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35954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595.45KB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测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灾原因不外乎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
自然原因中,有雷电触及林木引起树冠燃烧和在干旱季节,由于阳光的辐射强烈,使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发生高热自然。
这类性质的森林火灾是少数的。
而最普遍、最大量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引起的。
人为原因中又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之分。
生产性火源如烧灰积肥、烧田埂草、炼山整地、烧垦烧荒、烧牧场以及烧炭等用火不慎引起的。
这种生产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非生产性火源如在林中烧火取暖、煮饭、小孩玩火、夜间行路用火把照明、乱丢烟头等。
我国现阶段的森林火灾防范大多数采取的措施是宣传教育、由森林防火指挥部安排护林员或其它人员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野外火源进行人工巡查和管理、日常工作防范以护林员进入林区巡护为主、建立灭火扑救队等措施。
根据大多数地方的实际情况分析,有限的护林员面对大范围的林区资源进行巡护时,很难做到较大范围的巡查覆盖,而且大多数林区的道路条件不好,到达每个瞭望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无论是巡查覆盖范围还是时效性都不能满足现阶段日益增长的林区人员活动的监护巡查需要。
往往实际情况是,每天都在巡护,而因人员活动引起的火灾却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于人工方式林区巡护监看主要缺点有,一是人的眼睛可视的范围较小,即使通过瞭望塔能够达到的可视距离和范围是有限的无法对大面积的林区资源实现观看,二是护林员训查的路径所覆盖的林区是有限的,巡查路径和时间相对固定,而进取林区的人或者游客无论是路径还是时间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可能造成每天都在巡护,而因人员活动引起的火灾却时有发生的情况。
基于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效的手段是能够对林区的资源进行大范围、大视野的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能够对自动发现林区内的有火或者有烟的时候自动报警,并且能够将火点的位置能够定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因人工护林造成的森林防火不足的情况。
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是利用视频监控技术结合智能化的烟火识别技术,对数公里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监测的一种方式,通过智能化的森林防火预警手段,不仅可以实时监看和记录森林资源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了智能化的监测机制,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自动完成对森林资源的火灾监测和报警,辅助森林防火监测人员完成对森林资源的自动监测,由传统的人工监测转变为由机器自动监测的智能化科技手段,一旦遇到火灾自动报警,及时通知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先进合理的预警机制,采用这种预警机制可以为现阶段森林防火预警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
2.需求分析
项目地理位置和植被情况(来自XX)。
随着景(林)区内不断增长的游客活动,给**单位的森林防火带来了严重的考验,原有的人工看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森林防火要求,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地的宝贵的森林资源进行智能化、大范围、大视野、全天候的实时监控,采用烟火智能识别技术、GIS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为指挥中心提供**地大范围、全天候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林火智能识别并报警、GIS快速定位现场等,为日常森林防火管理、遇到火灾及时报警,为决策层制定快速高效扑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根据**项目的规划,以及公园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在**里部署N个智能化森林防火监控点,采用无线网络方式将视频监控图像及信号传回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需要采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管理,需要采用大屏显示前端监控视频图像等信息。
智能化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是由前端基站、智能烟火识别处理器、传输网络、后端联网监控管理平台构成,根据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的系统特点结合**项目的需求进行部署的监控点具体分析如下:
2.1.前端基站需求分析
前端基站对于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林区视频采集、烟火智能识别、GIS定位等森林防火中非常重要功能的设备站点。
由于前段基站位于野外林区内,而且四周一般都有高达灌木林以及林区的地形地势条件等,森林防火智能监控需要考虑监控半径范围、野外供电、烟火智能识别,根据地势地形结合智能监控的特点需要进行基站选址,根据四周灌木林的高度以及所需监控的范围选择修建铁塔的高度,根据气候条件考虑设备是否需要保温措施等;
在无人值守的环境需要考虑基站自身的防盗问题,以及野外环境必须要考虑的防雷接地,铁塔基站等问题。
⏹前端基站选址分析
