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395772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KB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Word格式.docx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莱克开始进而波及到马来西亚,波及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台湾、香港、韩国、日本。
那么这个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中国大陆。
在这个过程中间它的危机的惨烈程度,也是非常惨烈的。
轻则使一国的经济衰退了很多年,1998年之后亚洲的国家经济全都是负增长,重则导致政治动乱,这大家看到印度尼西亚,整个政局更迭,国内是出现了暴乱,雅加达邪徒一片,是惨状、流血事件,雅加达这个城市有很多的经济区域是大火弥漫。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呢,十年以后我们看,现在还有的国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比如说泰国。
泰国的股票持有指数还没有恢复到1997年前的水平。
那么有的国家是已经成功的走出这个阴影。
十年以后呢,重新来反思这件事,可能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记忆。
但是,痛定思痛,研究它的背景,研究它的过程,然后看看中间有什么教训,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件事。
那么就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持续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甚至在十年以后,人们不断的在研究亚洲经济危机过程、它的成因、以及它的后果。
那么通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内因说,也就是由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包括它的体制,包括它的宏观经济有了问题,所以是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
那么这种说法中间呢,比较典型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就是现有的国家的体制,很多西方评论家认为,亚洲国家的是裙带资本主义,也就是说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乃至关系构成的这样一种经济。
那么由于这样一种关系呢,使它的很多的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包括宏观经济的体制,宏观经济政策没法切实的得以贯彻,那么产生了种种的一些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的。
这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裙带资本主义说。
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这些国家是泡沫,因为从亚洲国家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尽管很快,但是这些国家的企业盈利能力都比较差。
比较典型的是韩国,韩国的企业都很大,产业化性也不错,出口也很旺盛,韩国在1996年的时候,已经是全球第11大工业国,而且被OECD国家,也就是进口发展组织接纳为成员,那么就意味着从发展中国家第一还是第二年遇到了危机。
他们看到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尽管企业很大、尽管产业发展不错,但是他们只有市场份额,而没有利润。
而这个支撑市场份额长期不赚钱是支撑不下去的。
那么短期怎么支撑呢,就是靠银行的借贷,然后呢,国内没有钱了向国外借。
这些企业的负债率非常之高,一旦国家有个风吹草动,债务链条一断,那么银行陷入危机,然后企业陷入危机,于是所有东西都昙花一现。
那么在其他一些国家呢,像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它们都认为是一种泡沫。
那么裙带资本主义说呢,更多的是指印度尼西亚;
泡沫呢更多的是指向韩国。
那么这是一种内因的说法。
还有一种就是亚洲国家很多人认为这是国际炒家的进攻,然后是导致了危机,这是一种外因说。
最为代表的人物是当年的马来西亚的首相马哈蒂尔,他曾有句著名的话,他说“我们辛辛苦苦几十年,被这几个金融白痴呢,一夜之间把我们给打回去,倒退了几十年。
”那么他甚至要求国际司法应该对这些人进行追究、进行制裁。
那么他们基本认为是像索罗斯等在内的这些国际炒家,对泰株、对林吉特、对台币、对港币以及对其他国家货币的一种攻击,由于这种攻击引发了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引发又导致经济危机,使其国家陷入全面衰退。
那么这两种理论,外因和内因这两种理论经常在国际社会中辩论,而且是各说各的有理,大家也许看到,在媒体中报道也不绝于耳,然后究竟是什么引发的怎么回事,那么我们说这个司空见惯。
今天我们想探讨的两个金融危机十年后来看,问题还不远远在于此,是内因还是外因,而是应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中来看待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成因。
那么它跟我们面临的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而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间带来的启示,如果我们来反思亚洲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就是中国下一步该怎么办。
所以我就进入我的第二个部分,也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世界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待加入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背景、一个成因。
然后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观察未来世界的走向,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10年后如何看待亚洲金融危机
(一)背景
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观察,你会发现有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介绍一个背景,什么背景呢,就我们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二战之后形成的,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基本是以美国为主的世界金融体系,那么我们现在说的这样一个体系,是一个美国为主世界金融体系,它表现为这么几点。
首先,二次战争以后,随着美国成为最大的国家、最有实力的国家,使美国的生活方式扩展到全世界,大家都以美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它等于是一下把全球所有的市场统一到一块。
具体来说,我们现在讲发展中国家,通常大家说的工业化,那么大家反思一下为什么工业化,工业化实际是欧美国家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刺激出来的一种生产方式。
那么发展中国家发现在这样一个世界体系中间,如果不工业化它是没法发展起来的。
因此,二次战后最重要的新兴国家的特征就是走向工业化道路。
这项实施是大规模生产方式的一个道路,那么是二次战后出现的。
美国作为一个全球的霸主,恰恰为这个工业方式提供了两个支柱。
