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docx
- 文档编号:1519360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54KB
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docx
《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
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
第一篇一、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天生对故事与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喜欢;由于音乐容易打动幼儿的情感,所以幼儿喜欢。
如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能把幼儿的这种兴趣发挥到最大化,使幼儿在故事中感受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例如,幼儿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
猪八戒来到一片西瓜地,看到好多好多西瓜,它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摘了好多西瓜回家,把西瓜切开,“啊呜啊呜”地吃了好多好多,结果猪八戒肚子疼得“哎呦哎呦”直叫唤。
猪八戒憨态可掬的形象每次都引得幼儿哈哈大笑。
我在讲完《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后,将故事情节提炼成“摘”、“切”、“吃”、“哎呦呦”四个词语,当幼儿在非常熟悉故事情节后,对这四个词语也就非常熟悉了。
于是我们配上乐曲《猪八戒背媳妇》,带领幼儿一边演唱、一边表演,故事的情节在歌曲中再现,幼儿利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成为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再如,《国王与王后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胖国王由于胖,身体行动不便的故事,我一边讲故事,一边用钟琴、大鼓、三角铁给故事情节配音,如上楼梯用钟琴演奏音阶,刮风了用刮走钟琴来表现等,使得故事更加活灵活现了。
形象化地把上楼梯和音阶结合在一起,把刮风和刮奏结合在一起,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既吸引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器声音的兴趣。
二、以音乐的各种形式表达生活中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艺术源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中事物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
因此我鼓励幼儿用一些音乐的形式、手段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用这样的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比如,春游时遇到了很强的风,幼儿对风的感受比较深刻,这样的体验是很宝贵的,于是我在这之后带领幼儿做了“风”的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借助肢体动作表现风;利用歌唱中声音的强与弱表现风的强弱特点;利用水墨画的自由、豪放的艺术特点带领幼儿进行水墨画“风”的创作;让幼儿观察风和生活的关系,创作音乐剧《风婆婆来了》带领幼儿表演。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充分感受着观察、表达的乐趣。
再如,有一次老师们在利用毛线对班级美术角进行装饰,一些孩子将掉落在地上的毛线放在手上反复缠玩,这样的动作让我想到了律动,于是编配了音乐游戏———隐身的线。
在“线”中,教师告知幼儿,每个人都有一根属于自己的毛线,当音乐响起时,幼儿假装拿出,跟随节奏和歌词一起做律动。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真实的线,幼儿以摇线、拉线的动作来表现线在手中玩耍的乐趣。
由于歌词直观地告诉了幼儿应该如何做动作,不管是摇线、拉线、打锤,还是拍手,都是幼儿一看就能够学会的动作,所以幼儿在游戏中很有成就感,游戏不枯燥。
“拉线拉线”的部分因为乐谱里加上了附点,就更加符合拉线的动作,使幼儿在律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附点音符的特点。
游戏中没有真线,用虚拟的动作来表现线,这是最吸引幼儿的。
一次活动结束后,婷婷说:
“陈老师我把线放进我的脖子里,下次再拿出来玩。
”接着,其他幼儿也纷纷模仿婷婷,小九说:
“我放到口袋里。
”翔翔说:
“我放到耳朵后面,像孙悟空一样。
”……孩子们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似乎手上真的有一根线。
三、用音乐节奏游戏促进幼儿对规则、秩序的感受能力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可以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比如钟表、洗衣机等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声音其实是得天独厚的节拍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而在音乐中获得良好的节奏感,又能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稳定的秩序感。
主题活动“钟表和洗衣机”就是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首先借助钟表的秒针走路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幼儿通过聆听,发现秒针是按照固定的节拍来走路的,用幼儿的话就是:
“走一步,停一步。
”接下来我们用打棍来模仿这种固定节拍的声音,这其实也是打拍子的练习,最后幼儿围坐在一起,由一位幼儿扮演秒针,玩秒针走路游戏。
走路的秒针要根据音乐《钟表店》的节拍,走一步,停一步,如果出错了就要换人,直到音乐结束。
然后我们引入了洗衣机,洗衣机在转动的时候也会发出固定规律的声音来,但是它的规律特点不像钟表那样容易被发觉。
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聆听洗衣机工作的过程发出的声音后,有一位孩子形象地总结道:
“洗衣机发出的是咚咚咚,哗啦啦,咚咚咚,哗啦啦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引导孩子选择打击乐器来表现洗衣机的声音,最后他们选择了邦戈鼓和铃圈来表现,邦戈鼓表现“咚咚咚”的声音,铃圈表现“哗啦啦”的声音。
幼儿还进行了分角色表演,男孩表演“咚咚咚”,女孩表演“哗啦啦”,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感知了固定节奏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又引导幼儿倾听马桶冲水的声音,孩子们很快发现并说出马桶冲水的声音是:
“突———哗啦啦啦啦。
”有了之前的经验,孩子们在表现马桶冲水的声音时,就显得很熟悉了。
他们选择了手鼓和手摇铃。
有了三种声音的观察和模仿,我们在班里举办了一个小型演奏会,孩子们用打击乐器演奏出了钟表、洗衣机、马桶的声音,这些教室里普通的声音聚在一起,谁说不是一首欢快的奏鸣曲呢?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培养歌唱家、作曲家、舞蹈家,对多数人来说,我们接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获得生活以及生命的美感。
所以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我们要区别于只重视技能和知识培养、训练的专业教育,要重视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将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
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开朗乐观,自身处于一种徜徉在精神境界中的完满状态,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成功呢?
