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世界发展学的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177603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91KB
关于第三世界发展学的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
《关于第三世界发展学的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第三世界发展学的读书笔记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在连续的抨击中强调“经济民族主义将意味着战争”。
法新社加拿大惠斯勒/柏林/巴黎6月1日电就此评价道,“这将导致世界经济濒于贸易战的边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的(5月30日)文章的题目——《唐纳德·
特朗普正危及美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则是一针见血的。
即使一向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英国的首相特蕾莎·
梅也开始对特朗普避之唯恐不及。
6月初,在加拿大惠勒斯举办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美国成了其余六国批判的靶子。
东道国加拿大主席在会议的总结中说,除美国外的六国指责美国的钢铁进口限制决议,让G7的团结和协调“面临危险”。
法新社加拿大拉马尔拜6月9日电注意到,关于G7峰会6月9日上午10点45分的同一场景竟有不同角度的照片,显然也代表了不同的立场。
白宫发布的美国版本中,人们看到特朗普面向前方,十分镇定,自信地向后倚坐。
他双臂交叉,对其他领导人颇为不屑,而他们则恳求地朝向他。
法国总统办公室发布的法国版照片显示,马克龙正在与特朗普谈判,其他领导人的目光锁定马克龙,显得十分着迷。
为德国政府工作、今年世界新闻摄影奖的获得者耶斯科·
登策尔拍摄的则是,默克尔双手撑在桌子上,明显紧张的特朗普看着她,听她讲话而没有反应。
马克龙被人群挡住,英国首相梅也不见踪影。
全世界都很想知道,此刻他们在说些什么?
怎么说的?
6月10日法新社加拿大魁北克电的题目是:
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周六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德新社加拿大拉马尔拜同日电则指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他国家会在对美报复措施方面退让。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欧洲在峰会上展示了统一战线。
同样帅气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其邻国加拿大征收关税,“有点带有羞辱性”。
曾经主导世界经济走向的G7,在一句“G7会解散吗”*丁一凡.G7会散架吗[N].环球时报,2018-06-06(14).的质问中似乎有些摇摇欲坠了。
在这之前,5月30日,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刊登了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联邦议员尼尔斯·
施密德的文章《西方缺位的世界新秩序》,文章称“我们今天谈论的一个‘后西方时代’的可能性”,并宣布“世界进入‘后西方时代’”。
5月22日,法国《回声报》网站署名让-马克·
维托里的文章则直接以《没有美国的世界》为题,直指“特朗普埋下不和的种子”,宣称“新秩序有待重构”。
一度为世界仰视的西方发达国家们,在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纷争面前撕下了温文尔雅的面纱。
的确,距离世界大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幕隐约再现,那就是:
西方分裂——虽然目前来看还只是激烈的争吵而已。
当6月6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的报道说,2018年的中美科学家们在中国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灯影组地层发现“地球最古老足迹”的时候,也许这恰恰蕴含了人类下一步该迈向哪里的一个隐喻。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轮值主席国中国召开。
经过17年的发展实践,作为一个新型综合性的区域国际组织,以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为支柱,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的上合组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与西方百年老友隔岸对骂大相径庭的是,在青岛峰会前,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对数次刀兵相向、有着亡国灭族之恨的冤家邻居竟双双加入上合组织。
这成为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的真实写照。
人们都记得,仅仅不到一年前,印度和中国在藏南边境几乎交手。
而就在6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美国主导“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总理莫迪闭口不提“四国联盟”,反而表示,如果印度和中国携手合作,相互信任,谨慎对待彼此利益,亚洲和世界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据《印度时报》网站6月1日报道)。
同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注意到,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新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愿景,但他试图打消目的是遏制北京的看法。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并正式工作后,上合组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组织。
“联合这些国家的强大力量,无疑将成为我们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因素。
我相信这将会是积极的影响因素。
”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倡导的“上海精神”是该组织成立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
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说,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新样板。
即使未加入上合组织,在过去三个月里,两次访问中国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也和其生死冤家美国的特朗普总统相约新加坡豪阔的圣淘沙岛,在“世纪握手”之后,以6月12日的朝美联合声明惊艳世界。
细心的媒体注意到,金正恩乘坐的是一家带有中国国旗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识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虽然这架波音747客机是美国制造的。
