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5472171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57.03KB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Word文档格式.doc
《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清单Word文档格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淤泥是否清理彻底
淤泥开挖干净,底部至土壤新鲜表面
2.是否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挖集水坑,集中抽除保证填料不返湿,周围无积水
3.回填土方是否开挖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一米,内倾2%~4%的坡比,以防路基成型后因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滑裂面
5
原材料
白灰
有效钙镁含量满足施工要求,达到三级灰以上标准,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用土覆盖,石灰要消解透,无灰块子
6
取土场备土
1.开挖集水沟
沿取土坑四周开挖深3m宽3m的集水沟,坡比1:
2,安排机械抽水保证积水不超过40cm;
取土坑底部平整,严禁留有土埂
2.取土坑掺灰
根据取土深度及天然土密度计算生石灰松铺厚度,第一次布灰石灰掺量一般在2%——3%铺灰
3.焖料翻拌
焖料时间据土体含水量及土质确定,粉性土一般3天,弱膨胀土7天左右;
为保证土、灰混合均匀至少翻拌一次
7
原地面处理
1.清表后局部翻挖处理
铧犁翻耕25cm,掺5%灰翻拌晾晒降低至不大于最佳含水量3%土粒不大于5cm,平地机粗平,振动压路机静压
2.清表后回填压实至原地面(压实补偿)
5%灰土处理,实际灰剂量不低于3%,分层填筑层厚不大于20cm,控制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
平地机整平刮出2%横坡,振动压路机静压2-3遍至压实度满足85%为止
3.碎石垫层
碎石粒径小于5㎝,含泥量小于5%,增加施工宽度30㎝,摊铺均匀在设计厚度±
5cm之内,人工翻挖检查
4.土工合成材料
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包边2米;
土工格栅锚固扎丝绑扎
8
路基
填筑
1.不能用做路基填料的土
不能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树根及含有腐朽物的土;
塑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过高的土。
2.上土是否打灰格子控制层厚
每隔10m或20m放样中桩,洒布白灰线,按照虚铺厚度,计算每格上土数量,折算出上土时需要自卸车总车数,
考虑路拱横纵坡影响,分配上土间距、排距。
3.上灰是否打灰格子控制灰剂量
先检测粉碎后灰剂量,按照公式W=V*1.72*i计算灰格子二次上灰数量,精平稳压后上灰,平地机配合人工摊灰。
4.拌和是否均匀、有无夹层
五铧犁犁开,稳定土拌和机(或旋耕机)拌和打碎,粒径小于5㎝,无灰团,灰窝,石灰放炮现象,
人工后面试挖检查犁深及拌和深度,使灰土拌和均匀,防止出现夹层。
5.灰剂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石灰衰减较快,碾压前报验检测灰剂量,控制在-2%以上。
6.平整碾压
小于最佳含水量3%应水车撒水补充再机械翻拌均匀;
大于最佳含水量3%继续翻拌直至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碾压。
7.灰剂量、含水量检测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碾压结束后立即检测灰剂量压实度:
灰剂量不小于设计-1%,压实度不小于设计的-1%。
8.路拱
路拱设为2%(90区路拱设置为3-4%)表面无坑洼、凹凸现象,以利排水。
9.厚度及宽度
压实厚度控制在20±
3㎝,人工检查对超厚部位平地机刮除;
路基加宽30-50㎝,便于压实到位。
10.边坡
按1:
1.5修整,边坡表面平整、线形顺畅,无杂物;
