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阅读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92251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9.63KB
N1阅读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N1阅读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1阅读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本文是一封书信。
正文开头讲到“先日お知らせいたしました通り”,可以知道,后面的“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将于明年1月份从现在的朝日大厦搬迁到山中大厦”并不是新信息,而是已经通知过对方的信息了。
而本书信所要传递的信息是接下来的部分。
“在整个公司搬迁之前,原先一直位于东川区的国际科将先进行搬迁。
定于12月3日搬迁至山中大厦的五楼”。
然后信中给出国际科最新的联系方式。
这道题目要搞清楚公司和国际科的地址变动是两个不同的时间,公司搬迁是明年一月,而国际科搬迁是今年的十二月。
本文目的明确,是要告知收信人国际科的最新联系方式,因此这道题应当选择选项2国际科于12月搬至山中大厦。
48题3
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恒久不变的价值观和科学常识,在表面上看起来虽然似乎是静止不动的,但事实上这些都在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发生着缓慢的变化。
而由于人们往往认为自己在成长期所接收到的常识和价值观才是恒久不变正确的,这样,不同代的人,他们的常识和价值观就会出现些许的差异。
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选项3。
虽然不同代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但在个人心中,都是恒久不变的。
49题2
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给出的数据都具有两面性,单单只看一面的话,虽然结果看起来相对清晰明了,但存在一种危险性:
容易让对立轴显得更加突出,由此而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由此作者也就提出了希望人们能够不要盲目地去相信数据。
要具备一种从中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对于致力于进行公平客观的报道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本文的意图在于希望人们能有一种正确看待数据的能力。
而在文章末尾作者也说了,这种能力正是媒体从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正确地选出选项2能够判断给出的数据是否是有失偏颇。
問題9
50、
正解:
4
在文章中先提出了冒险的两个条件,即「命の危険性」和「行為の主体性」,所以这里的「後者」也就是「行為の主体性」,而不是「命の危険性」,所以就可以排除选项1。
随后又对为什么后者比较重要做了解释说明。
「ここでいう表現とは、地図に誰もたどったことがない軌跡を描くという意味である。
~自分なりの方法で空白を埋めていく行為と言い換えることもできる。
」,这里强调的是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并不是先驱者已经去过的地方,所以选项2也可以排除掉。
选项3的「独自の方法」强调的是独自一人,而「自分なりの方法」所要强调的是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而不是强调是否一个人,所以应该是「独創的な方法」。
正确选项应该是4。
51、
文章中的「未踏の地がなければ~思いもよらないルートを形成するなら~」说明如果前人未曾涉足的地方已经没有了,那么就将这些地理上的点连接到一起。
如果这些单个的点结合在一起如果能形成恶劣的环境,较高的征服难度,出人意料的路线等等要素。
那就会进一步提高注目度,所以从这些可以看出「地理的な空白がなくなった」指的应该是「誰も冒険したことがない場所がなくなった」。
52、
文章中谈到「~冒険家たちは、そこに特別な自分なりの題材を見つけなくてはいけない」冒险家必须在冒险中找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特殊的题材,所以应该是冒险者跟艺术家一样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独创性「冒険者もアーティストのように創造性のある自己表現が求められるから」。
53
3
文章第一段谈到世界粮食供应量已近封顶,为了经济发展,不重视农业,另一方面,亚洲各国在寻求饮食生活的提高(而减少粮食出口),自己的国家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基础非常薄弱,从这些可以看出需要考虑粮食危机管理体制是因为将来的粮食越来越难得到保证「食糧の確保が今後ますます難しくなることが予想されるから」。
54
「体制を制度にして~」的这句话里谈到不将体制制度化的话,就不能实施有一定强制力的政策。
在文章中第4段「何かの時には、食料管理に責任を持つ仕組みに移行するのである」谈到平时不用这个制度,到了特殊时刻就要发动政府,转移成对粮食管理负有责任的组织,从这些可以看出将体制制度化就是组成可以由政府主导可以实施的组织。
55
文章中第4段「平和な時には、この制度は眠らせておけばいい。
いざという時に政府が発動するのである」说明平时不需要实施这个制度,到关键时刻政府再实施这项制度。
第3段「前もって体制作りを考えておくことである」谈到需要事先考虑好这项制度。
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选项3。
56
文章第一段谈到日本的建筑寿命短并不是因为木结构本身的耐久性决定的,木结构建筑有的也可以维持千年以上。
“使用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大的木材会比较好”,「しかし、城郭や宮殿、館、寺院仏閣の類でないとなかなか大材を用いることができない」但一般只有在宫殿,寺院等才会用到这种木材,「また、一般的に木造建築は火事や地震で失われることも少なくない」而且一般的木结构建筑的话,在火灾、地震中也会被破坏。
从这些可以看出日本的建筑寿命短是因为「丈夫な木材があまり使えないうえ、災害で失われることも多いから」不能使用结实的木材,而且在灾害中容易被破坏。
所以选择选项4。
57
在これ前面谈到虽然重新建造了,但是「~見た目に大差がない。
そこで、街並みや風景は長期にわたって維持される」外观看上去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以街上房屋排列的样子以及风景都长期保持不变。
跟这些相符的也就是选项2「建物が老朽化してくると外観を全く変えずに立て直すことで、景観が維持される」。
也可以说是「見た目」对应「外観」,「街並みや風景」对应「景観」。
58
