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127112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07KB
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Word格式.docx
《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大众化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精神贫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道德状况还存在差异与不足,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相对偏低的农民整体素质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数据显示,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22%。
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布状态如下图所示。
[1]86另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指出:
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是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
也就是说,同期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城市劳动人口的71.86%。
另外,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更是差距惊人。
农村劳动力人口受过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仅为县镇的11.11%,为城市的5%。
[2]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直接导致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现状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精神贫困状态。
表现为小农意识,较为缺乏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
民主法制意识、主人翁意识、公民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也比较薄弱。
在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受市场化取向和现实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农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传统的社会关系正在被功利化关系所取代,一些人为追逐金钱搞迷信活动甚至违法犯罪,这不仅与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而且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广助力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使得农民在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科技素质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任务要求。
首先,与当前产业发展新形势和新农村建设新要求相比,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着巨大差距;
其次,村级组织在对农民教育履行主体责任时存在巨大的偏差;
第三,村镇两级对加强农民教育问题的认识普遍存在差异,突显了当前加强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此,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民教育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众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借助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有益、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全面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其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大众化是当前价值观多元态势下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现实需要。
社会转型引发思想迷茫。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时期,它对农村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表现得尤为突出。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一部分农民满足于眼前的物质生活,滋生了不思进取的思想,吃饱穿暖就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不重视教育,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缺乏兴趣和认识。
其结果导致农民的科学信仰缺失,容易被外界的各种思想所迷惑,容易冲动、盲从。
有些农民更是趋向急功近利,乡村道德失范,社会责任感降低,甚至有少数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择手段,铤而走险,走上违法道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农民工犯罪问题在不少城市已较为突出,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在近些年天津的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18-35岁的青年人犯罪占到七成以上。
[3]2011年9月份天津市公布了“农民工二代犯罪人员问卷调查”的结果。
其中,关于结伙犯罪的详细情况分别是比例高达68.66%,有46.27%的调查对象由于交友不慎误入歧途,主要思想动因源于缺乏城市归属感和安全感。
[4]功利主义与封建残余并行。
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的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增长。
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损公肥私;
缺乏集体观念,只问权利,不尽义务,缺乏社会责任感;
目无国法,为满足自身利益制造各种矛盾和事端,阻碍国家公益事业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农村愚昧的封建习俗逐渐抬头,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滋长,宗族观念强化,封建宗法伦理道德在农村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封建迷信活动频繁。
大修坟墓,大塑神像;
红白事讲排场、摆阔气时有发生;
赌博现象增加,精神文化空虚。
毫无疑问,这些消极价值观严重影响着我国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制约着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水平。
多元价值态势需要主流价值统领。
以上状况反映出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态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由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它对其他种种价值观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
因此,要成功化解农村思想领域和实际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关键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弱化多元价值态势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再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大众化是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期强化政治整合力的重要举措。
伴随着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社会关系转型轨迹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出现了实质性的分化:
乡村利益格局日益趋向多元化,教育及文化的发展使农民的意识从“身份取向”向“权利取向”转变,并自发形成了以自主治理为特征的乡村社会团体。
其中,农村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是我国农村巨大变革的重要环节和突出表现。
以农民收入为例,伴随着快速的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在农民收入总体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
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家庭非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分别为51.6%、52.4%、54.2%、54.4%和52.4%,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同期家庭非农业收入的比重依次提高为60.4%、62.3%、62.7%、64.4%和64.9%。
[5]在农村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在本地或外地打工,在乡镇企业就业等成为农村居民收入中非常重要的来源。
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有些社会成员不顾自身现实条件,借助非正当方法获取利益。
这种消极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在现实生活中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由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群体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的独立意识不断加强。
因此,不同的利益诉求必然需要在政治上通过制度化渠道予以体现。
但传统制度构架下,不同利益之间的整合很难实现均衡。
农民的合理要求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造成村民与乡村干部之间持久的冲突。
经济体制的转型也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不断。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
当前,它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由此,在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引发的一系列道德乃至法律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强化政治整合力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
政治整合是指占优势地位的政治主体,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力量,有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中心框架的过程。
一般而言,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政权稳定的前提下,维持社会各种力量对国家的认同,促进各阶层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是政治整合的基本任务。
其中,推广主流价值观深入民心是必需且行之有效的一个路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
这深刻体现出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整合作用的贯彻和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社会结构快速转型的关键阶段,应对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变化,特别是冲突引发的农民思想观念出现巨大差异,使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大众化成为当下强化政治整合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通过自身特殊的方式塑造和培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支持者、拥护者、实践者。
思想政治工作除了了解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准确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规律,即关键在于把握和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对象的具体表现形态。
这就要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在各个领域的具体政策内容,而且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
不仅要把握当前的方针政策,而且对当前的方针政策还要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
其次,要了解和把握各自领域工作对象的精神和生活状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决定人,但同时人也可以改造社会。
如果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构成了社会主体外部环境的话,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或社会主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对外部环境也一定的反作用,社会主体也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修正和完善的作用。
只有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思政工作才能找到它们的结合点,思政工作才会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改革的历史任务仍未完成。
对于农村改革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社会主体还存在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不太一致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
这种意识构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否真正得到有效落实的文化基础。
如果广大农村普遍盛行一种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不相符合的传统落后的意识,那不仅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深入人心,而且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还会遭到怀疑和否定,也就谈不上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无从落实。
因此,与其从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加强和提高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如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虽然思想意识的提高和培养,不如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和改进那么直接和容易,但它却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什么样的意识是党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这种意识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
什么样的意识是党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与其从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如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只重视经济建设,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出现了思想庸俗、信念迷茫、斗志衰退、方向偏离等问题。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为“三难”。
(一)组织困难
在农村,目前很难看到村民聚在一起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生动局面。
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而且他们文化素质普遍较差,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能力较弱,因此,农村很难组织农民开展政治学习,即使能组织起来,参加的人也非常少。
政治宣传教育的弱化,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宗族势力增强、拜金主义盛行、农村嫖娼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资金不足
由于一些乡镇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不足,资金只能保证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进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虽然一段时间“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在农村开展得很好,深受老百姓喜爱,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卫生知识。
但“科技文化下乡”活动次数少,时间短,如果能以资金作保障,多开展活动,就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的科学文化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