曾担任尼克松总统访华的首席翻译(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资深外交家)傅立民(CharlesFreeman)就此十分冷静地指出,“美国没资格再把中国排斥在外。
”*傅立民.美国没资格再把中国排斥在外[N].环球时报,2018-06-06(14).更准确地说,在西方国家之间相互怒视的同时,世界的东方对西方,正在由仰视而平视,直至对视了。
面对世界新秩序的呼唤,中国主张、中国方案熠熠生辉。
6月10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提出创造性的“五观”:
——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我们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
——我们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短视封闭的狭隘政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原则,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2017年3月15日,环球网刊载一篇署名文章,介绍了美国著名的保守派智库企业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奥斯林出版的一本题为《亚洲世纪的终结》的书。
该书一反国际社会对亚洲的积极正面评价,认为亚洲充满了潜在威胁、政治走向动荡、经济处于滞涨,似乎这个一度充满生机的地区存在巨大风险。
关键词是“终结”。
这是继1991年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之后,西方又一次响亮地唱出“终结”论。
前一次是高唱社会主义在苏东解体的“终结”;
这一次针对的是“亚洲世纪”,主旋律就是高唱“亚洲”的终结,实际是瞄准着社会主义中国的“终结”。
与“终结”论相伴的,是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
比口号更显示力量的是美国核航母战斗群在南中国海“巡逻”,而且据说所开启的将是“定期巡航”,甚至要巡逻到台湾海峡。
2017年一部战火纷飞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火了。
这是澳大利亚籍导演约翰·
皮尔格(JohnPilger)拍摄的,讲述的正是美国与中国可能触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影片中,一位名叫詹姆斯·
布拉德雷(JamesBradley)的美国历史作家形容道:
当你从北京最高的大楼楼顶向四周望去,你会发现太平洋、韩国、日本都是美国的军舰、导弹对着中国,关岛都快被导弹压沉了……
这是一个事实,中国早就处在美国“400多个”军事基地导弹、战舰和轰炸机的包围下了!
影片说,其实,从奥巴马数年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太时,美国就已经对中国宣战了。
影片告诉我们,美国视中国的强大为威胁,这使白宫把中国视为“最完美的敌人”。
导演表示,“美国和中国可能正在走向战争,核战争不再不可想象。
电影的深邃之处就是揭示了中国与第三世界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深刻关系。
皮尔格先生讲述了一个几乎不被外界所知的恐怖事实,美国为了制造对付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竟在无数美丽的太平洋岛国,频频进行核弹和氢弹的爆炸试验,甚至用当地百姓乃至他们的后代子孙的生命进行“人体核试验”!
在6月9日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杯祝酒:
“让我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总结五年多来各方发展成绩。
正是在西方的“终结”声中,中国告诉世界,中国以占世界八分之一的总量,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三分之一的贡献率,呼吁建构全球伙伴关系而实现全球经济治理,愿意为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积极作用,主张基于亚洲合作共赢的实践而倡导建构区域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
又“终结”与再“伟大”,同时存在,又似乎被宣布为一对因果。
谁终结谁,谁因此而伟大或“再次伟大”?
世界,是如此矛盾的世界,是矛盾中的如此世界。
今天的世界是昨天的世界的继续,是矛盾在其中的继续。
关键是如何看待矛盾和解决矛盾。
30多年前,苏东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鲜明地指出过: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
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44.
中国,凝聚了当代世界的两个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第三世界的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正像影片中那些无望抗争的太平洋岛国的百姓们的希望,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同时承载着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三
正是站在第三世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便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给了我们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思想钥匙。
做出明确而系统表达的时间是1974年。
据有关专家考证,目前从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可以看到的有毛泽东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25日同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的谈话,3月25日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的谈话。
在这几次谈话中,毛泽东指出:
(毛泽东年谱:
第6卷[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20-522,524.)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
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
现在美国到处霸了地方,它要保护这些地方,力量就分散。
苏联要对付的地方也多,欧洲、地中海、阿拉伯世界、中东、南亚、中国、日本、美国。
它的事情也不好办呢。
(美苏)协议可能有,但是我看不那么巩固。
一是暂时的、同时是骗人的。
骨子里头还是争夺为主。
争夺的结果最后可能会武力解决,暂时还不会,现在都在讲和平。
现在世界上的舆论我看要研究一下,就是不要真正相信所谓的永久和平。
这个社会制度不改变,战争不可避免,不是相互之间的战争,就是人民起来革命。
这个世界上是有帝国主义存在,俄国也叫社会帝国主义,这种制度也就酝酿着战争。
不是你们要打世界战争,不是我们要打,不是第三世界要打,也不是这些富国的人民要打世界战争,这种东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和平是暂时的,将来就难说了。
总而言之,所谓裁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第三世界 发展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