一个支柱是技术上的支柱,大家可以看到汽车、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必须要的物品,它的原创几乎都是美国,是在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美国发明出来的,然后呢,这样一种物品号型成为现在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必须品。
那么美国有这种技术的支撑。
第二更为重要的在二次战后,美国又为这种生产方式提供了资金的支柱。
那么就是大家知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须满足的几个先决条件
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二战以后,美国集中了全球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二,于是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这么几条:
第一,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
第二,美国美元跟黄金挂钩,这个就是三十盎司黄金等于一个美元。
然后各国货币再和美元挂钩。
通过跟美元挂钩呢,间接跟黄金挂钩。
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要把美国推到一个全球中央银行的地位,它是最后的代理人。
它在全球提供一种金融资源,提供一种轻伤责任,提供一种致富手段。
那么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那么由于它具有技术,由于它具有这样一个中央银行的功能。
再加上外围呢,这是二战以后的雅尔塔国际秩序,美国就当了世界警察,是提供一个国际安全的一个秩序,在这样一个的秩序中间,使全球的经济才有了一个发展。
当时在这样一个体系。
2.技术方面
但是我们考察这种体系,我们会发现这个体系中间它有几个先行条件必须得满足,首先从技术方面来讲,美国永远应该是技术源头,那么它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然后才能把技术扩散到全世界,这个我们待会提到,它是做不到的。
3.美国应成立全球的中央银行
美国应该成立一个中央银行,全球的中央银行。
他应该有公平、公正的货币政策,它也做不到。
其原因很简单,如果它要做为中央银行,那么它要对美元的发行负责任,但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又不肯对全球负责任。
于是在整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五十年代它们双顺差,也就是说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
那么由于它担任世界警察的责任,它全球驻兵,需要大量的支付,而美元一印出来就得进行支付。
到六十年代呢,它的贸易,国际收支就变成逆差,贸易顺差。
那么这样一个变化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作为一个中央银行,你应该有负责的货币政策,但是呢,它又是把这样一个权利,通过美元的票子印出来支付于全世界,它又是不负责任的。
那么就出现的典型的新券交,特例分这样一个难题。
就是说作为中央银行它应该有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一个稳定性。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作为国际上这么一个角色呢,它又是不能承担的。
那么它一定是以国内政治为主,然后一定会造成全球的美元流动过失,就创造美元的信用。
那么这时候呢,在六十年代就出现了美元危机,那么就是不断的美元跟各国货币挂不住了,那么首先是欧洲随着经济的复兴,就开始要把美元弄到美国去,要求美国兑换成黄金,刚开始美国人还能兑付,后来黄金越兑越少,兑付不了了。
到1972年,美国人终于宣布它与黄金脱钩,于是美元就不是三十五盎司了,你知道当年美元是多少钱?
6分9。
按1972年的算,那么这时候美元就变成脱缰之马,在全球出现了流动性的过失,就形成了欧洲美元的冲击,然后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拒绝承担兑付的责任。
那么这种全球金融的浮动会维持,而这个浮动会维持的情况下呢,美元依然就是全球支付的一个货币,美国中央、美国联储呢,印出来的票子依然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支付于全世界。
那么,这是流动性过剩的源头。
4.在这种体系下,金融不稳定性是内在的
在这样一个体系下面,它的金融的不稳定性是内在的,而不是说亚洲金融危机是有意识拌使的原因造成的。
而是在这么一个体系下造成的。
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么一个体系下造成的。
5.再看技术方面
那么我们再来看头一条技术,我们知道这是第二次技术革命,作为内燃机技术革命,带动汽车工业和相关家电工业的发展,那么形成了传统的一种,作为标准的大工业。
那么这个大工业,美国既作为原创的技术的源头,同时也作为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一个实践者,提供的一种管理模式。
大家非常清楚,比如说,我们经常在管理学教科书上看到的福特生产方式,福特生产方式是什么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方式。
那么,汽车是美国人发明的。
当时呢,福特汽车公司在三十年代生产汽车,那时的路面都是不平的,都不像是柏油路面,然后呢,汽车技术也很简单,都是手工操作。
那么福特后来发现,它说可以有办法把它变成大规模生产,那么这种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流水线。
把任何一个零件标准化,然后把它的装配标准化,那么就形成了T型车技术,这种T型车技术像是一种流水线技术,或者我们在教科书上批判的叫血汗劳动制度。
工人成为流水线的一个组成部分,然后流水线车库啊,以至拧螺丝、焊铆钉。
但是它效率非常之高,如果从经济学上解释呢,它是非常节约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技术,那么由于节约了固定资产投资,使它的成本变得比较低廉,于是汽车就变成一个大众消费品,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特别二次大战后,随着技术的成型,大量供应给美国军队,然后美国军队利用这种技术、这种汽车横扫整个欧洲和亚洲,那么汽车一下子风行全世界。
那么都是美国生产技术,然后这种技术就带动其他各个行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流水线生产技术。
那么这种技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呢,就是它把技术的原创和生产环节相分离,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生产程序,一个工艺,就可以生产出任何一个标准的产品,那么这种生产方式我们称作为大规模、主流技术的标准化生产。
直到今天咱们国家沿用的还是这样一种模式,大规模、主流技术的标准化生产。
由于这个标准化,它可以把这个技术扩散到全世界,也确实这样出现了。
这种技术首先被日本接到,日本这个国家的技术发明不太行,但是它的技术创新非常好,它把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标准化,不仅标准化,而且日本在管理上的革命,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
那么丰田生产方式,它说,你美国的福特生产方式只是把固定资产投资降到最小限度,用流水性把它标准化起来,那么我们可以把流动资金的成本降到最小限度。
它发明什么,无库存生产、零库存,利用各种承包制把库存降到最低,我们知道库存就是流动资金,那么这样就把财务成本降到最小。
所以像汽车这种技术,本来是美国人发明的汽车,最后日本汽车反而比美国便宜,然后这种汽车就卖到美国去了,还把美国汽车打的一塌糊涂。
(三)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产业链格局
日本在技术模仿,技术创新方面是走在前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亚洲 金融危机 十年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