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学习共同体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之间关系”几点看法Word下载.doc
- 文档编号:15151149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1KB
对“构建学习共同体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之间关系”几点看法Word下载.doc
《对“构建学习共同体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之间关系”几点看法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构建学习共同体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之间关系”几点看法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霍姆林斯基语:
一个教师,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如果一个老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成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的知识的比例是10:
1,那么他有了15-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应该变为:
20:
1,30:
1,50:
1。
)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把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
4、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基础。
素质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的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1、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2、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
3、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
5、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1)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
包括讲述与讲授能力。
倾听与对话能力。
提问与追问能力。
无声的语言能力。
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
标准的普通话,有条理有感情。
准确、精练、通俗、自然、和谐。
(2)熟练的板书能力。
二笔一画,迅速、工整、规范、流畅。
(3)组织教学的能力。
(课堂秩序井然,有张有弛)
(4)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上网查资料等)
6、教育教学专业技术能力。
①、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能力。
②、研究和理解教材的能力。
③、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有效设计课堂教学)
④、驾驭课堂的能力。
(关注学生学习状态,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⑤、组织和设计学生活动能力。
⑥、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指导,主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如:
听评课能力,集体备课能力,课例研究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等。
⑦、教学评估与反思能力。
(试卷编制、组织考试、考试分析,学生综合评价等)。
二、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核心目标:
让教师享受教师生活,认同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主动提高自己。
享受工作,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二)基本思路:
1、了解教师素养的基本情况,确立明确的教师培训目标。
2、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方案。
3、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激情和动力,调动教师主动参加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养。
4、按方案有条不紊的坚持实施。
(三)基本方法和策略。
①、加强学习,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
(个人与集体,校内与校外,书本与媒体网络等)(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
②、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形成制度,长抓不懈。
③、加强师德培训和教师管理,提升职业素养。
④、坚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校为本,以活动促发展。
(集体备课、互相听评课、观摩课、研讨课,会课、主题教研学习等)
⑤、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历练的舞台,形成竞争的机制,在竞争中提高。
⑥、强化教师激励评价,设置适合的教师荣誉,以荣誉感和成功感、自豪感激励教师不断进步。
⑦、建立建全公正、透明、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并使考核结果发生作用。
⑧、以教科研引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三、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主体性
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人”的发展,就要尊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主体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孤立地的、封闭的方式存在着。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意味着教师走出“自我”,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建构一个充满专业自觉、自主发展的文化氛围。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提高群体努力的满意度,使个体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中获益并且培养自己与他人的有效协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并借助集体智慧解决个人困境,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
3、有利于挖掘教师群体的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发展、积累的过程。
就实际情境来看,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群体资源。
教师在共同体中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共同体可以促进知识和理解的获得,促进知识的分享。
这样,集体知识的增加和个体知识的增加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和专业智慧的提升。
4、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但会形成一种教师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多赢格局,共同体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改善自己的教师实践,而且有利于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沟通,共享经验与成功,有利于形成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精神,从而使教育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四、构建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举措
1、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成就感
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这里的“每一个人”应包括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如何实现每一位教师潜能的充分开发与展示,使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自己,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教师的成就感至关重要。
首先,应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创造条件促进规划的实施,让老师们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在指导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时,应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个人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统一起来的原则,指导教师兼顾学校、个人的利益,制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规划。
一方面,教师们应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的规划成为教师发展的依据和平台;
另一方面,用学校的发展,集体的进步带动教师个人的成长。
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其中既有本学年的近期目标,也有三年至五年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应因人而异,体现个人特点。
在教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应及时引导,并提供帮助,促进教师不断努力,实现规划的目标。
第二,坚持机会均等、发挥教师的优势。
学校根据教师发展规划,提供发展信息、教育培训机会、任职机会、任职资格、业务提升等机会的均等,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推荐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如,通过校刊或其他教育刊物,搭建平台,为每一位教师发表文章提供机会或阵地。
通过教学研讨、展示课、评优评先,为每一位教师搭设舞台,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展示机会。
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创造机会,让每一位教师得到展示,例如,有的教师在培养的学生字写得规范漂亮,一年级的学生小小年纪能写出一大段通顺连贯生动的句子,确实让人佩服,我们就请她给年轻老师讲如何扎实抓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
有的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有独到的方法和经验,我们就请他向全体教师介绍交流。
我们应相信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个人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优势更优。
第三,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使用和管理。
加强个人学习、成长资料的收集整理,使每个人在学习、创新的道路上留下清晰的成长足迹。
结合学校“教师论坛交流”等形式,抓典型示范引路,将教师的成长档案进行展示,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的机会,从而提高团队学习力。
2、倡导“尊重、沟通”的人文精神,培养信任感
信任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敢于自由表达建设性意见和进行反馈评价的前提,是成员之间能畅所欲言的保障,是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在教师团体中,应大力倡导“尊重、沟通”的人文精神,要求教师的交往应互相尊重,凡事注意沟通交流,进一步优化组风建设,使每一个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信任、产生安全感,相互影响,有序进步。
其一、讲话要求:
“两学会”即学会倾听、学会深度会谈。
“四讲、四不讲”即“讲就事论事的话,不讲情绪性的话;
讲鼓励性正面的话,不讲批判性负面的话;
讲明确具体的话,不讲模棱两可的话;
讲真话,不讲借口的话。
”
其二、改善学校管理行为: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把发言的主动权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意见可以表达;
把做决定的选择权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困难可以求援;
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归还给老师,让他们有疑惑可以询问。
其三、加强组风建设,促进团队的和谐。
坚持以“学会关怀、学会感恩”的思想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各年级组根据学科及组段特点,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让教研组成为同舟共济的一个整体,每个人以诚相待,和谐相处,工作中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支持,逐步形成共同激励、共同享有、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
在工作中做到不说泄气的话,不说打击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催人上进的话。
在教育教学中,同组教师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学校应对“和谐团队”进行鼓励和表彰。
3、完善“合作、互动”的学习机制,拥有分享感
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教师团体学习的工作机制,追求学习共同体成员彼此“相互合作、经验共享、彼此受益”的目的。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继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落实教研备课的时间、内容、中心发言人、记录等,进一步拓展教研的形式和要求,促进教研的有效性。
第二,以满足教师合作育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三类学习共同体:
第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互动协商学习小组。
第二种组织形式是同学科、异学年教师间的互动协商学习小组。
第三种组织形式是异学年、异学科教师间的互动协商性学习小组。
可以说,每位教师都是三个组的成员,都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里获得支持与帮助,或者对他人施与关怀性帮助。
第三,继续完善“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机制,本学期还要引导教师签定新一轮的互帮协议,建立“伙伴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互生共长。
实施名师工程,组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工作室,引领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第四,优化学习环境,倡导自觉读书。
在学校中积极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鼓励教师自己主动购书、订阅报刊,在教师例会上表扬自觉学习、经常购书的老师;
并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学校向教师开放了图书室,鼓励教师借书、阅览。
要求教师制定出了“每学年读一本好书”的目标,开展了“好书交换看,共享读书乐”的主题活动,师生可奉献出自己喜爱的好书,彼此交换阅读,共享“精神大餐”,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
为满足教师的求知需求,学校应每年充实图书室,及时向教师推介优秀、前沿的教育书籍。
有条件的话,配备一间“读书茶座”,经常举行“读书沙龙”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在学校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五,挖掘家长资源,探寻有效的合作途径。
家长、教师、校长都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共同期望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学习 共同体 提高 教师 专业 素养 之间 关系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