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6756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34KB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Word下载.docx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H3OOCCH3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B.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葡萄糖易溶于水,可用作制镜工业的原料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W与Y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r(Z)<r(W)
B.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Z与W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弱酸性
D.Y分别与X和Z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5.下列制备NH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
MnO2+4H++4Cl-MnCl2+Cl2↑+2H2O
B.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CO2+2H2O=Al(OH)3↓+HCO
C.FeSO4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
Fe2++H2O2+2H+=Fe3++2H2O
D.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a2++HCO+NH3·
H2O=CaCO3↓+H2O+NH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Na+、K+、SiO、CO
B.c(ClO-)=1mol·
L-1的溶液中:
H+、NH、Cl-、I-
C.c(H+)/c(OH-)=1×
1012mol·
NH、Cu2+、SO、CH3COO-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
10-13mol·
Na+、Fe2+、SCN-、NO
8.一种新型太阳光电化学电池贮能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两极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A.贮能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和光能
B.贮能和放电时,电子在导线中流向相同
C.贮能时,氢离子由a极区迁移至b极区
D.放电时,b极发生:
VO+2H++e-=VO2++H2O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物质①
物质②
物质③
A
Cl2
Al
NaOH(aq)
B
NH3
O2
H2SO3(aq)
C
SO2
(NH4)2SO3(aq)
Ca(OH)2
D
Cu
FeCl3(aq)
HNO3
10.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用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示意图和相关热化学反应如下:
2Ni(s)+O2(g)=2NiO(s)H=-479.8kJ·
mol-1
CH4(g)+NiO(s)=CO(g)+2H2(g)+Ni(s)H=akJ·
CH4(g)+2NiO(s)=CO2(g)+2H2(g)+2Ni(s)H=bkJ·
CH4(g)+4NiO(s)=CO2(g)+2H2O(g)+4Ni(s)H=156.9kJ·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g)+CH4(g)=2CO(g)+2H2(g)H=(2a-b)kJ·
B.CH4(g)+2O2(g)=CO2(g)+2H2O(g)H=-802.7kJ·
C.甲烷在“燃料反应器”中反应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D.含碳燃料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由化合物X、Y为起始原料可合成药物Z。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B.X、Z分子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1molZ最多只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D.X、Y、Z均可与NaOH稀溶液发生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2O(g)=2N2(g)+O2(g)的H<0,S<0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反应KIO3+6HI=KI+3I2+3H2O,每消耗1molKI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
6.02×
1023
D.恒温恒容闭密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2NO(g)N2(g)+CO2(g),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
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然后加热煮沸
B.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SO3(g):
将气体通入Ba(NO3)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C.提纯含有少量混酸和苯的硝基苯:
向含有少量混酸和苯的硝基苯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然后蒸馏
D.探究Cl2使含有NaOH的酚酞(C20H14O4)溶液褪色的原因:
向含有少量NaOH的酚酞溶液中通入Cl2至红色褪去,再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NaOH稀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14.t℃时,配制一组c(H2CO3)+c(HCO)+c(CO)=1.000×
10-3mol·
L-1的H2CO3与HCl或H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负对数(-lgc)与pH关系如下图所示。
A.pH=6.3的溶液中:
c(Na+)>1.000×
L-1
B.pH=7的溶液中:
c(Na+)>c(H2CO3)>c(CO)
C.pH=a的溶液中:
c(HCO)>c(Na+)>c(H+)>c(CO)
D.25℃时,反应H2CO3+CO2HCO的平衡常数为1.0×
104
15.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3CO(g)+3H2(g)(CH3)2O(g)+CO2(g)(不发生其他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容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
转化率
CO
H2
(CH3)2O
CO2
Ⅰ
0.3
50%
Ⅱ
0.1
Ⅲ
0.2
0.4
A.该反应的H<0,图中压强P1>
P2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50%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的总压强之比小于4∶5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n[(CH3)2O]是容器Ⅱ中的2倍
非选择题
16.(12分)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或NaCl浓溶液,不溶于乙醇。
一种由海绵铜(Cu和少量CuO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浸取”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铜的浸取率的是▲(填序号)。
a.将海绵铜粉末与水搅拌成浆液b.投料时,NaNO3适当过量
c.缩短浸取时间d.将滤渣1返回再次溶解浸取
(2)“还原,氯化”时,Na2SO3和NaCl的用量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题16图-1、图-2所示:
①CuSO4与Na2SO3、Na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n(Na2SO3)/n(CuSO4)>1.33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其原因是▲。
③当1.0<n(NaCl)/n(CuSO4)<1.5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大,其原因是▲。
(3)“过滤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4)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Cu2(OH)3Cl。
CuCl被氧化为Cu2(O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5分)托特罗定(G)是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其一种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和▲。
(2)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9H8O2,写出X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发生水解反应,两种水解产物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分子中均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
(R1、R2代表烃基或H)
请写出以、CH3CHO和(CH3)2SO4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12分)KMnO4是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作水处理剂等。
(1)实验室用MnO2等为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熔融”时,可用作坩埚材质的是▲(填序号)。
a.氧化铝b.陶瓷c.铁d.玻璃
②“K2MnO4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蒸发浓缩”时,温度需控制在80℃,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2)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体COD(化学需氧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移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10mL1∶3的硫酸,再加入15.00mL0.0200mol·
L-1KMnO4溶液(此时溶液仍呈紫红色)。
步骤2.用小火煮沸10min(水中还原性物质被MnO4-氧化,本身还原为Mn2+),取下锥形瓶趁热加10.00mL0.0500mol·
L-1Na2C2O4溶液,充分振荡(此时溶液为无色)。
步骤3.趁热用0.0200mol·
L-1KMnO4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消耗KMnO4溶液4.500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换算为需要的O2的质量(mg),COD的单位mg·
L-1。
]
19.(15分)用废雷尼镍(主要成分为NiO、Al,少量Cr、Fe、C、S及有机物)制备Ni(NO3)2·
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在实验条件下,Ni2+、Cr3+在溶液中不能被NaClO或HNO3氧化。
②NiSO4易溶于水,NiCO3难溶于水;
Ni(NO3)2在20℃、90℃时溶解度依次为79.2、188g/100g水。
③已知“酸溶”后的溶液中主要的四种离子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如下:
Ni2+
Fe2+
Fe3+
Cr3+
开始沉淀pH
6.2
7.6
2.3
4.5
沉淀完全pH
8.5
9.1
3.3
5.6
(1)“除铝”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为▲。
(2)“灼烧”的主要目的是▲。
(3)“酸溶”时,用浓硫酸和水代替稀硫酸的目的是▲。
(4)“除铁、铬”时,Fe2+被氧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后需将溶液pH调整到的范围是▲。
(5)请设计由“净化液”制取Ni(NO3)2·
6H2O的实验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届高三 第三次 模拟考试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