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黑木耳栽培二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58460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15KB
第四章黑木耳栽培二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章黑木耳栽培二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黑木耳栽培二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2分钟)
布置作业:
第一节、黑木耳栽培基础
木耳属在全世界约有20个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
不同的种有不同的生长条件。
一般热带的种类比温带种类更多。
我国已发现14个种类,其中以黑木耳和毛木耳分布最广泛,产量最高。
一、形态结构
子实体单生为耳状,群生为花瓣状,胶质,半透明,中凹,背面常呈表褐色,有绒状短毛,腹面平滑,有脉状皱纹,红褐色。
二、生活史
子实体成熟时,在其腹面长出担孢,担子散发担子,担子萌发,生长发育成单核菌丝。
三、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黑木耳以腐生为主兼性寄生,是一种木腐菌,但对垂死的树木有一定的弱寄生能力。
1、营养
1)碳源
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其碳源。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可直接利用。
2)氮源
主要用米糠、麦麸子或玉米粉来供给,也可用0.5%尿素来代替。
3)矿物质
钙可通过石膏或白灰中获得。
磷、钾、镁等无机盐类可以原料中获得,以生长在土质肥沃向阳山坡的耳树含量最丰富。
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各时期发育所要求的温度
时期
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
原基分化
子实体发育
适宜范围
22-32℃
6-36℃
15-27℃
最适温度
20-24℃
24-27℃
在其能够生长发育的范围内,温度低,生长发育慢,菌丝体健壮,子实体色深;
温度愈高,生长发育速度愈快,菌丝徒长,易衰老,子实体色淡,质薄。
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常易出现流耳。
3、水分和湿度
营养物质的吸收及胞外酶的扩散是通过水分来实现的。
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
各时期要求的湿度
基质含水量
60%
70%
空气湿度
80%
85%-90%
在适宜范围内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促进子实体生长迅速耳丛大,耳肉厚。
湿度过低,子实体形成迟缓。
湿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和害虫发生。
干鲜比为1:
10
4、光照
黑木耳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黑暗条件,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要求有散射光,也要有一定的直射光,才能生长色黑肉厚的健壮子实体。
5、氧和二氧化碳
黑木耳属好气性真菌。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在制作菌种时,培养料的水分不可太多,装瓶不能太满,以供菌丝体充足的氧气。
栽培场地应保持空气流通清新。
另外,空气流通清新还可避免烂耳,减少病虫。
6、酸咸度
黑木耳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活。
菌丝体可在PH4-7的范围内正常生长,PH5-6.5最适。
代料栽培时培养料应将其调到PH6
第二节、黑木耳栽培技术
一、黑木耳袋栽技术
1、栽培季节
黑木耳子实体最适宜温度为20—26℃。
温度低于15℃出耳困难,温度高于27℃耳片薄,色也淡;
温度再高,子实体发生自溶,造成失败。
所以,地栽黑木耳宜在春、秋季进行。
2.配制培养料。
目前,常用的培养料配方:
木屑培养料:
粗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
复合培养料:
玉米芯40%,木屑30%,碎稻草20%,麦麸8%,糖、石膏各1%。
玉米芯培养料:
粉碎的玉米芯79%,米糠20%,石膏粉1%。
配制培养料要注意以下关键技术:
避免杂菌污染。
