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双语第七章 力 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96370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6.27KB
8年级双语第七章 力 教案Word下载.docx
《8年级双语第七章 力 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双语第七章 力 教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思想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多媒体
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力的概念,找出力的三要素,用自己动手方式来认识示意图,让同学们感觉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力的概念,找出力的三要素,用自己动手方式来认识示意图,让同学们感觉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获德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力有没有大小?
(活动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教师演示: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伸弹簧
现象:
用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形变越大)
(活动2)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学生展示:
两个同学分别拉两个相同的拉力器
想一想:
那个同学的力气大?
为什么?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活动3)观察弹簧测力计
三、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注意:
若指针不指在“0”可线处,则应调“0”。
使用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活动4)测量并感受力的大小
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拉力大约是700N,女子大约是390N,
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约是560N,左手的大约是430N。
观看图片,认识各种形状各异测力计。
(活动5)弹射橡皮筋
分析:
弹出去的橡皮筋具有动能,动能从何而来?
讨论:
以下事例说明什么?
跳水运动员被弯曲的跳板弹起来
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箭能被拉开的弓射出去
五、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举例:
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
(课堂练习)
(1)知识点一: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根据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如手拉弓,用手抛球和接球等。
学生实验:
鼓掌,手拍桌子,一人抛纸团另一个人接。
分析罗列的现象,课从语文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
手拉弓
运动员抛球
左手拍右手
运动员接球
地球吸引苹果
木板阻碍木块
运动员拉撑杆
归纳总结
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
物体——作用——物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压、吸引、阻碍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两个例子“手压弹簧”“和人推箱子”来加以解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区别。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其他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学生举例分析:
用手拍桌子的例子中,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说明两个物理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3)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学生动手:
一个壮一点的男生从内侧关门,一个娇小的女生从外侧推开门
教师活动:
①请同学们猜猜,门是被推开呢?
还是被关上了?
②向同学们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投影一图片“自由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投影一图片“手压弹簧”弹簧变弯了
学生举例:
力还有其他作用效果吗?
进一步理解:
学生动手实验,用很小的力压直尺和稍大的力压直尺,直尺的弯曲程度一样吗?
(5)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大量实验现象以及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归纳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练习:
1.请举例说明:
1)里能使物体发生变形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1)车碰撞时车身会变形
2)辆车碰撞时两辆车方向和速度都会变,
3)我们开车时方向盘往哪儿转车就向那儿转用的力大了车身转动越快,力小了就转身慢.用力的位置越边用力就小,越靠近中心用的力越大
板书设计
预习下一节课,复习本节内容
作业
课后签记与总结
意见
第1周第2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图片,了解力无所不在,力左右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
用手拉伸和压缩弹簧、挤压气球、弯曲钢尺
捏橡皮泥、拉长橡皮筋等。
上述现象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第七章第二节弹力
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知道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及牛顿(N)。
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学生器材)弹簧、橡皮筋、气球、橡皮泥、重物。
(演示器材)气球、拉力器等。
多媒体设备
1.弹力的概念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1.弹力概念的引入。
2.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演示实验)
一、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归纳: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挤压、推、托等动作都能使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
上述现象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弹性形变:
物体形状改变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
2.范性形变:
物体形状改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
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坚硬的玻璃瓶会发生形变吗?
这种形变我们能否看到?
如何研究微小形变?
当我们在拉伸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
二、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弹性形变
(活动4)弹射橡皮筋
(课堂练习)8页练习
1.“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没有弹力。
“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具有弹力。
2.小强刚拉开弹簧拉力器是弹簧性变小弹力也小,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弹力也越大
弹力:
弹性势能:
8页3.4作业
第2周第1课时教学设计
⒈演示:
①让手中的粉笔自由下落;
②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⒉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
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⒈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⒉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⒊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N/Kg的物理意义。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多媒体设备
实验探索法,观察法
重力的定义、重力的方向
明确G与m的关系,以及运用G=mg进行计算
三、新课教学什么是重力
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粉笔。
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水。
⒊重力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
⒋注意说明:
重力、重量、物重等说法。
四、重力的大小
㈠、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
把待测物体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
⒈演示实验:
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⒉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⒊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由此说明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㈢、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
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
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㈣、G=mg
⒈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
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
⒉注意:
五、重力的方向
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⒉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与水平面垂直。
⒊注意:
竖直与垂直的含义不同。
为了区分清楚,让同学注意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
一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重垂线;
一是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垂线。
在地球表面的每个地方,竖直是个特定的方向,跟当地的水平面相垂直,近似指向地心。
⒋重力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年级双语第七章 教案 年级 双语 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