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重点摘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8877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115.38KB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重点摘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重点摘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重点摘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要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高等级路面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
垫层主要改好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态。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必须要好。
基层在路面主要是承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1)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
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面层的性能要求:
1、平整度;
2、承载能力;
3.、温度稳定性;
4、抗滑能力;
5、透水性;
6、噪声量
2K31101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P4)
一、结构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
(1)密实-悬浮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3)骨架-密实结构。
2、主要材料与性能
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
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表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
吸水率不大于2.0%。
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充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适用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2K311014水泥混凝上路面的构造(P6)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
一、垫层
路床上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
垫层材料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材料
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i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二、基层
基层的选用原则:
根据交通等级和基层的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
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
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中、轻交通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上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上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三、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面层混凝土板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板、碾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上和钢筋混凝上板等。
目前我国较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1.厚度
计算厚度产生的混凝土弯拉强度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
2.混凝土弯拉强度
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一2012规定,以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
面层水泥混凝上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
3.接缝
纵向接缝与路线中线平行,并应设置拉杆。
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水泥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
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面层应配筋补强。
1K411015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P8)
1.常用挡土墙结构
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上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2.挡土墙结构受力
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
静止土压力其次;
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2K3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选择案例)(P9)
2K311021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一)施工特点
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
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二)基本流程
2.附属构筑物
(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二、路基施工要点
当原地面高程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上方(即填方路基)。
(1)路基填上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
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
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宽度不应小于1.0m。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
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7)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上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二)挖土路基
当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即挖方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高程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三、质量检查与验收
检验与验收项目:
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0.0lmm);
一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
2K3l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P11)
1、路基材料与填筑
(二)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
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2)试验目的主要有:
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糟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一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式):
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一1/3。
三、上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1)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2K311023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P12)
一、工程用土分类
工程用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采用坚实系数分类方法。
三、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1.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
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
序号
分类
处理方法
使用范围
1
碾压及夯实
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强夯(动力固结)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2
换土垫层
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
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3
排水固结
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4
振密、挤密
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2K3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P14)
2Kl11031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特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一)定义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直接位于面层下的承重层。
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二、常用的基层材料
(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石灰土已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而的底基层。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1)水泥稳定上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
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
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
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砾石、碎石)类,简称二灰稳定土(粒料),其特性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具有典型性。
(4)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
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
(石灰稳定土类和水泥稳定土不能做基层)
【抗冻性:
二灰>
石灰.抗裂性:
水泥>
石灰】
2K311032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P15)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二)运输与摊铺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C。
(三)压实与养护
(1)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2)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
2%范围内。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建造 市政 实务 重点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