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5431146
- 上传时间:2022-10-31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42KB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文件Word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级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环境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和部署本地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落实责任人和责任事项,保障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切实理顺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完善环境应急工作机制,明确环保部门内部各部门日常环境应急管理职责,加大与公安消防、交通、工商、安监等部门的联动,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防控结合,提高效能。
各级环保部门必须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环境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上市企业环保核查等制度在执行环节应明确环境应急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
在应急状态下,要坚持环境应急属地管理的原则,当地环保部门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具体情况;
第一时间报告,取得当地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支持;
第一时间展开监测,掌握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的环境污染强度和范围;
第一时间提出有效处置建议,防止事态恶化。
四、注重教育,提升能力。
各级环保部门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扎实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工作,精心组织环境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等业务水平。
五、常抓不懈,确保安全。
年终岁尾,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枯水期极易发生突发环境问题,各级环保部门务必克服年终松口气的松懈麻痹思想,保持高度警惕,按要求做好突发环境问题防范工作,确保当地环境安全。
元旦、春节及“两会”期间,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保证联络畅通。
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坚持认真地办理群众来信,文明热情地接待群众来访,保障群众的合法信访权利。
主动深入开展环境方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疏导、化解,有力地维护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欢度节日和“两会”顺利举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省环保局值班电话:
028-86114531,传真:
028-86158410。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请于2010年3月1日前将本文件落实情况上报。
联系人:
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万霞,联系电话:
028-86124713。
附件:
《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
环保
转发
应急管理
意见
通知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9年12月31日印发
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现就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得到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特别是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环保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全力以赴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的环境安全保障任务。
(二)环境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更加多样、复杂。
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突发环境事件仍呈高发态势,跨界污染、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件频发,社会危害和影响明显加大。
(三)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亟待健全。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十分薄弱,当前的环境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能力与新时期环境安全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突出表现为,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环境应急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较差,预案建设及管理不规范;
地方环境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薄弱;
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尚未建立;
环境应急管理的科技、监测、信息、宣教等能力支撑不足。
(四)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意义重大。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环境综合管理职能的应有之义。
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五)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健康权益放在首位;
立足预防为主,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
强化综合协调,加快全国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制度建设,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增强环境风险意识,确保环境安全。
(六)工作目标。
到2015年,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
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和重点县(区、市)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能力有较大加强,全国环境应急管理网络基本形成;
国家、省级、市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体系基本健全;
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基本建立;
环境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环境应急平台基本建成;
环境应急管理基本实现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
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七)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抓紧制订环境应急管理办法,明确环保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环境应急过程中的职责定位,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不同层级监管之间的关系,建立环境应急管理的基本制度。
修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促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加快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污染损害评估和鉴定机制。
(八)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修订《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修订和完善有关应急预案。
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合作,制订分行业和分类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指导企业找准环境风险环节,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实行预案动态管理,建立企业、部门预案报备制度,规范预案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区域的地理环境、企业污染类型等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预案演练,促进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
加强预案制订和演练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九)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按照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总体要求,理顺环境应急管理体制。
制定《全国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规范》,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及其内部各部门日常环境应急管理职责,以及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中的职责。
重点加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和重点县(区、市)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和人员力量,切实解决环境应急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
各省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认真研究制定本辖区基层环境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基层环境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
(十)创新环境应急管理联动协作机制。
大力推动环保部门与公安消防部门等综合性及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长效联动机制;
积极探索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促进环境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化。
与发展改革、工商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环境安全管理;
与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运输中的环境管理;
与水利部门协调沟通,互相通报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有关信息。
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长效联动机制。
四、全面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十一)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
重点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
继续严格控制和限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及生产工艺。
在环保规划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限期治理、区域(行业)限批、上市企业环保核查、环境执法检查、环境监测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全面落实防范环境风险的责任和要求,构建全防全控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十二)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监测,重点加强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和能力建设,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
加强大气环境风险源集中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
开展与应急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环境应急监测规范研究,加强特殊污染物监测方法的技术储备和标准方法的研究,为环境应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移动监测等新技术的作用,健全全方位的动态立体监测预警体系。
(十三)全面掌握环境风险源信息,加强隐患整改。
各地要全面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建立本辖区环境风险源档案和数据库,并纳入环境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实现分级分类动态管理。
制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责任。
重点加强对涉重金属和“双高”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后督察,监督、指导企业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对隐患突出又未能有效整改的,要依法实行停产整治或予以关闭。
(十四)加强应急值守,完善环境应急接警制度。
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值守制度,落实各项责任,严格管理,认真做好人员、车辆、物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应急准备,确保通讯畅通。
进一步完善全国12369环保举报热线网络,认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警后,详细、准确记录有关信息,按有关要求做好信息调度和报告工作。
(十五)全力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和信息发布。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的要求立即采取响应措施,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协助政府及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环境保护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