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创建武昌特色养老模式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170280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98KB
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创建武昌特色养老模式Word文件下载.docx
《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创建武昌特色养老模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创建武昌特色养老模式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区作为全国首批46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试点城区之一,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挑战,我们以养老服务需求为本,创新“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的机制,构建“以国办养老机构为示范,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服务为骨干,以互助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一)强化创建意识,全面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
1、组织领导到位。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听取了我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情况汇报,政府专门召开区长办公会,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区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抓好实施工作。
通过定规划——区政府制定了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目标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纳入区政府的十件实事;
建机构——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明确职责,提供保障;
抓调研——邀请老龄问题专家加入到由分管区长带队、相关职能部门、街道领导参加的专题调研队伍中,对我区养老服务需求、福利机构发展、优惠政策落实等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宣传动员到位。
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多次听取民政局专题汇报,实地考察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落实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全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的重大性和必要性;
三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学习民政部、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面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舆论氛围;
四是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议,及时通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五是印制十多万份公告张贴和分发,为后期开展入户服务作好舆论宣传,使居民知晓政府的惠民政策。
3、政策扶持到位。
区政府制发《武昌区关于创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活动的实施方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老龄办为高龄困难独居老人购买养老护理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活动方案》、《武昌区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区民政局作为此项工作的责任部门,专门制发《关于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操作方案》、《武昌区福利机构设置规划》、《关于开展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创建等级评定活动的通知》等文件。
使养老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重点为“三无”老人、低保对象、独居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对经营正常的机构按照每床每月100元标准给予补贴,2005年—2009年共计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床位运营补贴600.6万元;
还对新建社会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204万元等。
4、经费保障到位。
为全力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区逐年加大对老年福利服务事业的投入比例,并列入财政预算。
区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专款为“三无”、低保及高龄独居困难老人购买养老护理服务,并拨28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开展居家服务工作。
从2006年7月份开始截止到今年12月止,累计为25944人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已支付护理与服务费585万元。
区财政局全力支持养老服务示范试点工作,一方面积极帮助调度服务资金,确保每月按时足额划拨到位,保证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加强对服务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格财经纪律,今年年初由民政局、财政局、老龄办三家联合发文《关于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
(二)彰显武昌特色,全力打造养老服务社会化品牌
自青岛会议后,结合我区实际,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从创新工作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着手,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浓厚氛围。
确定试点单位,建立服务体系,开展多样化服务,通过培育典型,使我区的养老服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积极探索国办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子。
我们以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龙头,民办养老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网点,社会服务资源为补充,构建武昌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紧紧抓住龙头,发挥资源优势,对外开放,针对老年人普遍愿意在熟悉环境、养老不离家的需求,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一站二堂三室”,一站即:
志愿者服务站;
二堂即:
老年课堂、老年食堂;
三室即:
老年日托室、老年活动室、老年图书室。
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娱乐、餐饮、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粮道街依托福利中心建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每天为辖区老人免费提供生活照料、娱乐健身、精神慰藉等服务,开设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深受老人欢迎。
充分利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疗卫生站资源,积极探索集日间照料、康复、医疗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已在中南路街武锅社区、杨园街国棉社区、粮道街胭脂路等社区建立养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我们充分发挥国办福利机构的辐射、引导、示范作用,帮助社会办养老机构培训院长及护理员,提供医疗、服务、管理方面的支持。
2、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调查显示,有九成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一同生活。
为满足老年人的这种需求,我们采取“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医疗网点、文化娱乐站、中介组织等四类服务载体,丰富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四类服务内容。
在认真做好政府买单对象服务工作的同时,着力推动有偿服务工作。