前端基站首先需要分析的是基站的选址,基站选址主要是根据林区的地形地貌结合智能化森林防火监控的特点进行选址,其选址原则如下:
1)根据地形选址原则:
Ø
长条形山选址:
一般选址在长条形山两侧向外的位置;
可以获得较大监控半径范围。
起伏较大的山:
一般选址在半山腰视野较为开阔的位置;
起伏较小的山:
一般选址在山顶制高点位置;
长条形山沟:
一般选址在半山腰的位置;
2)根据智能化监控烟火识别的特点选址原则:
摄像机监控范围以平视为主、俯仰为辅的原则,这也是我们选址基站铁塔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根据人群活动的情况选址原则:
选址人群活动较为密集的地方
对于不符合以上选址原则的山形,可以根据实际的山形进行现场实地勘察进行选址。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项目的地形特点,具体的选址的地点情况如下:
序号
名称
座落位置
海拨高度
经纬度
铁塔
供电
1
N40°
06.159′
无
E117°
18.453′
2
3
4
5
**项目选点平面分布图如图所示(XX或google图即可):
⏹监控范围分析
作为智能化监控系统需要涉及到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云台,根据用户对监控图像质量需求分析摄像机,根据监控的范围需要分析镜头和云台。
1)摄像机按分辨率可以分为:
标清D1、高清:
720P、全高清1080P;
2)根据监控半径的范围,一般采用长焦电动镜头,监控半径范围及长焦镜头选择原则如下:
3公里以内的监控范围:
选择不低于200mm长焦镜头就可以满足要求;
3-5公里的监控范围:
选择不低于300mm长焦镜头;
5-8公里的监控范围:
选择不低于500mm长焦镜头;
8公里以上的监控范围:
选择不低于700mm长焦镜头。
⏹考虑到野外恶劣的环境,需要采用野外大型防护罩对摄像机和镜头进行保护,采用的野外大型防护罩需要配有温控系统,保障摄像机和镜头能够在全天候的高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有特别针对北方,能够支持在零下45°
环境下保障摄像机和镜头正常工作的保温性能。
⏹智能化森林防火监控需要采用云台实现对林区资源进行大范围、大视野的监控,云台是森林防火智能化监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因为森林防火的云台一般都安装在野外较高的位置,一般的普通云台在林区有风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发生抖动,从而导致监控图像抖动,对于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需要采用重型数字云台才能满足野外森林防火监控的要求,针对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需求的重型数字云台是:
自重≥20kg以上,防止监控图像抖动;
载重≥50kg以上,满足森林防火监控采用较重设备的承重需要;
旋转范围:
0-360°
方位角,俯仰角:
-45°
~+45°
,实现对林区资源大范围监控需要。
集成数字云台接口,支持远程控制云台的角度回传,并联动控制镜头焦距,支持实时采集云台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以及镜头焦距等参数;
可维护性:
云台控制电路板可以插拔,通过更换云台控制电路板即可完成云台维护;
耐低温性:
特别针对北方,能够支持在零下45°
环境下正常工作的性能。
⏹前端基站供电分析
森林防火智能监控前端基站一般都位于野外,基站设备的供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保障前端基站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的条件,大多数情况下,野外前端基站都没有市/农电接入,接入市/农电的接入点距离一般都较远,长距离的接入市/农电到前端基站不仅导致到达基站的电压非常低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而且沿途施工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费用也非常高,所以针对野外森林防火智能监控前端基站优先考虑采用太阳能供电或者风能和太阳能互补供电。
采用太阳能或者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其供电系统的选择原则如下:
1)基站附近有市/农电接入的情况下:
采用市/农电接入,由于野外电压不稳容易造成前端基站设备的损坏,须在市/农电接入到基站后加入稳压电源设备,通过稳压电源设备输出稳定的220V电源为基站设备供电。
2)基站附近无市/农电接入的情况下:
采用太阳能或者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当地日照时间长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如果当地日照一般,但是风能非常丰富,优先考虑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发电系统发电功率配置一般为6:
4;
智能化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前端基站均采用低功耗的设备,实际功率为100W,峰值功率为150W;
所以前端基站发电系统配置600W-1000W的发电系统就可以满足要求,配置4只200ah的太阳能专用蓄电池即可满足设备3天的供电要求。
针对北方和南方冬天不同的低温环境,需要考虑采用不同的太阳能专用蓄电池,在摄氏20°
以下,需考虑采用胶体电池,并采用保温箱保护电池,在摄氏20°
以上,可以考虑采用深循环电池,并采用普通电池箱即可。
需建供电
太阳能
太阳能和风能互补
农电
⏹前端基站防盗系统分析
前端基站一般都处在无人值守的地方,为了预防基站设备被盗,需要考虑基站自身的防盗,前端基站防盗有多种方式,较为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红外入侵探测加自动监控录像取证以及采用对讲系统进行喊话起到威慑作用。
⏹防雷接地系统分析
前端基站所处位置一般都在野外林区内,无论是针对基站铁塔还是基站上的设备,都需要考虑防雷接地的安全措施,防雷接地措施是保障前段基站设备全天候安全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防止基站铁塔和基站设备雷击造成破坏,需要采用接地系统将雷击大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基站的作用,针对基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防火 智能 预警 监测 系统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