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6、7讲考题汇编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534872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63KB
2021年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6、7讲考题汇编附答案.docx
《2021年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6、7讲考题汇编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6、7讲考题汇编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6、7讲考题汇编附答案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
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
(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位置,它是保障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政策法律制度保障。
当前,就国内外政治形势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执政考验。
一方面,从国内政治形势来说,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更要注重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一直以来,GDP增长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指南。
为片面追求单纯的GDP增长,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致教训惨重。
可以说,是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大、最严峻的执政考验。
为此,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转而以环境更加美好、人们生活更加富裕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目标,将是未来我国政治建设的主方向。
另一方面,从国际政治形势来看,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国政府利益博弈的砝码。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消耗的剧增,围绕着能源、资源的争斗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为获得更大利益,往往以环境和生态问题为借口指责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为获取更大的发展权益,必须正视环境和生态问题。
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都需要我们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契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公正与公平,决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益。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要注重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并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融入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之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首先,以探讨、定位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积极手段。
生态文化是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人类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和反思,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理念的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创新首在传承,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使生态文明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全社会形成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关乎民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矛盾得以解决的重要因素。
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往往会引发严重社会问题,造成局部的不和谐、不稳定,此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必须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解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是人民群众民生领域的突出期盼。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2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几年来,政府和地方组织在环保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环保部门的决心,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手段也屡有创新。
但事后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
原因不难发现:
(1)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经常存侥幸心理;
(2)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或因官员们对GDP速度的需求,以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求得起码的平衡。
(3)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监管,我们的监督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
当下的矛盾在于,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
而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
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事后的惩罚上,应当在污染的前阶段,预防为主。
希望地方政府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
总而言之,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
首先是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环境有一定的自洁能力,在环境污染的前期影响并不明显,只有环境破坏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些污染制造者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别人控制污染,治理污染使污染处于环境的自洁范围之内。
其次我们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而且大部分制度是针对先污染后治理的。
再次减少污染会对企业的运作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3、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首次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在报告中独立成篇,系统论述;首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
如此浓墨重彩地阐述、强调和谋划,昭示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本源意义,是根本性保障。
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并突出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凡是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和准则,都可以称之为生态文明制度。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理念是我党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困境的反思之后,凝练成的崭新价值观和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先进发展观指引下开展的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实践。
要摒弃“唯GDP”论的陈旧执政理念,实现由先进理念向先进实践成功转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并提供转化过程的持久推动力。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美丽中国令人神往,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城更美的理想很诱人,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却很残酷。
我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制造了太多不够美、甚至是肮脏丑陋的东西。
要彻底改变这一切,让“美丽中国”写满神州大地,就必须依靠制度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动力。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伴生产物,所以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仍然是发展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作为腾容量、保环境、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存环境诉求的积极回应。
当前,由于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环境现状与人们不断提高的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破解这一困局,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提供制度化解决途径,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可以带来低投入、高收益的持续“制度红利”。
能够引导人们对未来发展形成稳定预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除了具有保障性、制约性和规范性功能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可以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
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目标要求,企业往往需要更新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投资污染物处理设施以及加大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等。
尽管这些活动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但是在企业跨过短期成本增加的“卡夫丁峡谷”后,长期的生产经营成本反而会降低,从而导致竞争力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效益也会在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逐步显现。
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制度红利”。
因此,生态文明必须依托制度建设才能健康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不是单一、分散和独立的政策工具的简单设计,它是一套完整制度体系的构建,需要由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公众参与来共同完成。
至于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那就是: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4、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解决生态难题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世界各国改善生态的成功经验近几十年来,全球出现了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八大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引起了国际上众多著名政治家、科学家的特别关注,并发出了一系列强烈呼吁。
著名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指出,生态危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下去,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今后几十年,在世界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很可能是在建立保护生态基础上持久发展的经验,而不是军事上的强大,谁在生态问题上主动采取行动,谁就能在今后的国际舞台上起领导作用。
如何拯救生态危机?
世界上各国的专家们给出了统一的答案,即:
生态修复。
核心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生态修复又可分为面上治理、工程治理等多种措施。
相对于零打碎敲、修修补补的面上治理,实施大规模、高标准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见效快、而且更彻底,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治理生态危机所采取的主要方式。
二、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我国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成功实践在全球生态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状况始终得不到显著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减弱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早在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下,我国启动了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历时73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实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退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研究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 研究 考题 汇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