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全省第3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26513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09.35KB
山东省高三全省第3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Word下载.docx
《山东省高三全省第3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三全省第3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几位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不光影响到现代文学作品和理论研究,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古代文学研究。
一些上海本埠女作家如王晓玉、唐颖、陈丹燕、陆星儿等人的都市小说,最大程度地再造和运用了上海的“主体形象”,一种独特的上海韵味形成在她们的作品中,海派文学在她们的笔下完全家长里短、风花雪月、活色生香起来。
与此同时,海派曾经建立在一种复杂的空间形态之上,1949年以后,由于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上海人逐渐建立起一种主客观合一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积淀了30年以后变得固执而胶着,这与海派原有的开放、混乱、多变以及由之而产生的先锋性恰恰背道而驰。
因此,对上海的描写似乎变得越来越鲜明而有特征,但另一方面,某种“上海本位主义”的保守也发生了。
这种保守性最明显地与世纪之交的怀旧话语连接了起来,如王安忆的写作与城市传统的深度结合。
《长恨歌》中,一方面,小说所塑造的弄堂女儿的形象被迅速编织进“上海本位主义”的话语系列中,另一方面,王安忆也正是从《长恨歌》开始获得了超越这一话语系列的可能,90年代弄堂女儿的死于非命意味着一曲怀旧之歌已被更直接的“欲望”力量粗暴打断。
王安忆的一系列作品,如果从海派文学的角度来看,表现出对城市空间性的种种新的领悟与强大的拓展。
(摘编自张屏瑾《新中国70年海派文学创作:
流动与沉浮》)
材料二:
柳青和路遥的创作几乎都有着同样的根基和底色,那就是对“人民性”的坚守和发扬。
柳青的《创业史》可以说开创了不仅仅局限于农村题材而对于当代文学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范式。
《创业史》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作品,虽历经磨难和争议,但柳青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与时代共歌哭,与人民血肉融通”的文学精神是可贵而永存的。
《创业史》的价值和意义已远远溢出了它的文本本身,特别是对于当下文学所存在的诸如“精神的缺钙”“庸俗的泛滥”“思想的迷失”“恶俗的流布”等一些不良文坛怪象、病象,有警示和反拨作用。
柳青的可贵之处,首先体现在他对于作家身份的清醒认知意识和对这种认知的全身心践行。
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一待就是14年,他以执着的“为人民”书写的精神,进一步验证和丰富了“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的美学内涵,而且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精神指向树立了样板。
《创业史》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还在于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中国农民形象。
梁生宝既不同于鲁迅、茅盾等笔下的那些麻木、愚昧、贫苦、愁容满布的旧式农民形象,也不同于赵树理笔下的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民间新人。
梁生宝是一个没有“前史”的农村新人,他对新中国、新社会、新制度的认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柳青通过这一形象,完成了对中国农民创造历史的想象性建构和本质化书写,这也是他所追求的“为人民”而写作的理想化实现。
路遥的写作卓然践行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根本原则。
这首先表现在他将作家的身份定位、写作行为与书写对象并置,深入贯穿到“人民”的身份意识之中。
路遥视文学创作如“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一样”,提醒作家“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正是这种对作家自我身份的清醒认识,使他的创作总是不满足于社会问题的再现,而是苦苦求索社会问题的发现;
人民不再是作家代为发言的群体或深受同情的阶层,而是作家个人及其作品的主体性存在。
《平凡的世界》不妨看作《创业史》在改革时代的文学延伸,孙少平也是梁生宝的生命延续。
路遥把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学价值追求的实践理性,积极投身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变革。
对现实的积极参与,是路遥创作的主要目的。
他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方面把握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
另一方面又发掘潜藏在生活深处的理想之光,将其熔铸到人物形象和生活图景之中。
由书写个人的命运到对历史走向的判断,从对民族历史的把握深入到对民族精神的探察,路遥的创作将对宏伟历史与繁复现实的表现上升到新的审美层次,使他的现实主义追求具有了更加广博的内涵。
路遥的作品有一种大悲悯、大同情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的形成,源于他“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
这种对于民众的强烈感情色彩的关注,充分体现在他对于民众创造历史的“苦难”书写。
在路遥的文学世界中,普通民众苦难的奋斗史沉郁、悲壮而崇高。
在这种苦难的奋斗史中,容纳着他们对历史、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坚定不移的信念、追求和牺牲精神,充满着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
我们从这样的苦难的奋斗史中得到的不是忧伤、凄婉和悲哀,而是厚重、刚健、满怀着昂扬激情的精神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平凡的世界》成为一部被读者“读”出来的经典。
(摘编自于敏、赵学勇《“人民性”的精神坚守与时代品格》)
材料三:
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作决定着文学作品的基本面貌。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是文学创作的直接结果;