对填土高度已大于1m的在边坡位置每隔30m设置急流槽,宽度50cm,厚度3cm与路基同高,等腰梯形断面,从坡顶直达排水沟,路基外缘设置拦水梗。
11.路基填筑端头部位处理
路基端头每一层次开挖40×
100cm台阶。
9
挖方
1.边坡
用机械开挖,边坡先预留10~15cm,然后用人工整修平顺。
2.开挖深度、宽度和路拱
先开挖到比设计高程高20~40cm,最后再按设计一次细致整平到位;
路拱控制在1~2%,两边开挖排水沟。
10
资料
管理
1.内业资料
不允许出现涂、擦、刮、改现象;
日期、签字、盖章齐全后报验归档;
同层次、同段落不允许有相同铝盒号;
土样的含水量、质量、检测个数要与工地实际相符。
2.各种台帐
施工原始记录,与中检计量内业资料吻合,记录细致齐全,材料要有追溯性,
文件收存、发放要有签字计量台帐,借款台款,施工生产台帐,材料调拨台帐。
11
违章
操作
路基未碾压成型就进行检测压实度
除试验段外,路基必须碾压成型后进行检测压实度。
灌砂试验洞未打到下承层表面
试洞要打到下承层表面。
工地现场出现打假洞
灌砂试验过程中取出土样不装、不称、不记录,不带称、不带砂。
压实度检测不满足自检频率
试洞个数不够。
19
桥梁工程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
现场施工控制标准及要求
结构物测量放样
1.高程
满足地方通水及通行要求,与地方水系及地方道路接顺。
2.净空
人行通道2.2m,机耕通道2.7m,汽车通道3.5m,中小桥满足桥下各等级地方道路要求。
钢筋
加工
焊接质量
1.焊条类型
高速公路施工中二级钢筋焊接一律使用以J502以上的焊条,且使用前应在烘箱内烘干。
2.焊接长度
区分不同焊接类型,按照施工规范,单面焊10D,双面焊5D的搭接长度,并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3.预弯及电流
焊接前在钢筋制作台上先按8°
-10°
弯折,后焊接,保证同轴无偏心,通过试焊确定起弧电流强度,
达到焊条易熔,熔融状态,防止电流过大,烧伤钢筋接头。
4.外观质量
焊接时,及时检查有无咬伤钢筋出现凹槽的现象,焊缝饱满凸起,成鱼鳞状,
无坑槽,无孔洞,焊完后及时敲掉焊渣,露出鱼鳞状焊缝。
钢筋间距
1.外观
杜绝钢筋成蛇行状,盘圆筋调直后制作,当钢筋较长时,宜焊接定位筋或木撑定位。
2.主筋
主筋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尺寸施工,利用钢卷尺5-10根量测计算平均值是否满足。
3.箍筋
箍筋先目测,后按照钢尺5-10根量测计算平均值是否满足。
钢筋防护
4.存放
不同品种必须分类设置按型号分开存放,插标识牌表明检验状态,有防雨防潮措施。
5.除尘防锈
钢筋上锈迹在浇筑砼之前用钢毛刷刷干净,保证无锈、无油污、无灰尘。
6.垫支
原材、半成品、成品存放必须垫高20cm以上,上面彩条布覆盖,禁止堆叠在泥地上。
3
预
埋
件
1.预埋钢板
梁板预制在支座位置处、通道采光井上、桥梁护栏座等位置上均有钢板,注意预埋准确。
2.预埋钢筋
先简支后桥面连续背墙伸缩缝钢筋、台帽防震锚栓、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墩台帽上预埋盘(如钩头螺丝)。
3.其它预埋件
内外侧边梁板护栏预埋筋、墩台帽上其它预埋件。
4
模板
安装
1.模板
编号验收:
钢模或竹胶板大面平整,无翘曲,无坑凹,表面光洁度较好,钢模接缝采用磨光机研磨抛光无锈迹及
腐蚀现象,模板无变形及扭曲现象。
2.脱模剂
利用新机油配液压油或专用脱模剂,涂刷均匀,坚决不允许采用废机油。
3.保护层
垫块尺寸满足要求,设置的密度要保证钢筋不能贴在模板上形成露筋,使保护层厚度均匀。
4.钢管木方子支撑
区分钢模与竹胶板各方尺寸,横纵向间距分别对待,支撑间距控制在25cm左右为宜。
5.接缝
模板之间不能形成错台,板与板之间平面偏差控制在2mm以内,通过木楔子、拉杆或其它支撑予以调整。
砼
浇
筑
1.黄砂
满足中粗砂的要求,衡量指标为细度模数2.3以上,含泥量不大于2%,硬化场地,砌1m高度的墙隔离并标识。
2.碎石
按砼配合比5-31.5mm、5-25mm连续级配碎石分类堆放并插牌标识,含泥量满足要求,否则要进行清洗。
3.水泥
水泥罐储存,外挂牌标示清除,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
(如堆放应符合仓储条件,并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
以防受潮结块,存放期不超过三个月)。
4.水
拌和用水应经过检测,无污染,PH在6-7为宜。
砼拌和
5.
