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224472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10KB
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200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东部省份平均水平的40%,在全国排第28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到2020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我省“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实施七大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农业经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农产业比重逐步加大,农民收入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50.9%,工资性收入占到39.1%,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到10%;
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第一产业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1%,二三产业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8%。
从外省经验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内,主要来源仍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目前我省第一产业总量不足,二三产业处于发展初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一产业空间大、见效快,同时又能为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因此,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农业领域的增收潜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
(二)实施七大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1∶1,高于全国3.3∶1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省内不同区域之间农民收入水平也十分悬殊,西安市、杨凌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14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商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通过实施七大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综合开发,既能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也必将推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三)实施七大工程是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迫切要求。
西部强省首先是经济强。
实施七大工程,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和农村财富快速积累。
农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广阔的农村市场活力增强,必将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实施七大工程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增加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进程。
二、实施七大工程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二)目标任务。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解决投入问题为重点,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强化措施,严格考核,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和农民创业,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430亿元,工资性收入100亿元,加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确保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增加600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年均递增13.6%。
届时,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3%,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二三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1%;
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6%,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1%,农民收入结构得到优化。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八年不懈努力,力争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基本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承载。
科学制订七大工程实施规划,认真谋划七大工程承载项目,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七大工程实施工作,确保农民增收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资源整合、多元投入。
按照存量优化结构、增量重点倾斜的要求,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减少中间环节,放大资金效应。
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小额信贷为支撑,吸引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坚持政府扶持、群众主导。
促进农民增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动。
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集约经营、规模发展。
把发展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基地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出效益。
三、实施七大增收工程的主要任务
(一)粮食单产提高工程。
2007年我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229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边省份相比明显偏低。
今后五年,依靠科技进步,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省内粮食基本自给。
突出抓好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四大作物,继续组织实施种子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植保工程以及千万亩粮食重大实用技术推广行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对粮食生产重点县扶持力度,力争2012年粮食单产提高到270公斤,总产达到130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20亿元。
小麦以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原两个区域为重点,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全面实施良种统繁统供,着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关中灌区推广适时晚播、机械条播、氮肥后移、早冬灌技术,渭北旱原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力争2012年小麦单产提高到285公斤。
玉米主攻关中夏玉米和渭北、陕北及高寒山区春玉米,推广紧凑耐密型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加大地膜玉米推广力度,稳步增加关中夏玉米种植面积,着力提高陕北、渭北春玉米生产水平,调整渭北种植模式,力争2012年玉米面积达到1900万亩,单产提高到320公斤,增加农民收入8亿元。
水稻在汉中、安康主产区全面推广旱育抛秧等增产节本技术,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力争2012年单产提高到415公斤。
马铃薯在陕北主产区扩大种植面积,普及脱毒种薯、地膜覆盖、高垄栽培三项关键技术,建设高标准丰产栽培示范区,推广模式化规模种植,力争201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其中地膜马铃薯300万亩,单产提高到190公斤(折粮),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
(二)果业提质增效工程。
适度扩大规模,着力提质增效,转变生产方式,推进果畜结合,发展绿色有机果品,打造陕西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力争到2012年,全省果园总面积达到1850万亩,水果总产达到18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1030万亩、总产1200万吨,果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主要依靠新增挂果面积和提高果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150亿元。
推广关键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对新增果园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
加强新品种选育和良种苗木繁育,加快老果园更新换代。
在苹果生产上着力推行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认证,到2012年新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园15万亩。
加强洛川苹果生产、科研、营销、加工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省果业加快发展。
坚持果畜结合,生产有机果品。
大力推广果畜沼循环模式,积极建设生态果园。
在果业集中产区优先发展畜牧业,使果业大县同时发展成为畜牧业大县,解决果园有机肥源不足的问题,以畜促果,良性互动,在抓好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的同时,加快建设30万亩有机果品基地。
果园病虫害防治中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对龙头企业新建气调库、产后处理生产线和冷链运输系统进行补贴,对龙头企业果品出口创汇实施奖励,对龙头企业深加工技术改造贷款予以贴息。
加强现代化果品市场建设,开展果品期货交易。
优化生产布局,改善生产条件。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向北扩展苹果种植,积极发展山地苹果,在渭河以北形成苹果集中产区;
在黄河沿岸和无定河流域形成红枣集中产区,在秦岭北麓形成猕猴桃集中产区,在秦岭南坡浅山地带形成柑橘集中产区。
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时令水果。
加强果园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冰雹灾害频发地区加快建设果园防雹网。
完善补贴政策,鼓励果农实施果实套袋、果园种草和机械化作业。
(三)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力争到2012年全省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万亩,增加农民收入80亿元。
支持重点县建设。
利用陕北、渭北地区自然资源和关中地区科技优势,通过多渠道增加投入,扶持建设一批设施蔬菜重点县(区),带动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专业化育苗。
在设施蔬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实施 七大 工程 促进 农民 增收 规划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