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225485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88KB
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望远主题诗歌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曹植的《杂诗》: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高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文人通过登高———望远———抒怀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
《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
第一,登高诗歌的悲秋、伤春。
第二,发“思古之幽情”。
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并且兼以借古讽今的主题。
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怀古实为伤今,咏史实为咏怀
第三,怀人、怀乡之作。
第四,抒发家国身世之慨。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
——兼论“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
纪丙奎
【摘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
登高题材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始终不会被遗忘的角落。
这类登高作品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了一下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歌;
登高;
主题;
心理
Abstract:
“Theclimbup”tookthe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isspeciallyaclassicalpoetrytraditionaltheme,alotofyearisrecitedrepeatedlybyallpreviousdynastieswriterwiththedescription.Theclimbupthemeliteraturecreatesintotheliteraturecreationdomainthroughoutnottobeabletogetherthequoinwhichforgets.Thiskindofclimbupworksubjectdoesnotlieinthesimpleclimbuptodescribethescenery,torecitecomposesapoeminresponsetoonereceived,theyoftenstayedtheauthortoholdthewordwill,viewreconsidering,Irelatedwiththeaidofthenatureandownthingtothesocietyandthelifemakeswidespreadandthedeepponderdeterminationortheunconsciousintention.Inordertofurtherunderstandtheclimbupsubjectclassicalpoetrythisculturephenomenon,thisarticletaketheclassicalliteratureincommonpoetryasanexample,hadthedevelopmentreason,thepsychologicalfactorandtheclimbupsubjectandtheclimbuppoetrysubjectcharacteristicfromourcountryclimbupsubjectpoetryandsoonseveralaspectshasmadethesystematicanalysistotheclimbupsubjectclassicalpoetry.
Keyword:
Classicalpoetry,climbup,subject,psychology
“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
从汉代王粲的文赋《登楼赋》到三国魏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再到南北朝时期频频出现的沿用汉代铙歌十八曲旧题的《临高台》,登高题材作品渐渐增多。
可以说,“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在文人情感和文人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一种“情结化”的倾向。
登高作品的写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从不被遗忘的角落。
登高题材的诗歌也作为一块传统的文学阵地,占据了古典文学的重要一隅并逐步走向成熟。
以唐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等大量的登高诗作的著名篇什。
特别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律诗高峰的境地。
显而易见的是,这类登高诗歌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
换句话说,登高题材诗歌作品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沉重的“登高”主题。
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然而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主题的一个共同特征。
为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学现象,笔者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登高心理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登高”诗歌产生发展原因概述
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寂寞投阁的书斋生活显然是有悖于登高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律的。
闭塞的书斋生活显然写不出登高之作。
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认为:
“受道家重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家喜欢以自然为题材。
”历代以来,登山观海、流连山水,是文人大夫们热衷的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
这也为登高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然而几千年儒家正统思想统治下,传统文学又始终难以摆脱儒家学说的影响,如传统文学的“重性情”。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尚书》有“诗言志”之说,这对我国传统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认为文学要讲求表达性情和体现性情。
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文学十分讲究载道传情,而非一味的专情于山水,空泛地清谈。
况且,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文人肩负着沉重严肃的文人使命。
那种“入世”干政,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未曾稍怠。
登高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文人学士们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之怨的。
在这些重返自然、重性情、入世干政思想影响下,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登高”主题文学作品的产生便更容易理解了。
正如学者韦政通说的那样:
“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
”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歌而咏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以及“君子登高必赋”的传统观念。
“登高能赋”在古代被认为是大夫必须具备的才能之一。
其大概意思是指君子登高见广,要能赋诗叙述其感受。
《韩诗外传卷七》载: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
孔子曰:
“君子登高必赋”。
古人对大夫的要求标准及“圣人”之口的训导,对受儒家传统思想强力影响和具有保守性、尚古性特征的古代文人登高吟咏的风气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思想支持和观念诱因。
它大大刺激了文人的神经,使他们纷纷追求和仿效,登高而赋成为文人的必修之课和崇尚之风。
而后世文学理论著作,对登高之旨更是作了一番又一番理论上的论述,进一步发扬和推广了登高而赋、登高而咏的人文传统,也更加激发了文人登高而赋的信念和兴趣。
例如,刘勰就认为: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谢榛在《诗家直说》卷四也说:
“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
”登高,既能明雅乎义,又能巧丽于词;
登高,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
于文人来说这是种多么大的诱惑,是明了而无庸赘言的。
这就构成“登高”主题作品纷纷出现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九”登高之作一直以来在“登高”题材文学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各地流传着的许多关于重阳的风俗中,最具共性者之一就是重阳登高风俗。
重阳登高的风俗古已有之,源源流长。
一般认为它始于汉代。
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
“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略可资证。
而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意思的是,南朝时,梁人吴均在志怪作品《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
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
桓景照做,果然逃脱灾祸。
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避邪除灾的心理。
“重九”登高风俗自身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代重九风俗丰富的人文历史沉淀,是感发文人浪漫的创作情怀,引发诗人诗思诗情的重要因素。
据《晋书•孟嘉传》,东晋中叶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
时佐吏并著戎服。
风吹孟君帽坠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
孟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延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后来遂用“龙山落帽、孟嘉落帽、孟嘉帽、参军帽、落帽参军、风落帽”等称扬人的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或借指具有这种气度的人。
这个典故引发了后来李白、辛弃疾等人登高时的诗兴。
李白《九日龙山饮》诗: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词:
“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等都用到了这些典故。
登高风俗自身深厚的人文内涵大大丰富了登高文学创作的内蕴并极大激发了文人创作的灵感。
使得历代的登高之作能在同一主题下变幻出绚烂多姿的不同风采。
重阳登高又是发生在草木摇落、白露为霜,万物凋零、阳气渐衰的萧瑟秋天。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秋天对传统中国文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敏感的季节,它较其它季节更容易触动诗人们敏感的神经,引发诗人们勃郁的诗情。
季节因素对登高诗歌的发展起到一种无形的影响作用。
总之,重阳登高在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内涵并普遍流行的传统活动。
登高,饮酒,赏菊花,这种逍遥自在,富有雅趣的民俗活动为浪漫多情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一个吟诗作赋、抒发情怀的良好平台。
诗词歌咏成为文人们“享宴高会”的最佳佐酒料。
“重九”登高习俗成为促进“登高”诗歌孕育发展的一个良好的社会温床。
地理因素对“登高”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睹物兴情”的催化作用上。
“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
(谢榛《诗家直说》)登高容易引发无限的情思显然也是登高作品繁荣发展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荀子《劝学》篇: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正因如此,所以无限“情思”在高处。
而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望远 主题 诗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