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重难点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224676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16.91KB
安全管理重难点文档格式.docx
《安全管理重难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重难点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致某些肢体或器官的功能发生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3.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完全残废。
4.死亡。
GB6441-1986:
1.轻伤:
损失工作日低于105d。
2.重伤:
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者大于105d。
3.死亡:
当即死亡,死亡的损失工作日为6000d。
✧事故的基本特征:
因果性、偶然性、规律性、预测性、复杂性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危险化学品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具有较大社会危害的事故,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定义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还未有效防止控制而引发的违背人的意愿的事件序列。
✧化学事故
一、定义:
由危险化学品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等等。
二、特点:
(1)多发性,易发性。
从原料、中间体到成品大豆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化学危险特性。
化工工艺过程复杂多样化;
化工工艺条件特殊,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多,因此化工工艺过程易发生化学事故。
(2)破坏性。
化学事故多为火灾、爆炸等事故,而且常会发生毒物泄漏导致二次事故,因此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3)可预防性。
化学事故具有事故的一般特性。
如因果性、潜伏性、规律性等。
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可避免或减少化学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以事故致因分类:
1.物体打击:
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
指企业内由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4.起重伤害: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5.触电
:
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6.淹溺
指大量的水经口、鼻进入人体肺部,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9.高处坠落:
指因人体所具有的危险重力势能引起的伤害事故。
10.坍塌
指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11.冒顶片帮:
片帮指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
12.透水
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13.放炮
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与炸药生产过程中,如配料、运输、贮藏等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指可燃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接触明火时,引起化学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
指锅炉发生的物理爆炸事故。
17.容器爆炸:
指压力容器超压而发生的爆炸。
18.其他爆炸:
其他爆炸,指凡不属于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的爆炸事故。
19.中毒和窒息:
指在生产条件下,有毒物进入人体引起危及生命的急性中毒以及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的窒息事故。
20.其他伤害:
指凡不属于前面各项的伤亡事故均列为其他伤害。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
1.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
2.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
3.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4.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
1.遗传及社会环境(M)。
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
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不良性格;
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
这是事故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2.人的缺点(P)。
人的缺点是由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使物产生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
这些缺点既包括各类不良性格,也包括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的不足。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下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D)。
即由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例如,坠落、物体打击等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
5.伤害(A)。
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戴明管理模式
✧四个阶段:
策划(Planning)、实施(Do)、检查(Cheek)、改进(Action)。
◆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特点:
系统性、决策性、前瞻性、实用性、交叉性。
✧系统原理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3、弹性原则
4、反馈原则5、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原则:
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工程技术(Engineering)
教育
(Education)
法制对策(Enforcement)
4、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
✧安全管理中指导性计划的特点包括:
约束性、灵活性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
1.用机器代替人。
2.冗余系统:
二人操作;
人机并行;
审查。
3.耐失误设计:
利用不同的形状或尺寸防止安装、连接的失误;
采用连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
4.警告。
5.人、机、环境匹配。
✧安全管理控制原则:
闭环控制原则、分层控制原则、分级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等同原则、反馈原则
✧报告程序
1.一般事故:
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单位负责人→1小时报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小时上报至该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
→2小时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特别重大、重大:
→2小时报至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必要2小时)至国务院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一般事故:
未造成人身事故或者1~2人伤亡:
县级人民政府或授权事故单位。
较大事故:
市级人民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
重大事故:
省级人民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
特别重大事故:
国务院或授权有关部门
✧事故处理:
1.事故批复及其执行
(1)一般事故:
县级人民政府批复
(2)较大事故:
市级人民政府批复
(3)重大事故:
省级人民政府批复
(4)特别重大事故:
国务院批复
2.
结案类型
(1)
责任事故:
因有关人员过失造成的事故
(2)非责任事故:
因自然因素、未知领域技术引起
(3)破坏事故:
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职业病
✓职业病定义
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医疗机构确认的疾病。
✓职业病特点
(1)起因复杂性
(2)缓发性(3)内伤性
(4)不可逆转性(5)群发性
✓职业病的范围
一类、尘肺。
如:
砂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等。
二类、职业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等。
三类、职业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等。
四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高原病、航空病等。
五类、生物因素导致的职业病。
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
六类、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黑变病等。
七类、职业性眼病。
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化学性眼部灼伤等。
八类、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
九类、职业性肿瘤。
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砷所致的皮肤癌等。
十类、其他职业病。
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等。
✓工伤保险
定义: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特点:
强制性、非营利性、保障性、互助互济性。
人生保险:
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作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事故在保险期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对策
1.能量控制方法
(1)限制能量
(2)用较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
(3)防止、控制、延缓能量释放(4)人物屏蔽或隔离
2.内在安全设计
3.隔离
4.闭锁、锁定和联锁
5.故障——安全设计
(1)故障——安全消极设计,系统→故障→停止工作→能量最低
(2)故障——安全积极设计,系统→故障→带有正常能量的限制工作
(3)故障——安全工作设计,系统→故障→正常工作
6.故障最小化设计
7.告警装置
◆系统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元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
1 目的性:
所有的系统都要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功能,而且要达到效果最优。
2 整体性:
系统各要素的组合,构成实现某种功能的整体。
3 相关性。
4 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处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重视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安全计划
✧计划的内容:
目标、措施、步骤。
✧计划的形式:
1)长、中、短期安全计划:
a.长期安全计划一般10年以上;
b.中期安全计划一般5年左右;
c.短期安全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
2)高、中、基层安全计划
a.高层计划是由高层领导机构制定并下达到整个组织执行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b.中层计划是中层管理机构制定、下达或颁布到有关基层执行并负责检查的计划。
c.基层计划是基层执行机构制定、颁布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3)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a.指令性计划:
是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
b.指导性计划:
是上级计划单位只规定方向。
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下达隶属部门和单位参考执行的一种计划形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
2.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
3.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4.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
5.坚持树立大安全观
✧5S安全管理
5S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