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000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36790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9.47KB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0001Word文件下载.docx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000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0001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样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利放给学校和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则成了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我们的认为,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诚然,当今的社会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无穷无尽的鲜活资源,尤其是本土本乡的特色产业和风俗文化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的宝贵资源。
因此,如何合理的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便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校地处举世闻名的磁州窑故乡——峰峰。
峰峰西倚太行,东望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和革命文物星罗棋布。
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
仅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三处六个分布点(南、北响堂、玉皇阁、磁州窑富田、沿店、五厂渣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
仅这些国字号的文化资源在我区就有这么多,而且有些在国内和国外影响很大,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
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其中大师刘立忠,2006年入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项目第一批候选名单。
2007年,他的磁州窑烧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同时,响堂山
石窑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之大全,享誉中外。
除此之外,矿区的文化资源在文化构成上十分全面,既有代表皇室贵族阶层主流文化的响堂,也有代表社会最底
层大众的民间艺术磁州窑。
再有,矿区的文化传承脉络清晰,从原始社会一直可以写到现当代。
所以,矿区的文化资源就像新发现的煤层一样,储备量大,具有深厚的底蕴,需要多层次地挖掘与开发。
这几年,区政协在挖掘峰峰地方文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峰峰文史资料》、《峰峰民间文学》连续出版多部,是最好的成果。
2008年的政协会上,专门下发了《关注峰峰文化软实力》的文件,将峰峰文化的发展纳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还在互联网上,通过XX搜索“峰峰文化”,找到相关网页约5980篇,中国旅游文化网、鼓山文化网等网站和本区文史资料等文献资料里对一些乡土文化都有介绍,尤其是2005年本区举办了首届磁州窑文化节,2006年建成了磁州窑博物馆,同时还有《磁州窑史话》《峰峰民间文学》等一些书籍都对磁州窑文化进行了专题介绍,这些都对宣传和弘扬本区乡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但是本区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峰峰乡土文化读本》。
同时,根据课题组的调查,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学知道有磁州窑、南北响堂石窟,但对磁州窑的科学构造、制作技艺、历史影响等知之甚少,对磁州窑文化了解也不够全面、深刻;
对于南北响堂石窟也仅限于知道有这个景点,不知道石窟的建造年代,更不要说了解石窟文化了。
如果说,对于磁州窑和响堂山石窟,由于近几年来的宣传,还了解一些的话,那么其他一些家乡文化,比如苇子灯、大社面塑等,同学们简直是闻所未闻。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大力弘扬和继承本区乡土文化,让后代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家乡的文化,激发起本区中小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加快本区校本课程开发力度,我们课题组决定以古老多彩的“峰峰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发“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决定把峰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一项重点课题进行研究,拟通过本课题研究实现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峰峰乡土文化相融合,学科教学与峰乡土文化相整合,探索一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路子,使得峰峰的乡土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我们把实施过程看作为一种学习生活方式,以“峰峰乡土文化”为主题,螺旋式地向纵深发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强调的是新的教学观和新的学习方式,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学习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
为此,具有下列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树立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通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开发与利
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使教师形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2.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注重选择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
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3.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深化、扩展。
实施家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提升、
一次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可以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课程观。
(三)研究价值
1.有利于学生学习乡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丰富
乡土历史文化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家乡乡土文化资源,把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各科教学相结合,拓展国家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实施家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
次提升、一次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可以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课
程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它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它以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学校自身特色等为主要特征,体现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
如今,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与明确目标。
由于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
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
在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晚。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
较典型的有江苏锡山中学、上海七宝中学等学校。
我们省校本课程开发做得比较好的有保定市新华区、邯郸市丛台区等学校。
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推进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令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瞩目的成就。
自此,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校本课程的蓬勃发展。
从上述国内外这一类型的研究分析,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热潮。
并且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如北京东城区的《中国共产党在东城的足迹》,大兴地区编写的乡土教材《大兴———我的家》;
广州市教育局编写的乡土教材《广州地理》;
浙江省衢州二中的“南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
钱教授认为:
“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
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
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
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
”“人的精神就是立足大地,仰望星空。
要想立足大地,先得认识脚下的土地,保持住自己的根。
”这也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认为:
“校本的,才是更有发展价值的”。
这充分说明,近来利用乡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但却不可否认,这类研究还十分泛化、笼统,只有粗线条的原则、内容,缺乏有效的措施、方法等。
有的只是就乡土文化而“教”乡土文化没有对乡土文化所包含的全面的教育价值加以挖掘,没有对此进行深化和辐射,更没有把乡土文化与课程融合一体。
三、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这是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本课题所研究的乡土文化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
2.校本课程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做出的关于课程开发的决定或所采取的课程开发活动方式,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自身,其核心在于强调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决策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土 文化 校本 课程 开发 实施 研究 开题 报告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