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诊断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33193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4.15KB
健康评估诊断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健康评估诊断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诊断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强迫体位为减轻疾病的末端痛苦而被迫采取的体位。
7.蜘蛛痣是指皮肤小动脉未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小不等,主要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和肩部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
特点为压迫痣中心时其辐射状小血管网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所致。
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8.肝掌慢性肝病病人大小鱼际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9.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
见于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
肺部
1.胸骨角(Louis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软肋骨相连接,为前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桶状胸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肋骨斜度变小,肋间隙增宽饱满,腹上角增大。
见于肺气肿病人,亦可见于老年人或矮胖体型者。
3.语音震颤指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共鸣震动,可用手触及,又称触觉语颤。
根据其强度变化,用以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
4.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
5.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分为干啰音和湿罗音两种。
6.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或是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宛如水煮沸时冒泡音或用小管插人水中吹水的声响。
7.干啰音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发生湍流产生的声音。
8.“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9.Cheyne-Stokes呼吸又称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得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
周而复始。
多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10.Biots呼吸又称间停呼吸,比奥呼吸。
表现为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规则呼吸;
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心脏
1.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的现象。
2.器质性杂音产生杂音的部位有器质性损害。
舒张期及连续性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杂音。
3.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左心室肥大时触诊的手指可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称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心室肥大的重要体征。
4.震颤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微震动感,又称猫喘。
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多见于心脏瓣膜狭窄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5.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感是一种与胸膜摩擦感相似的心前区摩擦振动感,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最易触及,前倾坐位或呼气末明显,见于急性心包炎。
当心包渗液增多时,使心包膜脏层与壁层分离,则摩擦感消失。
6.二尖瓣型心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
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界呈梨形。
称二尖瓣型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与肺动脉扩大)
7.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舒张期)
8.脉搏短绌心房颤动者脉律绝对不规则,且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脉搏短绌。
9.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
10.奇脉系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又称“吸停脉”。
11.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涨潮落,故名水冲脉。
系脉压差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和严重贫血。
腹部
1.蛙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称为蛙腹。
2.舟状腹严重脱水和消瘦者前平卧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骼嵴和耻骨联合显露,全腹呈舟状,见于恶病质的病人。
3.胃型或肠型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
4.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渐,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导致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揉面感或柔韧感,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
5.反跳痛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6.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7.Murphy征阳性胆囊疾患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为Murphy征阳性。
8.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动体位时,液体因重力而移动,浊音区也随之变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1.交叉性瘫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
2.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3.肌张力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实质是一种牵张反射。
4.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称为深反射。
5.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或鼓槌状指。
6.匙状甲又称反甲,其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有条纹。
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偶见于风湿热及甲癣等。
7.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症状学
1.中枢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高热无汗为其临床特点。
常见于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或颅脑外伤等。
2.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消耗热。
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体温最低时,高于正常。
常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重症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
3.吸收热由于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造成的发热。
见于大面积烧伤、内出血或大手术;
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恶性肿瘤、溶血反应所致的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等。
4.稽留热持续高热,体温维持在39~40℃或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期。
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异常。
2.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
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胸痛
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称牵涉痛或放射痛。
心电图
1.窦性P波由窦房结产生的正常节律的P波,呈钝圆形,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病理性Q波异常Q波(时间≥0.04s,振幅≥1/4)可见于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
3.逆行P波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aVR导联直立。
4.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一般不应都小于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
5.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
在同一导联上两个P-P间期相差>0.12s
6.文氏现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P-R间期缩短,以后又逐渐延长至QRS波群脱漏,如此周而复始。
7.心律失常指心脏激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8.代偿间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正常窦性博动后出现的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
9.二联律若在每次正常窦性搏动之后均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早搏二联律。
三联律每两次正常窦性搏动之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早搏三联律。
10.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称之为“冠状T波”
11.期前收缩也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早发出的激动。
(在规则心律基础上提前出现的心音。
)
血液检验
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
(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
110g/L,即可以为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Nst、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杆状核粒细胞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菌引起的感染,亦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核右移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称核右移。
常伴白细胞计数减少。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功能衰退、应用抗代谢药物、感染恢复期。
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4.网织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其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经新亚甲蓝染色后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5.红细胞沉降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率。
6.Auer小体即棒状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m,1条或数条不定。
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急粒、急单)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白血病。
肝功能
1.A/G倒置白(清)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导致的比例倒置称为A/G倒置。
正常时1.2-1.5。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2.“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加重,酶活性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3.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
60g/L或清蛋白<
25g/L称低蛋白血症,见于严重水肿及胸腹水。
二、问答题
绪论
1.症状、体征、主诉的概念?
症状:
评估对象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
体征:
是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主诉:
为患者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2.现病史包括哪些?
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评估 诊断 重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