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763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3880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05K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763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763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7630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结果:
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
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
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
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汉政治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
一人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评价: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
○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
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4、郡县制度: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影响:
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
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后期:
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文臣做地方官;
州县两级制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内阁制度:
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清朝: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辛丑条约》: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3、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
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
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
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
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
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
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
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4、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5、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
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6、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War)。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7、义和团运动:
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运动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中国军民抵抗外敌,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8、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由于缺乏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战争环境未能实行。
2、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
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由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
4)国共的十年对峙
a、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b、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c、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5)解放战争
a、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b、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c、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材料 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