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338173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7.53KB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书1~课题)
正如苏轼的诗所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什么?
(生: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
通过学习,来检测一下,你到底有多少创新能力,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通过举手、口头练习、想象力的测试,鼓励学生要有自信心。
同时,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畏难情绪,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也为下面学习新课文蓄势。
]
二、浏览感知——明白文章论述的话题
1、明确话题:
{投影}
浏览1—3段,思考:
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
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
/学法指导一/
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和“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
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寻找第二种答案
——创造性思维(板书2)
2、在寻找第二种答案时候,可以用两个故事引入: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
财主提了两个条件。
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
倪刚完全同意。
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
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
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
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
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
“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
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
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
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
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
“________________”。
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
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师:
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
(生答)
对照这两个因素,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看你是不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练习:
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
1(里)+1(里)=1(公里)
4+9=?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7=?
5(月)+7(月)=1(年)
6+18=?
6(小时)+18(小时)=1(天)
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
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可见,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那就是创造性思维。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因为课文内容本身十分生动有趣,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浅显易懂,所以,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够为主,同时,也培养他们浏览阅读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
跳读4——12段,思考:
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法指导二/
注意设问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
——往往出现句末或句首或独句成段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
明确:
(1)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板书3)
(2)富有创造力的人(板书4)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尤其是过渡句)来进行跳读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的能力,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四、仔细琢磨——分析文章的内容:
轻声朗读4-8段,思考:
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
2)难句理解: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以后……”。
这种情况”指代什么?
“它”指代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质疑,交流
明确1):
(板书4)
渊博的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5、6小节
提示:
注意长句子朗读的停顿。
明确2)“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
追问:
请你举例证明作者的这一观点。
学生答。
文章举了哪两个例子,请概括。
/学法指导三/概括事例的方法——谁做什么事?
①约翰·
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②罗兰·
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来另举例子
学生答,教师指导纠正。
师总结:
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
你觉得你身上一具备了哪些要素?
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
(学生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
轻声朗读9-12段,思考
1)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
各自的结果如何呢?
2)从这一部分论述中,你觉得怎样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投影}
/学法指导四/注意文中总结性语句出现的标志性词语,如“由此可见”“总而言之”“这样”“所以”------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质疑、争辩
投影}
富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板书5)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进行自我压抑
由此看来: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板书6)
他们觉得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
你能一两个例子反驳他们的想法吗?
总结:
纵观上述两个部分的内容,请你来说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学生总结
齐声朗读最后一个小节:
要读得有力、自信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培养他们敢于发问、大胆质疑的精神;
同时,在自我辨析中,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第三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板书,请一位优等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及课文的议论结构
板书设计:
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寻找第二种答案)
↓
创造性思维
(论题)
↓
↓
必需的要素
(论点)
自信
渊博的知识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意识
持之以恒尝试
留意细小的想法
富有创造力的人
(结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认为自己富有创造力的同学举手。
(环视课堂)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做一次笔头练习,作第二次测试。
[这一环节设计,一来对本课内容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梳理;
二来再次强调富有创造力的人首先要有自信心,其次要有实践的勇气;
三来也照应了本课的开头,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四来把课堂学习引入高潮,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五、学以致用——课堂练习
{投影}: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
范例:
太阳公公如喝醉了酒,脸红通通的,醺醺然
走向西山,挥一挥手,洒下一天的晚霞,
如锦缎一样的绚烂;
低一低头,又留下
满山的惆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学生随意写作,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点评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六、结束语:
同学们,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肩上。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争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七、巩固练习
1)词汇积累:
2)大声朗读课文5、6、13段
3)根据下发材料,辨析小偷的行为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朗读,增强议论文朗读的语感,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尝试着写一点议论性的文字。
附:
[辩析题材]
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好不容易潜入一间屋子,结果除了一个气息奄奄的老人外什么也没有。
他懊丧之极,正准备离去时,老人发现了他。
老人问:
“是客人吗?
”他慌忙“噢”了一声。
老人说:
“坐下来歇歇吧,外面很冷的。
”他坐了下来。
老人开始诉说孤独,并感谢他深夜来看自己。
从来没有受到别人感谢的小偷心中十分感动。
从第二天起,小偷每天中午给老人送吃的去,还送衣服,老人再也不受冻挨饿了。
这些食物和衣服是小偷从其他地方偷来的。
有人说,有些行为,评判时很难论其善恶。
请你评一评这个小偷的行为。
1、TRY24点:
用2、6、7、8这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这个结果,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2、先看图形,再展开联想
3、任选26个字母中的一个,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例: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4、以“同情”为本体,仿照“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的句式造几个比喻句。
1.关于“推敲”的典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岛(贾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
2.
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
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行之有效
实行起来有成效。
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生效。
∙
探 求
探索追求。
渊 博
(学识)深而且广。
一事无成
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毫不相关
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毫:
丝毫,形容极细微。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关 注
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人教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13 事物 正确答案 不止 一个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