事先要精心选料,确认原料无霉变再用,并在烈日下暴晒3—5天,灭杀原料中杂菌。
拌料要选择晴天,阴雨天杂菌活力增强,容易感染。
拌料后要抓紧装袋,特别是气温高时更要注意。
如拖延时间,培养料会发酵变酸。
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
含水量过高过低对黑木耳生长均不利。
培养料用力握在手中,手指间有水渗出又不成滴,伸开后料在手中成团,为合适的含水量。
3.装袋与灭菌。
目前,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方式有多种,如:
瓶装栽培、菌砖栽培、塑料袋栽培等。
其中塑料袋栽培的产量高,是广受耳农采用的主要方式。
在菌袋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杂菌。
正常菌块为纯白色,如发现黄、绿、黑等颜色斑块,即为杂菌,应挑出放另室培养。
如发现红色链孢菌,要剔除烧掉或深埋。
4.接种。
经过灭菌的袋料,料温降到30℃以下时,移到接种室或接种箱内开始接种。
5.培养室发菌管理。
要进行全室彻底消毒。
菌袋横卧一层层摆放,也可“井”字形重叠摆放。
在气候较低时节接种的,可将菌袋堆放,盖上草帘,增温,加速菌丝定植。
菌丝定植后,把菌袋分开摆放。
接种后15天内,是菌丝萌动阶段。
这时室内温度头3天以27℃为宜,使菌丝在适宜温度下加快吸收营养、定植外延,加快占领料体,菌丝发育茁壮。
但这时室温不能高于28℃。
一般发菌到10天左右,袋内菌丝生长旺盛。
这时,室温要降到25℃(因袋温比室温高2—3℃)。
发菌半月以后,是菌丝分解吸收营养最强时期,菌丝白、粗、健壮,新陈代谢加快,袋内温度继续上升,室温应降至24℃。
发菌30天以后,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
这时室温控制在19℃左右。
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
新鲜空气是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必备条件。
有了新鲜空气才能维持菌丝的正常代谢作用。
所以,每天必须通风换气l—2次,每次30分钟,以保证向菌丝供氧。
菌丝培养阶段需要黑暗环境。
耳农称“暗壮”。
黑木耳菌丝遇到光的照射易生耳芽,这是菌丝在生理成熟前的“早产”现象,会严重影响日后产量。
所以,要求培养室门窗用黑布遮光。
但要保持通风。
菌丝长满袋时,可进行曝光,以促进耳芽的形成。
露地袋栽管理。
目前,露地袋栽黑木耳常用塑料大棚或小塑料拱棚。
小拱棚资金投入少,管理方便,耳农愿意采用。
在小拱棚未拱架之前,先修建菌袋土床。
一般床长10米,宽1米,高0.3米。
床上用竹片或无刺节的枝条弯搭小拱形架。
棚顶与菌袋距离30厘米左右,与农村培育稻苗小拱棚相似。
床间要留出步行道,以利作业。
小拱棚上要用草帘盖。
在未搭拱棚前,将菌袋用消毒的刮脸刀片划穴,穴成“V“字形。
在袋侧面均匀地划8—10穴。
因刮脸刀片薄而锋利,划口整齐,划后因塑料袋表面的拉力,划口微张,喷水时对耳根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出耳率。
菌袋划穴后,以10厘米的袋距均匀直立摆在床面上。
每平方米床面摆袋22—24个,每公顷摆放135000—150000袋。
划穴后的菌袋在棚内对湿度要求很严,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
棚内可放一支湿度计,经常检视。
每天9时和15时进行两次通风,每次30分钟。
即把床上盖塑料膜的两边掀起,使空气流通,排除棚内的二氧化碳,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满足子实体的需要。
小拱棚上遮盖的草帘,使棚内光照适合子实体的生长。
这种“花拉光”4分阳6分阴,使耳片肥厚、朵大。
在夏季高温期,日照强烈,草帘要盖严实,这样既可减少光照又可降温;
秋季日照渐弱,草帘可盖稀疏些,使子实体多得光照和热。
当木耳叶片里面(腹面)略有白色孢子时,边缘稍有内卷,说明木耳已成熟,要及时采收。
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使木耳缩水增强拉力,便于采收又便于耳根的带出。
晾晒与烘干方法与起架产耳处理方法相同。
二、黑木耳段木栽技术
1、栽培场地选择及耳木要求:
栽培场地的选择应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温、湿、光、气的环境要求,一般在海拔300-1000m的低山和二高山地区,场地开阔避风向阳,冬季日照时间6小时以上;
早、晚有云雾潮湿,场地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便于人工喷水管理,排水良好但又不受洪涝的田块、山脚和缓坡地带。
2、栽培技术要点:
1)伐木准备:
