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考复习全 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34009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20KB
政治学考复习全 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政治学考复习全 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考复习全 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6-7)c
原因:
1.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2.巩固物质基础
3.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
措施:
1.经济建设(中心)一心搞建设谋发展
2.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适应的地方
3.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加快科技发展
4、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
(P7-8)c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支柱,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
农村主要经济形式,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如何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
(P8)c详见小黄书
5、为什么要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P8)d
1.符合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现状,符合本质要求3.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如何理解劳动的意义?
(P9)b
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生产力发展中(主导作用)
2.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3.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劳动者该树立怎样的择业、就业、职业观?
(P9)c
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利,劳动者应怎样依法维权?
(P10)b、c
为什么:
1.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求2.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基础
怎么做:
1.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基础)3.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法院起诉
2.依法签订劳动合约(重要依据)4.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7、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
(P12)b
1.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特点(直接原因)
为什么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2.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8、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P13)c
1.公平的制度保障(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两个重要举措
1.两个合理比重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再分配更注重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
(P13)d
1.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矛盾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3.既落实分配制度,又提倡奉献精神
2.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悬殊4.鼓励创业致富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
9、如何理解财政的作用?
(P14)c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P15)b
增值税:
1.避免经营额重复征税3.体现公平竞争
2.有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4.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
1.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2.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0、为什么要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配置资源?
(市场的优缺点,宏观调控必要性)(P16-17)b
优:
1.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2.激发生产者、经营者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有效利用
缺: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自发、盲目、滞后
必要性:
1.弥补市场不足
2.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所要求
11、为什么需要维护和规范市场秩序?
(P16)c
1.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市场秩序依靠市场规则维护
2.市场规则:
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17)c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基本标志)
2.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3.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事的优势
1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P18)
1.发展(第一要义)3.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
2.以人为本(核心)4.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1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P19)c
表现:
生产、贸易、资本全球化
积极影响:
1.推动生产力发展
2.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国际贸易发展
3.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利用率提高
不利影响:
1.发达国家具有经济、科技优势,左右国际经济“游戏规则”
2.两极分化更严重3.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
如何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
(P20)b
地位:
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作用:
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的场所
原则:
1.非歧视(包括最惠国、国民待遇原则)2.互惠
3.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4.贸易政策法规透明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2.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3.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
(P21)b
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敌人实行专政本质:
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民主:
1.广泛性2.真实性
2、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P22)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P22)d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权利与利益统一
3.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方式和意义?
(P23-24)b、c
1.间接参与2.直接参与:
1.社情民意反映3.社会公示
2.专家咨询4.社会听证
意义(有利于):
1.充分反映民意(民主性)
2.广泛集中民治(科学性)
3.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
4.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5、开展基层民主自治(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及意义?
(P24)b
形式:
1.村民委员会2.居民委员会意义:
详见小黄书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6、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如何坚持基本原则?
(P25-26)b
宗旨:
为人民服务原则:
对人民负责基本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
基本职能:
1.维护国家长治久安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7、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P26)c
详见小黄书意义(有利于):
1.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加强廉政建设
3.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4.带动全社会尊重、遵守、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政府权力的行使如何接受监督?
关键: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掌握我国目前主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9、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人民代表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P27)b
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其他中央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权利: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人民代表的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权利:
审议、表决、提案、质询
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其意见和要求
民主集中制在人大制度中的表现是什么?
(P27)b
表现:
1.人大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是什么?
(P28)b
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优势:
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
10、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P28)d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
2.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
4.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5.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P28)c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如何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其基本内容、优越性?
(P29)c
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要前提、根本保证)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
4.遵守宪法和法律(根本活动准则)
5.人民政协(重要机构)
优越性(有利于):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1、如何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
(P30)c、d、d
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基础)
内容:
1.国家统一领导下,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自主权(核心内容)
优越性(有利于):
1.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3.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4.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2、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P31)b
1.宗教信仰自由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学考复习全 知识梳理 政治学 复习 知识 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