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337860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67.22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师用书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将F1自交得F2,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个体数,从中分析揭示性状的遗传规
律。
2.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作了如下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
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
对存在的。
如纯种高茎(DD),纯种矮茎(dd),F1高茎(Dd);
配子(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③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机会是相
等的。
为了检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又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即让F1与隐性亲本杂交。
看测交结果与预计结果是否相一致,如果两者相一致,说明其解释是正确的。
3.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
分离定律是指: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旁栏思考题(课本P5)
不会。
因为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的假设之一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且结合机会相等,这样不会出现3∶l的性状分离比。
四、实验(课本P6)
1.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统计的结果相比,全班的统计结果更接近预期结果。
即彩球的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和隐性的比值为3∶1。
这是因为实验的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了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的现象。
孟德尔统计的数目是足够多的,他才分析出了实验结果,揭示了遗传的规律。
当只对10株豌豆统计,就会出现很大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两个桶代表两生殖器官,而桶内的彩球则代表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抓取彩球代表雌雄
配子的随机组合,即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全班统计的数字大,出现了3∶1的
姓名:
小组:
结果。
以此看,孟德尔假说需验证。
五、假说—演绎法(课本P7)
假说—演绎法与传统的归纳法的不同:
(略),见本节师生互动栏目。
六、技能训练(课本P7)
提示:
将紫色花的植株进行连续自交。
注意每次自交得到的子代中去掉白花的,留下紫花的再自交,直至后代中再不出现开白花的为止。
这样就可以得到开紫花的纯种。
七、练习(课本P8)
(一)基础题
此题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型。
A、C、D符合概念的同种生物要点,但非同一性状,故都不符合题意。
只有B符合题意。
B
2.此题考查分离定律的有关概率计算问题。
从题目可知人眼虹膜的褐色是显性性状,蓝色是隐性性状。
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
如果设控制褐色的遗传因子为A,则控制蓝色的遗传因子为a。
根据题意,可确定这对夫妇的体细胞的遗传因子的组成,即
aa(男)×
Aa(女)。
由此可知这对夫妇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1×
1/2=1/2。
因为人类婚配
中生男和生女的概率相等,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1/2×
1/2=1/4。
3.解析:
此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
(1)在F1细胞中有一对控制非糯性和糯性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因含直链淀粉的
遗传因子的配子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其遇碘变蓝色;
含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的配子
控制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
即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因F1细胞中含有成对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当其产生花粉时,F1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类型的花粉。
(1)F1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2)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3)24.解析:
此题考查显隐性的判断、性状分离的概念及性状分离原因的分析。
(1)依据遗传图解,亲代性状相同,而子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这个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代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据此知羊的毛色白毛为显性性状,而黑色
则是隐性性状。
(2)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性状分离。
因白毛羊中公羊和母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均产生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的
结合机会相等。
故子代中会发生性状分离。
(1)白毛黑毛
(2)性状分离白毛羊是杂合子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第1页2013-8-5
孟德尔在遗传实验中,曾选择玉米、山柳菊等材料做杂交实验,都没能成功,最后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二)拓展题
此题考查测交原理的应用。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这样在一个季节里可产生多匹后代。
(2)后代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一是后代全部是栗色马,这个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
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
二是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这个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植物杂交实验中,曾用过多种实验的植物(如玉米、山柳菊、豌豆)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杂交实验最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豌豆的一些生物学特征适于研究杂交实验。
如:
豌豆闭花且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豌豆有些相对性状稳定且
易于区别;
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授粉实验等。
3.提示:
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说,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使遗传学的研究由描述阶段而进入到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的阶段。
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一、问题探讨(课本P9)
问题探讨的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
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
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
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二、本节聚焦(课本P9)
1.孟德尔在完成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他观察到花园里的豌豆,就粒色和粒形来说,只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黄色圆粒,一种是绿色皱粒。
是不是决定粒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粒形的遗传因子有影响呢?
它们在遗传时又有什么规律呢?
这引发了他的探究欲望,于是,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是用
纯种黄色圆粒作母本(正交),还是用纯种绿色皱粒作母本,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的。
紧接着孟德尔又让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出现了亲本原有的两种类型: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而且还出现了亲本没有的两
种新类型(重组类型):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孟德尔开始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探究。
2.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2)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
状的遗传;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把数学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是超越前人的创新;
(4)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于实践的作风,也值得我们学习。
三、旁栏思考题(P10)
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
粒∶皱粒=(315+108)∶(101+32)=3∶1;
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
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
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的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四、思考与讨论(课本P11)
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在1.5~2.0m,矮茎高度仅为0.3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
(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
(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
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
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作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因
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
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合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
5.
(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认识到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
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