「建物を更新するためには、~樹木も植林によって更新される。
若木のほう~同時に職人技術も更新される」这些说明更新需要植树造林,新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对环境有益的,同时工匠的手艺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选项3「植林が進むので環境によい上、職人の技術も受け継がれる。
」
問題10
59、
4。
原文中说道:
「サルやネズミなどにレバー押しなどの行動を訓練し、その行動から動物の心を探っていく。
」也就是说,通过训练他们运用操纵杆等行动,来探索动物的内心世界。
选项1和3说的是“探求人类的内心世界”,可以先排除。
选项2“开发动物特有的神秘潜能”也和主题无关。
正解是4——“研究动物的那些看不见的内心意识。
”
60、
这题可用排除法筛选答案。
从文章可知,训练猴子拉操纵杆的正确顺序应该是,一点一点地用食物引导猴子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而不是硬性强迫它去做。
猴子看一眼操纵杆就给他食物,如此反复,引起它对操纵杆的注意。
然后再停止一段时间,猴子发现他看操纵杆还是得不到食物以后,就会尝试新的做法,这时,如果它向操纵杆伸手的话,再给他食物,如此反复,猴子就会主动去拉操纵杆了。
选项1说,把猴子带到操纵杆旁边,达成目标后给它食物。
“目标行动”指的就是让猴子拉杆,而实际上猴子只要看一眼操纵杆就能得到食物,所以1的说法不对。
同理,选项2也是不对的。
3错在笔者并没有主动向猴子指出操纵杆,而是让它自己去发现,所以3也不对。
只有4是符合文章说法的。
61、
我们来看「そのとき」的前面一句话。
原文中说:
「心は行動からしかつかめない。
しかしそれがつかめたとき、手の中にサルの心があるように思えてくる。
」——只能从行动中去捕捉它的内心。
而且在捕捉到它的行动时,仿佛已经捕捉到了它的内心。
选项1说的是“意识到人类和猴子行动的不同点的时候”,可以排除。
3说“猴子明白了笔者的心的时候”,可以排除。
4说“通过训练明白了一些教科书上没有写的猴子的行动的时候”,这个在文章中没有提到,也可以排除。
只有2符合文章内容。
62、
这一题的正解隐藏在最后一句话中:
「学問の本当に大事なことは、教科書には書いていないことを知ったのだった。
」——做学问真正重要的,正是那些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提到,笔者的老师是严格按照教科书上所写的程序来教他训练猴子的,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行動だけを見よといいながら、その実、うまく訓練するにはサルの心がつかめてい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だ。
」——虽然嘴里说着“只看行动”,但实际上,要顺利训练的话,不了解猴子的内心是不行的。
所以,要做学问就不能拘泥于书本上所教的东西,而应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所以选择2——“要训练动物就必须了解它的内心,这是自己亲身体验后才明白的道理”是正确的。
問題11
63
A文中指出的「ごみの量に変化は見られない」,与B文中指出的「家庭ごみは増え続ける一方だ。
」这两篇都提到的问题就是“垃圾的量丝毫不见减少”。
所以选择4——家庭中所产出的垃圾量没有减少。
64
A文中最后提到「ごみ自体の廃棄にもお金がかかるようになれば、誰もがごみを出す前に考えるようになるだろう。
」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消費者は不必要な包装を断り、使用可能なものまで捨ててしまうことも減少す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作者认为只要实施垃圾收集收费制度。
消费者就会自发减少垃圾产出。
B文则表达了由于垃圾收集的收费制度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这些问题未解决之前,作者是不赞成垃圾收费制度实施的。
而在最后一段中提出了「新しい製品を次々と作り出す生産者も、それに慣れ切ってしまった消費者も便利さに対する意識を変える必要があるのではないか。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首先得从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改变对便利性的认识开始做起。
所以选择3——作者A认为实施收费制度就会让大众对于垃圾的看法发生变化,而作者B则表明了在实施收费前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改变。
65
同64题。
A认为只要自治体实施了垃圾收集的收费制度,那样就能达到减少垃圾的目的。
而B则强调了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认识的重要性。
因此应该选择4——A认为自治体去处理这个问题就行了,而B则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12
66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情報占有率」的理解。
文章第三段中有过举例说明「3年間の付き合いの中で、ミスが占める割合と、たった1回始めて論田くんと接した中で、ミスが占める割合と。
上司判断论田这个人,依据是自己所持有的有关论田信息。
犯错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的自然就是上司与论田打交道的短时间内,论田有过三次过失的情况。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择选项4。
67
这题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划线部分开始看起,所谓的「自分にうそのないふるまい」强调的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常态。
「日ごろ99%穏やかなあなたなら、1%の異常よりも、いつもの穏やかさを伝えるほうが、結局は、正直な姿を伝えている。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择3——将自己的常态展示给对方。
68
这一题我们可以从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入手,由于人都是凭着自己所有的有关对方的信息来对人进行判断,所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第一印象的情报占有率就是100%。
这点可以从文章中这句句子中看出来「あなたが『優しい人』で10年間起こったことがなかったとしても、10年ぶりに怒ったとき、たまたまでくわした初対面の相手にとっては、それが100%だ。
あなたを『恐い人』だと思う。
」因此,对初次见面的人要慎重就是因为初次见面自己所给予对方的信息就会成为对方判断自己的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1 阅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