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367241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94KB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文档格式.docx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与发展空间。
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课程计划中给学校预留了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
也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
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恰恰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2、充分发挥了教师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就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课程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由于教师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掌握了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巧,因此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与理解,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课堂管理艺术等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使教师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以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
3、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个性的差异等,基础课程不能满足有些学生的需要了,使得一些学生的精力浪费了,学习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甚至有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失去了兴趣。
而校本课程就能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需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尽力发挥自己的优点与个性。
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并关注个性,关注差异,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校经验,为学生的全面而主动发展提供了课程保障。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
也就就是说,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
从而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理念。
4、展现了学校自身特点,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背景。
首先就是校本课程开发政策让学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
就就是说,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志趣来确立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
这样,国家就在政策层面上保证了学校可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以便办出学校特色。
其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为学校课程在个性与特色建设上提供了可能。
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与社区的特殊需要。
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或学校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要充分考虑地方课程的开设,确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作用。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原则。
学校在拥有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权、选择权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校长与教师既要明确与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极力避免校本课程自身的缺陷与隐患。
3、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三位一体”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与实施一同考虑。
只有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与效果的评价,才能检验课程方案的合理性,课程标准的目的性与教材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4、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基于学校、立足于学校的,要对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已有课程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
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教育实验来验证课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5、教师与专家、学校与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相结合原则。
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聘请课程专家参与,形成校长、教师与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与合作的开发队伍,在可能的条件下,与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联手合作,成立“学校课程研制与开发小组”,把课程开发与课程研制、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四、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三大误区
1、将校定课程与校本课程容易混为一谈
所谓“学校自主规定课程”或简称之为“校定课程”,就是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意义上的一种课程开发的管理模式,就是指在被授权自主规定的课程范围内,学校具有自主决策课程的权力。
但我认为,拥有“自主规定课程的权力”与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就是同一回事情,就是不能够简单等同的。
课程开发在其本质上就是研究、设计、实施与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循此推论,校本课程开发,就就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校本课程计划的过程,其特质性就在于:
以学校为主体与基地而展开,也就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在被赋予的课程管理的权限内,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研究、设计、实施、评价”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也不就是主观随意的,而就是遵循着如下方面的原则性限定:
(1)要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或基本标准为指导;
(2)要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为依据;
(3)应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与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并不就是仅仅局限于校长、课程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还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她们共同参与与审议校本课程的开发。
许多高中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校自主规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1)许多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认识上就是模糊的,把开发简单地等同于自主规定,强化与凸显了学校所具有的课程决策权力,却弱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
(2)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追求简单且又省时省力的浮躁心态与行为,弱化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共同参与探究与集体审议决策的民主化属性,因而在实践上极易导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观随意性、行政化或指令性。
所以,无论在认识上还就是在实践上,就是不应该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的。
2、把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
当听到校本课程要开展的时候,有些人好象没有什么反应,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就是上选修课或者就是综合活动实践课不?
不可否认,增加选修课或增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当前许多试点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与途径,而且这种方法与途径快捷、方便,但我认为,这种方法与途径就是否就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佳选择与有效途径,确实就是目前应该审慎思考与研究探索的现实问题。
从学校所具有的课程管理权限上讲,学校确实拥有自主增加选修课或增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决策权力,但增加哪些选修课或增开何种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仅仅就是学校课程决策的权限问题,还必须思考如下问题:
就是否与必修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存在重复或冲突?
如何协调这些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功能关系?
就是否在时间安排与空间组织上与必修课程存在着冲突,如何协调与合理地安排这些校本课程?
哪些教师能够胜任开设这些校本课程?
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就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不能忽视而且必须加以分析与研究的知识专业方面的重要问题。
如果只就是单纯地增加几节选修课或增开某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被称之为校本课程开发,那么,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为一种课程的“加法运算”了,目前,许多试点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增加某些选修课或增开某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
所以,我认为,单纯地靠通过“增加选修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开展所谓的校本课程开发,确实就是应该审慎思考的。
3、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
调查发现,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可以说就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途径与做法,而且还有着被逐步推广的趋势,但我所提出的问题就是:
难道校本课程就就是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不?
校本课程开发,就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所具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性课程、社会实践性课程等,使校本课程能够进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层面,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与课程产生互动与对话。
因此,校本课程在其存在的形态上就是多样化的,而且,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应该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如果组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却仅仅就是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性的材料,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
自编教材或辅导性材料教材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就是课程内容的一种呈现形式,但并不就是课程的全部。
由于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相对滞后性,因而难以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与灵活性等特征。
所以,笔者认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与方式,但并不一定就就是学校展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佳途径与方法选择,而且这一途径与方法在实践中极易导致这样的现象:
把教材或辅导材料编写成“学科性知识内容的汇编”或者编写成必修课的内容补充或扩展或者盲目模仿专家编写教材的形式编写出“校本版”的知识中心教材等。
所以,我认为,对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等所谓“开发”行为,还就是应该特别注意。
校本课程开发确实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但就是它意义重大,又必须要开发。
那么究竟该如何开展呢?
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四、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的认识与分析,我认为,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并取得预设的成效,应关注与处理好如下方面的问题。
1、开发校本课程,一定要考虑可能性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这我已不用多说,但如果不审慎思考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要求以及可能性问题,而仅仅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来开展,就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极易使校本课程开发走错道路。
许多试点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所以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与误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就是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考虑不充分,缺乏系统客观的分析,没有处理好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开发 认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