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和老人提供专业化入户服务:
一是通过医疗网点,建立“家庭病床”、“社区病床”,实现小病送医上门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便捷服务;
二是为行动不便独居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温馨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
徐家棚街合记里社区87岁低保老人陈爱兰自从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十几年没出过家门,当政府派来的护理员,用轮椅车推着她逛公园、看二桥、在早点摊上吃早点,实现老人多年的愿望,护理员陪伴老人时,便是老人最开心和最快乐的时刻,陈太婆逢人就讲:
“托党和政府的福,我的生活无忧无虑了,护理员比亲人还亲,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多活几年,看到国家的变化”。
90岁低保老人刘定芝双眼失明,卧床多年,两个儿子也都是70多岁的老人,身体不好长期患病,以前三位老人生活无人照料,家境贫困,自从护理员翁汉英上门护理老人后,老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前凌乱的家整洁干净,小屋充满生机,三位老人生活有规律,身体渐渐好了起来,老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各街道通过组织低保家庭中“4050”下岗人员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一方面可使困难老人生活得到照料;
另一方面使低保下岗人员获得再就业机会,从而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现在我区护理员工资收入基本在800--1800元之间。
为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使老人享受到最佳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发挥各自职能,认真组织、协调、全程跟踪与监督服务过程。
民政局作为职能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定期召开各种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定期对护理员进行集中培训,规范上门护理服务礼貌用语和护理工作程序及要求;
三是定期检查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认真征求对象意见,及时反馈落实意见;
四是定期组织交流与互动活动,不断总结和推广工作新经验;
五是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护理员挂牌上岗制度、服务情况每日反馈制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回访检查制度(检查护理员的服务工作、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协调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老服务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例会等制度,明确养老护理申报程序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工作职责,养老护理员岗位职责等。
3、规范有序加强养老机构管理。
作为民办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年初民政局组成由纪检委员参与的联合检查小组,对全区登记的福利机构,从房间面积、床位设置、安全服务到规范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反馈意见及整改要求,促进其健康发展。
7月12---16日我们组织对全区社会办福利机构机构的院长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7月21日由区民政局与安监局联合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对院长与安全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考核;
9月1--26日由区民政局与人力资源局联合举办养老护理员业务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全区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使培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9月27日,区民政局与区总工会举办养老护理技能操作竞赛,有18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及优秀奖。
4、充分利用社区福利服务的平台。
精心打造“机构养老、社区照料、居家服务、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协会维权”七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在街道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科室、社区共同参与示范点建设的格局。
中华路街楚材社区开展的“爱心门铃”结对互助养老活动,门铃的两端分别接在老人和志愿者家中,100个“三无”、低保老人有事可按铃寻求帮助。
白沙洲街开展“黄手帕”助老活动,老人在第一时间生活得到照料。
粮道街地处老城区困难群众多,他们对“三无”老人落实三帮一关照措施,投入2万元资金为老人更换老化电线,消除火灾隐患,配备灭火器,社区每天报告孤寡老人生活情况。
结合社区情况从解决老年入最需要、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为老人提供多种服务。
5、构筑科学养老服务管理机制。
完善政府引导、中介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区、街、社区建立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立管理与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信息管理。
将服务对象,服务机构、服务队伍、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进行统计建档,统一建立专用邮箱,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组建专业服务队伍。
招聘275名养老护理员,承担上门服务任务,区人力资源局积极配合搞好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发证工作。
三是建立服务评估机制。
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提出养老服务需求的1258名老人实施评估后,确定服务等级和补贴标准。
四是建立三级服务监督机制,对受资助对象服务满意率进行考评、反馈,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有序。
(三)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发展
推行养医结合服务新模式。
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老年人疾病咨询、老年心理卫生指导。
建立“家庭病床”和“社区病床”,使老人在社区内就近接受医疗服务,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又能帮助老年人节约医疗经费开支和用医保卡就医。
如:
武昌区民福老年病医院在粮道街胭脂路社区、星悦老年服务中心设立医疗点、武昌区新江南医疗服务中心在杨园街国棉社区建立医疗服务点,面向社区服务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方便老人就医。
为我们构建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以此为契机,通力协作,发挥联动机制,大力宣传各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
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是落实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始终贯穿于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全过程。
我们将创建工作分别落实到街道、社区、国办及社会其他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等层面开展,在进一步完善机构养老、社区服务、社会互助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市场运作的完善。
并通过创建活动,推进“五化”建设:
1、实现了服务对象公众化。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凡有养老服务需求均可提出申请,自由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
2、实现了服务方式多样化。
为老服务网点迅速发展到1013个,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老人不同的服务需求,开展各种服务。
3、实现了服务管理规范化。
全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和谐养老环境 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创建武昌特色养老模式 构建 和谐 养老 环境 打造 服务 品牌 创建 武昌 特色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