居民点(邑)发展起来的城市。
起初,城市还保留着很大的农业性质,以后工商业才发展起来。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兴起的根源l“防御说”l“集市说”l“地利说”l“防洪说”l“地理环境说”l“血缘与宗教说”l其他解释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张琦(2007)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
l一是外部性理论l二是内生理论l三是集聚经济和竞争优势理论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赵红军(2005)的归纳总结:
l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提出外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概念来说明城市的形成。
l后来的经济学家开始改用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效率来理解城市形成的本质问题。
1.1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本书用“经济绩效”来概括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l城市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因为城市有高于农村的经济绩效。
l另外,城市具有较高的边际经济绩效,或者城市经济的高效性特征,也一直推动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第第1章章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兴起与发展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l1.2.1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l1.2.2现代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现代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l1.2.3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1.2.1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l在城市经济的内涵认识上,唐代望(1991)、张琦(2007)及王雅莉(2008)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
l我们认为,所谓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l其一,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
l其二,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核心支柱。
l其三,城市经济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分工,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l其四,城市经济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l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1.2.2现代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关于城市经济的特征,国内学者,如张仲礼(1988)、蔡孝臻(1990)、张朝尊(1992)、张跃庆(1995)、温成有(2004)、栾贵勤(2007)以及王雅莉(2008)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的看法,综合起来,城市经济大致有以下特征:
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l特征之一:
空间上的集聚性与规模性。
系统上的综合性与网络性。
运行上的开放性与外部性。
绩效上的高效性与裂变性。
1.2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1.2.3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l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的问题。
l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控问题。
l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经济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
l城市空间范围内产业结构问题。
l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
l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问题。
对城市经济运行上述问题的分析探讨,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体系。
第第1章章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城市、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兴起与发展1.3.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l1.3.1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l1.3.2城市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城市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脉络l1.3.3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1.3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1.3.1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城市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观点:
l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l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l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者一直没有放弃对城市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其他一些观点。
1.3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当代经济学学科归纳为:
l一是认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整体”;
l二是认为城市经济学把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城市经济总体上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l三是认为城市体系的建立、地位、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l四是认为城市经济学应主要围绕两大方面展开:
(1)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以经济中心多功能为核心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2)以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经济学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