一般地区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前后,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树种贮藏的养分较多,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牢固,但根据树木大小和自身的含水量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
2)人工接种:
当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接种,一般宜早不宜迟,接种应在阴天或雨后初晴天气为好。
段木打孔穴选用直径1.5-2cm的电钻或打穴器,孔穴纵行距5-8cm,孔穴洞距4-5cm,呈“品”字型,孔穴深度应根据段木直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1.5-2.5cm。
3)上堆定植和发菌管理技术
上堆定植:
上堆场地应选在向阳、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上堆前应将场地清理干净,撒上石灰消毒,垫上枕木,然后按“井”字型堆码,堆高1-1.5m,堆长不限,耳木之间应有一定空隙,气温低时可排放密些,气温高时宜排放稀些,上堆后及时盖上塑料膜。
定植发菌管理阶段,气温较低(20℃以下),应在夜间将塑料膜四周盖紧,在中午前后掀膜通风,气温偏低通风时间短些,控制堆内温度在20-28℃,当堆温超过28℃要及时通风降温,中午时将覆膜四周掀起,堆顶覆盖草帘或树枝遮阴,湿度以70-75%为宜。
在气温20℃以下时接种的,15-20天内不能淋雨或喷水,在气温20℃以上时接种的,10-15天内不能淋雨喷水,第三、四次翻堆时若耳木过干可适喷细水,调节湿度。
发菌管理:
上堆发菌前期,若气温在20℃以下,一般接种后15天左右开始翻堆,气温在20℃以上一般接种后10天左右开始翻堆,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
第二、三中菌种变化不大或菌丝生长缓慢,说明温度和湿度不适宜;
4、散堆排场:
一般经60天以上定植发菌,木耳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此时应让耳木吸收一些潮气,增加一些光照,更重要的是保持空气新鲜,使菌丝加快生长,并积累养分准备出耳。
散堆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覆瓦式排列,取一根耳木做枕木,耳木一头靠枕木,另一头着地,耳木间隔5cm;
另一种是降低堆高,在发菌期翻堆时,分次降低堆高,拉大耳木之间距离。
5.起架出耳管理:
当50%以上孔穴有耳芽产生,并且菌丝已伸入耳木深处,横向菌丝已连结,即可起架出耳。
起架前应将出耳场地清理好,并撒上石灰粉消毒,然后打桩立架,耳架由东向西纵向排列,有利于受光和通风,横木离地面70-80cm,再将耳木“人”字型两边架上,起架前期耳木斜度可小些,出耳期斜度可大些,高温天气斜度也应小些,耳木间距一般7-8cm,起架时应将不同树种或不同直径大小的耳木分别排架,以方便出耳管理。
湿度高低是影响木耳生长的主要条件之一。
起架前期是养菌催耳阶段,以养菌为主,此时不能喷重水,为补充耳木含水量和保护树皮,一般1-2天喷水一次。
出耳期应采取“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水分管理方法,但不同季节和不同木耳生长时期对湿度(水分)管理要求不同。
春冬季气温在15℃以下一般不喷水,如遇连续晴天,而耳木上有木耳时,可在中午前后喷水;
7-8月份气温过高,为补充耳木含水量,应在晚上9时以后喷水;
当气温适宜木耳生长发育时,应抓紧喷水出耳,催耳前期应喷重水,让耳木吸透水分,促使耳芽发生,出耳后后应轻喷、细喷,中途每隔2-3天停喷一次,间隔1-2天;
每采收一潮木耳后,应停水6-7天,根据耳木中菌丝生长情况和气温是否适宜,再进行下一潮催耳出耳管理。
出耳管理注意事项:
一是在喷水出耳期间应尽量将耳木多翻面,使耳木均匀吸水、受光;
二是遇高温干旱天气特别要防止耳木脱皮,应做好遮阴防晒工作,补水喷水一定要在晚上待耳木表面温度下降后进行;
三是喷水要使用洁净的水,不能用废水、污水。
6.采耳、晒耳:
木耳生长发育后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说明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
采收春耳和秋耳都要求采大留小,伏耳则要求大小一齐采收,因为气温高易遭虫害和细菌污染而引起流耳。
采收木耳应在雨后天晴,耳片已干,耳根尚湿润时采收,最好是在耳片干后趁晴天早晨露水未干,耳片潮软时采收。
采收后木耳应在当天凉晒在竹筛上,趁晴天一次晒干或凉干,晒耳时不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黑木耳栽培二次 第四 黑木耳 栽培 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