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念奴娇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363342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16KB
雨霖铃念奴娇教案Word格式.docx
《雨霖铃念奴娇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念奴娇教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书[雨霖铃]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首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柳永。
教师补充:
柳永,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两次科举都落第,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在词中他写道: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后来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
他自我解嘲地说:
“我是奉旨填词。
”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三.整体感知
1.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播放音乐,教师朗诵,让学生体会这首词,并谈谈听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诵之后,能不能找出本词的关键词?
伤离别
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悲伤低沉)
2.移情入境,化身柳永:
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先全班朗读,再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时,思考一个问题:
作者是如何表达“伤离别”的?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赏析,并朗读自己赏析的句子。
四、赏析全词: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
意象运用为重点)
例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
“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
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
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
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
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例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
“都门”是指汴京门外。
“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
“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
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
“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
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
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
这里要读出无奈和难以割舍。
例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
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
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
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既说\"
烟波\"
,又说\"
暮霭\"
,更说\"
沉沉\"
,着色可谓浓矣;
千里\"
,又说\"
阔\"
,空间可谓广矣。
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例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词作下阕一落笔就点明了全词的主题是“伤离别”。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
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
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离别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气是特别凄凉的,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
例六: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名句,就在于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
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
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
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
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
在上阕,词人已经写到“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是没有情绪,为什么还要喝呢?
无非是借酒浇愁而已。
词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越发空茫茫愁绪更浓,这怎不令人潸然泪下呢?
第二句中的“杨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
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为什么呢?
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
你要出门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我来为你送别,我不送你金银,也不送你珠宝,我就折一条青青杨柳枝送给你,表示我希望你能留下来。
正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别绪。
词中的“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
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
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
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
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很有韵味地点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在这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物象,又写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
这,正是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例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
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
为什么呢?
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没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虚设。
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
只有独对清风冷月,为伊消得人憔悴了。
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学生推荐朗诵,学生评价
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大家对这首的情感把握应该较之前进步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诵一下。
六、风格赏析--柳词的婉约美
东坡在玉堂,有一幕士善识,因问:
\"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后人常以\"
大江东去\"
与柳永\"
杨柳岸\"
对举说明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两种风格,你认为从这个形象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婉约词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
柳永词具有婉约美,它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静态的美。
①描绘景物:
景物具有轻、柔、纤、巧的性质,色彩柔和,纵如浩渺烟波、空阔楚天,也不给人宽广雄伟的气势;
而是借此反衬自己孤身行人的飘零渺小。
②情感具有阴柔之美:
悲恸的离别情怀,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沉缠绵。
③创设的意境有凄清之美:
景为\"
清秋节\"
,情为\"
伤离别\"
,状清秋之萧瑟,写别离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物我交融。
这种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融成一种幽婉、轻柔的感人艺术境界,颇能打动人心。
七.小结
柳永的词,声韵谐婉,意境优美,清代词人冯煦曾这样评价他:
“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傲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希望大家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你定会收益匪浅。
八.布置作业
背诵《雨霖铃》,有兴趣的同学可将它改编成现代歌词或散文。
一、导入新课
(课前发《东破突围》给学生)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题
1、以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关于豪放派词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
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
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
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3、让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苏轼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
1079年,他突遭逮捕,审讯,这是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他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总之,苏轼贬黄州,是因为遭人暗算,不知不觉转入政治斗争漩涡,而不是什么因写诗攻击新法。
他这次受打击,心情是复杂的,所以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抒发自己的抱负。
三、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诵读提示: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
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2、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板书)
上阕:
(赤壁)
(怀古)
所见:
大江、故垒
所想: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
(怀古)
(伤今)
所忆:
(周郎)
雄姿英发
所慨
:
多情善感
风流潇洒
早生华发
才华横溢
人生如梦
四、词句鉴赏
①思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霖铃念奴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