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2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398008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05KB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2文档格式.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2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指名朗读课文。
(注意正音、理解词语)
出示重点词语,讨论学习。
书籍:
书的总称。
慈祥:
和蔼、安祥。
僻静:
偏僻、安静。
勉强:
使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在本课中的意思是:
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严峻:
严厉、严肃。
一拥而入:
(人群)挤着走进去。
文中指许多警察一下子挤过来。
幼稚:
字典中是年纪小的意思。
在本课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是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意思。
学生查字典时,要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比喻义。
轻易:
随随便便。
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恐怖:
惊慌、害怕。
沉着:
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李大例牺牲的经过。
)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来理解?
、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分段,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J“、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
),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被难”是什么意思?
(遭受灾难的意思,这里指李大铡同志被害)
十六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
(军阀割据,张作霖入关,占领河北等地,镇压革命运动。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主要讲了什么呢?
(讲我永远忘不了十六年前父亲被害这一天。
2.指名读第二段。
(1)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
(总是耐心他讲给“我”听)这次为什么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含糊”是什么意思?
(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向孩子们谈心的时候,而且烧毁文件的事情是很难向孩子说清楚的。
“含糊”指说话的意思不清楚。
(2)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铡的工作越来越紧张?
(父亲早出晚归,整理书籍和烧毁文件,工友被捕。
(3)李大钊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
这说明了什么?
(李大铡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很重要,他明白形势非常危急,个人处境十分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高度负责的精神。
(4)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局势紧张,但李大铡不离开工作岗位,说吩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高度负责。
四、朗读第一、二段。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语气。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借助“思考·
练习”1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指名读第一、二段。
2.说说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李大钊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他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说明了什么?
(“宪兵、侦探、警察一一拥而入,挤满了小屋子”这些都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一个人,动用了这么多人,‘横肉’是说相貌凶恶,不要放走一个的吼叫,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枪对着父亲和我”这些都说明敌人的残暴。
4、“我”是怎样表现的?
(“剧烈的心跳”,剧烈是猛烈的意思;
“恐怖的眼光”,恐怖是惊慌)害怕的意思。
这说明作者年纪小,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感到害怕。
5、练读第三段。
(要求读出不同人不同的语气。
6、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讲李大刽被捕时从容不迫,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李大刽在法庭上是怎样表现的,说明了什么?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刽即使受过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对儿女的爱。
对于亲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使他在敌人酷刑下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这就是伟大革命家胸怀。
3.“我”在法庭上是怎样的?
(为了保护哥哥,抢着回答自己“是最大的”“父亲立刻就会意了”,“会意”是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这说明“我”在父亲沉着、镇定的影响下,在他的予命精神的影响下,由恐惧害怕到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4.练读第四段课文,在读中进一步理解内容。
四、学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后的情形怎样?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舅老爷“哭着回来”,“我”“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母亲“昏过去三次”这都说明李大刽的死给亲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
母亲醒来后问“我”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咬紧牙说“昨天是4月28”“这些是说家人没有被悲痛压倒,而是牢记亲人碎害的日子,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
3.练读第五段,要求读出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1.指名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
2.结合上下文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
含糊、恐怖、会意、一拥而入
3.朗读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李大钊的女儿1943年写下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回忆1927年4月父亲遇难前后的日子。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李大钊是怎样被害牺牲的,从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2.讨论。
(课文赞颂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伟大精神,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凶恶的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
三、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气什么关系?
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教师引导讨论并总结。
(这篇课文是回忆录,开头提出16年前的1927年4月28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4月28日。
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找出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四、指导识记字形
1.说说哪些字可以在比较中记忆。
“剧”与“据”,“娱”与“误”、“袍”与“抱”,字形有相似之处,要注意区别,在比较中记忆。
2.说说你是怎样记生字的。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选择题
2.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们在自己的水城一声不响的钓鱼。
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
儿子12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
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渔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
“他钓到了一条王鮭,个头不小。
”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
我知道,一旦鮭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
鮭鱼猛地向下游蹿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钓竿。
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简防水靴的边缘。
王鮭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柴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
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不要!
”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
这时候鮭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人那片灌木丛里。
我们都预备着听到渔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新一扑,紧追着鮭鱼钻进了茂密的灌木丛。
我们都呆住了。
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
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生蛙被逮住了。
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生鱼从树丛里倒退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14千克重的王鮭。
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走几步。
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孩子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
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
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鮭鱼到底有多重。
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
“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过程,细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将“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据战→→与鱼周旋→→捕鱼成功
2.“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
”请揣摩男孩此时的心理。
3.文章结尾时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孩子艰难地和王鮭“搏斗”时,他选择了“袖手旁观”,你赞同他这样的做法吗?
说说你的观点。
1.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2.抓这么大的鱼,可累坏我了,但是我坚持下来了,依靠自己战胜了困难,终于抓住了罕见的王鲑,真高兴,我为自己骄做。
3.表明父亲深爱儿子,为儿子能捕到大鱼感到骄傲;
尊重儿子的劳动成果,让儿子自己做决定;
点题;
突出文章的中心;
勇敢、执着,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4.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关爱儿子,尊重儿子,懂得让儿子独立,有自己独特教育方式的父亲。
示例一:
我赞同他的做法,这样能培养儿子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得到成长。
示例二:
我不赞同他的做法,让儿子独立解决问题也要有个度,像文中万一儿子被鱼拖下水,可能连救都来不及,这是有很大危险的。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3.
1.“我”第五次留言让小女孩用钢笔写字不解、愤然为了帮“她”赢钢笔,“他”故意在长跑比赛跑了第三名愧疚
2.为下文写小男孩买不起钢笔,而采用参加比赛获奖得到钢笔的情节做铺垫:
衬托了小男孩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
(意思对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下册 十六 年前 回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