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9166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1.33KB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对审计目标中关于“公允性”的理解;
(四)授课提示
1.在讲解审计概念时强调: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
2.在讲授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时强调受托责任理论。
3.在讲授财务审计目标时,强调“公允性”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
4.在讲授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时,列举英国南海公司材料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正式诞生。
5.在讲授标准审计报告的内容时,利用“审计了”、“合理保证”、“公允地”等专业术语,引到学生关注审计用语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的态度。
(五)授课设计
1.时间设计
本章计划授课2学时。
2.教学活动设计
(1)在第一节课中布置讨论题---如何看待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纲。
并规定在本章内容讲解结束后利用30分钟讨论,到时随机点名发言。
讨论过程中,要求同学相互点评,最后老师小结讨论过程和结果。
(2)请每位学生在报纸上收集一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尽量避免同一上市公司),比较不同审计意见的区别,说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3.教学环节设计
(1)在具体讲授课程内容之前,以“你对审计的初步了解有多少”、“你所知道的审计是什么”等为内容向多个学生提问,抓住他们表述不完整或者错误观点导入课程内容。
(2)以“夫妻”店为例说明审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加深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解。
(3)在讲授审计目标之后,提问:
中美审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目标的表述有何不同?
其原因何在?
4.板书设计
(1)在讲解审计三方面关系人时要求学生板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2)板书本章的有关重要名词的英文对照、国内外与审计相关的机构名称等。
5.教学手段设计
(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主要内容。
(2)主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报告展示等完成本章教学任务。
(六)讲稿内容
见审计课件
(七)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审计的本质?
区分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性的意义何在?
2.如何理解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
3.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意义何在?
为何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4.如何理解审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警察”?
5.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6.审计三方面关系人及其关系是什么?
7.如何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8.标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其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9.审计意见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理解不同审计意见的含义?
10.如何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和审定财务报表的关系?
第三章审计法律责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概念及会计师事务所被控告的可能原因,了解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
掌握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以及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和对策。
1.CPA法律责任的相关概念;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3.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4.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5.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
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4.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5.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
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区别;
2.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区别;
3.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应负的审计责任;
4.普通过失、重大过失与欺诈之间的区别。
(四)授课提示
1.明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相互不能减轻、替代或免除”这一观点,同时强调此处的“管理层责任”只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不包括经管责任等其他责任。
为加深学生印象,可链接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查阅《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有关管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条文。
2.说明“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这一观点,同时提出“审计期望差距”和“深口袋责任概念”,说明报表使用者在遭受损失后将注册会计师告上法庭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问:
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疑虑?
3.说明“违反法规行为”中的“法规”是指除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之外的法律法规,进而比较美国和我国对违反法规行为的不同表述并说明原因。
此处可提问:
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一定会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错报吗?
4.用“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说明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之间的区别,在后面的内容中还可以厄特马斯案为例,说明注册会计师在习惯法下由于普通过失或重大过失对第三者承担的不同责任。
本章为自学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了解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掌握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掌握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了解质量控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了解职业道德的定义,掌握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1.业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
2.业务准则体系及主要内容;
3.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4.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三)本章重点和难点
1.业务准则体系框架及主要内容;
2.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3.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
2.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1.在开始介绍本章内容之前,首先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在注册会计师执业中的作用,区分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
在介绍审计准则发展时,列举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
2.在讲授业务准则中,可以提出以前准则体系中的独立审计准则,谈及改进的目的。
3.在讲授质量控制准则中,可以提出以前准则体系中的质量控制准则,谈及两者的区别。
4.在讲授职业道德准则中,可以引用具体思考题或问题(如:
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情形包括哪些?
执行鉴证业务的CPA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当向所在事务所声明,并实行回避?
)
5.在讲授职业道德准则中关于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时,列举了“第一滴血”的案例。
本章为自学。
第五章审计计划
理解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理解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运用,及重要性的评估,明确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理解审计风险的定义,明确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明确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1.审计计划的定义、作用、编制与审核;
2.重要性的定义、运用及评估;
3.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初步审计策略。
1.审计计划的定义和作用;
2.重要性的定义与运用;
3.审计风险的定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重要性的评估,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关系;
4.初步审计策略方法,初步审计策略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1.说明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但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说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可容忍误差。
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程序的可容忍误差。
3.强调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重要性水平不同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越重要,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
4.说明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5.强调重大错报风险的综合评估,可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
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注册会师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程序,并着重考虑其性质。
6.初步审计策略不是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审计程序的详细安排,而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方法做出的初步判断。
(五)授课设计
1.时间设计
本章计划授课1学时
2.教学活动设计
授课之前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将电子课件、相关阅读资料等传给学生,要求他们结合教材预习本章主要内容。
在讲解本章具体内容之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等资料,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课提问。
见审计课件
1.试述审计计划的作用。
2.试述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
3.什么是重要性?
什么是审计风险?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
4.为什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处理?
5.为什么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小金额的错报或漏报?
6.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汇总错报或漏报?
7.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
8.试述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内部控制及其评价
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要素;
理解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审计的关系;
掌握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执行的程序、记录方法;
掌握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
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和内容。
1.内部控制概念与内容;
2.了解内部控制;
3.控制测试;
4.控制风险的评价;
5.管理建议书。
1.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要素;
2.控制测试的概念、种类;
3.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
4.控制风险初步评价为高水平和低水平的情形;
5.控制风险再次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6.管理建议书的性质、出具管理建议书的条件及其与审计意见的区别。
1.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2.控制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
3.控制风险评价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4.管理建议书的性质
1.讲授时,运用上市公司舞弊案中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列举分析要点,指出分析程序的作用与步骤;
2.用图示的方法,介绍重要性运用步骤;
3.用“矿泉水”质量控制类比审计风险要素的构成。
本章共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在课堂中,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直观展示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
3.板书设计
(1)展示内部控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会计师 审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