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4891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2.14KB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12、166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四、判断题。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
2、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
)
3、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小的微生物体。
)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6、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象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20万个。
五、看图填空题。
1、填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13页显微镜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1、物质的(C)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D)会产生新的物质。
A、外部变化B、本质变化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
2、物质的(D)会伴随各种现象。
3、米饭、淀粉遇到(D),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A、酒精B、食盐C、白糖D、碘酒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B)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
5、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B)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B);
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B);
蜡烛燃烧也有(B)气体产生。
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B),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7、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C)。
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
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B),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的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
所以,原来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1、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2、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但不会发生变化。
4、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的物质变化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5、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6、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重要。
(×
7、一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8、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9、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五、填表题。
1、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
颜色
光泽
空隙
手感
敲击
导电
磁铁
铁片
灰白色
有
无
光滑
较韧
能导电
能吸引
铁锈
红褐色
粗糙
较脆
不导电
不能吸引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记录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产生新的物质
淀粉与碘酒
颜色变化
铁钉生锈
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产生沉淀、颜色变化
3、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的图表。
(教材40页图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D)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C)
3、物质的(C)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D)会产生新的物质。
4、物质的(D)会伴随各种现象。
5、米饭、淀粉遇到(D),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B)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5、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7、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7、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但不会发生变化。
10、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的物质变化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11、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2、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重要。
13、一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14、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1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哪些?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哪些?
物质的变化
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状态改变
物理变化特点: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质是变化的
易拉罐压扁
形状改变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基本不变
火柴、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特点:
产生了新物质
加热白糖
变颜色、有焦味
米饭、淀粉和碘酒
颜色改变
铁生锈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颜色改变、沉淀产生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1、1969年7月,(D)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C)”。
A、碰撞说B、爆发说C、撞击说D、气候说
3、在北部天空的(D)上有著名的(B)。
A、南极星B、北极星C、大熊座D、小熊座
1、(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由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5、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6、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