施工配合比
标定并经常检验电子计量装置,拌制砼前检测集料含水量,在用水量中扣除,确定施工配合比(与室内配合比不同)。
6.坍落度
利用塌落度筒分三层用捣实,镘刀刮平,尺子量测,随时注意砼和易性、粘聚性、泌水性是否良好,水灰比保持较
稳定。
7.振捣质量
振捣棒、平板振捣器从数量及完好率上予以保证。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插入下层5-10cm,砼表面至无气泡冒出,
表面平坦泛浆。
8.砼养生
浇筑完砼后立即用塑料薄膜或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防止因失水而开裂保持砼表面成湿润状态。
试
压块
1.制作
三盘以上砼中抽取,检测坍落度,装模,分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每层从边缘向中心螺旋方向用力插捣25下,
插入下层2cm,表面砼翻浆镘刀抹平。
2.养护
静放24小时拆模,送标准养护室(95%湿度、20±
2°
C温度)内养护,不允许长时间暴晒或弃置不理,对梁板
预制同条件试件养护,建立温度、湿度记录台帐。
施工原始记录必须与中检计量内业资料吻合,自检项目、频率记录细致齐全,不允许出现涂、擦、刮、改现象;
日期、签字、盖章齐全后报验归档。
钻孔灌注桩施工
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标准及要求
1.放样桩位
1.打护桩妥善保管;
2.偏差为:
群桩10cm,单排桩5cm。
场地整理
1.整平、清理地基
夯实至压实度大于85%,开挖排水沟确保场地无积水清理地面杂物,确保稳固,能承受工作时的动、静荷载,尤其水中排架。
护筒埋设
1.埋设深度
水中护筒深入水下土层2-4m筒顶应高出最高水位1.5-2.0m;
陆地护筒埋深大于1.5m筒顶高出地面0.2—0.3m。
2.护筒材质
钢护筒钢板厚度大于3㎜。
3.护筒直径
正反循环钻宜大于桩径20—30㎝;
无钻杆导向及潜水钻、冲击锥宜大于桩径30—40㎝。
泥浆制备
1.土质要求
塑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05㎜的粘粒含量大于50%的粘土,对制浆差的亚粘土可掺入Na2Co3,掺量为泥浆的0.1%~0.4%。
2.泥浆指标
钻孔时比重一般为1.1~1.3为宜,粘度为16~25S,含砂率≤4%。
钻孔
1.钻机选择
据地质情况选择正循环(粘性土、粉砂、细、中、粗砂、含少量砾石、少于20%的卵石土)或反循环(粘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的土。
2.钻进中工作
准确如实填写“基桩钻孔施工原始记录”、绘制地质剖面图;
每个工作班交接时检查检查桩架、护筒稳定、垂直。
3.依据土质控制钻进速度泥浆稠度
对于亚粘土每小时钻进速度2-3m砂层1—2m为宜,亚粘土泥浆比重宜在1.2左右,砂层宜为1.25—1.3左右。
4.钻孔中事故处理
塌孔不深时及时处理重新回填土夯实重新钻进;
较深时可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水位,严重塌孔用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场 技术 质量 控制 要点 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