第二篇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同时“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力使音乐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教育活动之一,那些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作品给幼儿带来了愉快的情绪,那些韵律感十足的节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手舞足蹈。
幼儿园音乐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了音乐的元素,只有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才能更好的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乐,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享受生活,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建议
(一)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要学习与生活有关的音乐,就要引导幼儿注意收集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声音,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仔细“倾听”音乐的能力。
这种“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听”,它不仅需要注意的参加,有时还需要感情的参与。
第一,来自自然的声音。
就是要让幼儿倾听自然中的下雨声、打雷声、鸟叫的声音、水流的声音、风吹的声音等,提高幼儿对于这些声音的敏感性与熟悉度,培养幼儿仔细“倾听”的习惯与能力,提高幼儿对声音的记忆力、敏锐性,使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积累一定的听觉经验。
第二,来自幼儿生活情境的声音。
生活中的音乐包括锅、碗、瓢、盆的声音,各种动物的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等。
这些生活中的音乐,节奏感和形象性是很强的,是对幼儿进行音乐熏陶的绝佳教育资源。
教师应当注重挖掘幼儿生活中可以利用的音乐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知,培养他们对于不同声音的敏锐性。
例如在下雨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雨”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音乐活动。
如进行歌唱活动《大雨和小雨》,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观赏真实的下雨情景,让幼儿感受大雨和小雨声响的不同。
然后再进行歌曲的教学时,幼儿就能更好地领悟歌曲中所唱的“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形象。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学,引导幼儿先仔细倾听雨水落下的声音,感受大雨和小雨之间节奏与声势的不同,之后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所听到的强弱、快慢以及节奏的变化,并尝试用不同乐器来表现这种变化,比如雨点急促时的摇奏、雨势放缓时的击奏。
还可以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如欣赏肖邦的轻音乐《雨滴》,感受雨滴的声势变化;如果下雨时伴随着电闪雷鸣,还可以让幼儿欣赏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电闪雷鸣波尔卡》,通过教师的引导将音乐作品中的旋律与生活中的电闪雷鸣节奏相结合,以现实的生活情境来理解音乐的情绪。
把幼儿的周围生活作为音乐素材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激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让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不再成为使教师感到无从下手、捉襟见肘的一个教学部分,而是可以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情趣。
第三,来自于幼儿兴趣和需要的音乐作品。
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还要关注幼儿自己的兴趣与需要。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在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教授怎样的音乐内容,幼儿就会学习怎样的音乐内容。
但是,幼儿对不同的音乐内容表现出来的兴趣是不同的,学习效果也存在很大差距。
他们更喜欢的是节奏性强、作品描写内容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带有很强表演性质的作品,在幼儿园教材中他们就喜欢像《幼儿园里好事多》、《粗心的小画家》、《胡说歌》、《小老鼠打电话》等儿童音乐作品。
(二)教学过程设计贴近幼儿生活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调的学科,生活化的音乐教育内容更是如此,只有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用口、手、身体等进行练习与实践,才能获得对于教育内容的最直接的感知与体验,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参与和实践的机会,把更多的教学活动时间放给幼儿自己的操作,而不是教师的讲授。
例如《幼儿园里好事多》就是一首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联系的歌曲律动,歌词的内容“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一排排手绢谁洗的,一件一件好事谁做的”所描述的就是生活内容。
笔者发现,在幼儿园大班年龄段中,这首歌曲凭借着其所描述的幼儿生活内容和好听的旋律受到了幼儿的一致欢迎。
在教师配上生活化的律动之后,幼儿积极表现这首歌曲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因为歌词的内容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而且比较容易掌握生活化的动作,同时这种边唱边做律动的形式可以将他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使得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又如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借助打击乐器让幼儿完成打击乐曲的节奏演奏,并通过操作打击乐器促进他们的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有碰铃、铃鼓、沙球、三角铁等等,由于这些小乐器的加入,使得幼儿对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兴趣大增。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幼儿做“土乐器”,比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片就可以用来演奏。
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将空塑料瓶里装上沙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沙球。
将这些自制的“土乐器”作为课上打击乐演奏的乐器,由于是幼儿自己参与制作的打击乐器,会大大增加幼儿学习打击乐演奏的积极性,课堂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来自于生活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到音乐学习中,让他们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与音乐的联系。
第三篇一、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1.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够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知道,幼儿教育的对象与其他的受教对象不同,幼儿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的目的性更强,应该认识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目的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各种有趣的音乐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幼儿分享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幼儿音乐素质的发展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而这种幼儿园音乐教育目的的模糊给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较为陈旧在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依然沿袭着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音乐理论灌输与音乐知识强化依然大行其道,这显然与幼儿的年龄是不相适应的。
幼儿正是心智发展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音乐教育 存在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