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套贵州省遵义市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28468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17.21KB
精选4套贵州省遵义市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选4套贵州省遵义市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4套贵州省遵义市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
C.因为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常用来做遥控器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5.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
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A.B.
C.D.
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7.在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其温度﹣﹣时间的图象如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在BC时间段,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海波在这一时间段没有吸收热量
B.海波属于晶体
C.在第10分钟,海波处于液态
D.海波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8.如图,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
这是因为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水能够传声
D.“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声的响度要小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A.水可以传播声音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C.固体能够传声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小乐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处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3.毛毛在穿衣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毛毛靠近镜子时,它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站在穿衣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当她距镜面的距离靠近了1.5m时,人与像的距离应为________。
14.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______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_____,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_____分钟.
15.在小羽进行实验时,邻居家的孩子练琴声影响了她的研究,请你帮小羽想出办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具体做法是:
_____(只写一种即可),这是通过_____的途径减弱噪声。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三、计算题
17.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m3,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g,用量筒装入70ml的水,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液面升高到95ml,求:
(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18.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挖隧道对行车有安全保障,对我国各地经济往来、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横穿某大山的隧道长约2200m,开挖岩石大约,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求:
(1)若隧道岩石的密度为,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分钟?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
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
老醋的密度是______㎏/m3。
20.如图是八年级小燕同学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图(甲)中她将自己佩戴的400度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烛焰的清晰实像.
(1)在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C.远离透镜D.靠近透镜
(3)小明同学所佩戴的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1.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2.某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2)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时间________min
(3)该晶体熔化用了时间________min.
23.如图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
(4)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____。
24.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同一部位,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
_____。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图,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便于确定_____的位置:
蜡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把光屏放在玻璃后蜡烛成像的位置,像_____(选填“会”或“不会”)呈在光屏上。
(3)如图丙,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问tAB=1.6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VBC_____VAB(选填“>”“<”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11.大于等于大于
12.会聚靠近
13.虚不变2m1m
14.0℃固液共存100℃汽化3
15.关闭门窗阻断噪声传播
16.70
17.
(1)石块的密度2.8×
103kg/m3.
(2)岩石的质量是1.12×
105kg.
18.
(1)
(2)
19.BBCA1.125×
103(或1125)
20.ADD0.25m
21.大小相等不能虚
22.33034
23.变小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隔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像不变不会40.025.0>
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2.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贵州省 遵义市 物理 年级 学期 期末 调研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