文学创作也是文学活动中最能体现主体性的环节,从构思到写作,都是创作主体的精神劳动。
中国古典文论对文学创作主体性的强调更为突出,“言志说”“缘情说”“物感说”“养气说”“载道说”等,尽管具体针对性各有不同,但都一致肯定了作家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中、西文学传统中都长期占据主流地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文学创作的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20世纪以来,上述关于文学创作的两个基本认识都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一方面,文学的阅读和接受环节受到空前的重视,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过程不仅参与了文学意义的生产,而且读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也可能直接影响到作家的创作。
因此,文学创作不再是由作家及其创作过程单方面决定的,读者和文学接受同样参与了创作过程。
另一方面,在后结构主义的冲击下,主体性哲学摇摇欲坠,主体不再是一个固有的、稳定的存在,而是被各种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并始终处于不断被重构的状态。
因此,对于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也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
(摘编自《中国古典和西方文论,强调文学创作主体性,时至今日有什么变化?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海派学者“重写文学史”的影响,上海本埠作家再造了上海的“主体形象”,使其文学形成一种家长里短、风花雪月、活色生香的上海韵味。
B.柳青和路遥对文学主体的坚守和发扬,使《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具有了农村题材的文学范式及对医治文坛乱象的警示反拨作用。
C.路遥作品的大悲悯、大同情的精神境界,源于中国民众的苦难历史,表现在路遥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带有强烈感情的关注。
D.材料三认为中西方对文学主体性的认知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理论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强调确认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派曾基于新中国的户籍制度而逐渐建立起一种主客观合一、固执而胶着的身份认同,与海派因开放、混乱、多变而产生的先锋性背道而驰。
B.伴随着海派文学对上海的描写越发鲜明而有特征,“上海本位主义”的保守性与世纪之交的怀旧话语在某些上海作家的作品中也有表现。
C.按照传统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文学创作中从构思到写作,均属创作主体活动,是文学创作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
D.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过程参与文学意义的生产,其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均可能影响到作家创作,故读者和文学接受同样参与了创作过程。
3.下列说法中,对海派文学创作特征形成原因的论据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海本埠女作家王晓玉、唐颖、陈丹燕、陆星儿等作为创作主体及其都市小说对上海“主体形象”进行了最大程度再造和运用。
B.海派学者“重写文学史”的观点,既是海派女作家作品中的上海韵味产生的原因之一,也直接导致“上海本位主义”创作现象的产生。
C.海派文学是基于一种复杂的空间形态建立的以书写上海人故事为主体,展现上海变迁,以凸显上海70年文学成就为目的的文学流派。
D.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弄堂女儿形象的塑造使其实现了对“上海本位主义”的超越,表现出对上海城市空间性的领悟与拓展。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选文围绕文学创作主体性展开,联系材料,简要概括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选自《诗刊》1981年6月刊)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中,诗人以充满激情的音符赞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理想,以春风化雨的神韵启迪人们奋发向上的心灵去执着地追求理想。
B.诗歌起笔写“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从“火”写起,借助火、灯、路、黎明等,化抽象为具体,逐步写出了理想的意义。
C.诗歌首节总说理想作用,统领全诗,诗歌中间则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形象阐释,最后总结全诗。
全诗结构严谨,节奏鲜明,感染力强。
D.诗歌第二节,诗人以饥寒、温饱、离乱、安定四种不同环境下理想的不同内容,凸显了诗人对生活观察之细致,表达之准确。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顶真、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艺术再现了不同环境及不同际遇中人们的不同理想,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
B.诗人借助联想和想象,选择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形象,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以自身独特的视角与体验,通过品味具体形象感受理想的魅力。
C.诗歌中,诗人用连环比喻的方法,借助“路上春色正好”“理想之马”等借代、夸张手法,将理想的美好逐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D.诗歌中,诗人多次使用“是”字句和“使”字句,使得诗歌句式整齐,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高三全省第3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 山东省 全省 联合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全解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