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考研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117568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63.19KB
中国建筑史1考研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中国建筑史1考研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1考研资料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轻巧
宋式殿堂(地盘划分=柱网)
●平面类型:
1.金箱斗底槽“两层柱网”
2.双槽
3.分心斗底槽
4.单槽
●开间和进梁:
●间的含义:
1.两竖列之间(柱网)2.四根柱围成的空间
●开间:
当心间——附阶(宋)副阶
明间——周围廊(清)
一般以奇数为开始(汉唐之后形成)
开间距离依次递减
●进深:
明清又称“架”
斗拱:
是一组木构件组成的托架
1.斗拱的出现:
①是由井干式的转角连椽形式演变而来
②是由穿斗式演变而来
2.组成:
①斗,升:
是斗形木垫块
②坐斗(栌斗):
最下端,与柱式枋相连
③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
衡:
建筑尺度的标准,
以斗口为模型
②栱:
是方形的短木
③昂:
斗拱中斜置的构件
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放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花架。
●斗拱的种类:
1)柱头科(清)又柱头铺作(宋)放在柱头上,前后出挑,用料大
2)平身科(清)又补间铺作(宋)放在枋上,前后出挑,用料小
3)转角科(清)又转角铺作(宋)放在角柱上,斜向出挑
●斗拱的作用:
1.结构作用:
向上承托顶层的重量、向下过渡到柱头枋上,向外扩大挑檐,向内支撑天花藻井,向左向右减少枋的跨度
2.装饰作用:
层顶与层身的过渡
3.建筑标准的尺度:
材栔(qi)制,斗口制
4.等基制度的象征:
使用在高等级的官式建筑中
第二节:
屋有三分
●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下为下分——喻皓《木经》
●从视觉和技术上来分
●一。
台基的构成
3.台明和月台
1)型制和等级:
①平台式砖砌台明/满装石座(里用土)②须弥座(p248)清式/宋式
2)台明和月台一步高差:
月台是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展,可祭祀
4.栏杆
1)组成:
望柱、柱板、地栿(梁)、抱鼓石寻杖栏杆
2)抱鼓石石栏杆的竖向构图转为横向的过渡。
5.台阶的形式:
御路踏跺——皇家
垂带踏跺——官、庙
如意踏跺——园林
礓礤踏跺——车辇(即坡道)
胎两侧的台阶为抄手踏跺
6.台基的作用
1)构造结构作用:
防水避潮,稳固基础
2)功能作用:
限定空间
3)结构作用:
基础
4)制度作用:
5)艺术处理:
立面构图
●二。
层身
●柱:
梭柱(P257)
侧脚(P2581%~8%向内倾斜)
生起(P258)
●墙:
(P264土、砖、木、编条夹泥墙)
●门窗(p270)
●三。
屋顶
1.基本屋顶形式(p6p266)
庑殿
歇山
悬山
硬山
攒尖
别名
四阿顶
九脊殿
挑山,出山
正脊
1
垂脊
4
视平面而定
饯脊
博脊
2
宫殿和寺庙
一般建筑
重檐
有
无
正脊:
前后坡顶的相交线
垂脊:
前后破定于左右坡顶相交
饯脊:
与山面相交
博脊:
藏在山面中
歇山:
用在宫殿和寺庙较重要的位置
悬山:
屋顶出挑山墙(南方较多,汉唐时出现)
硬山:
屋顶与墙基本平齐(宋时出现)
2.屋顶的等级
3
5
6
7
8
9
单檐
卷棚
起脊
推山:
具体用在庑殿顶上。
庑殿建筑的处理手法:
做法:
正脊用两山面推出
效果:
增加正脊的长度,造成重脊的曲线,造成山坡面曲线
实例:
永乐宫三清殿(P262)
收山:
歇山顶的做法
歇山建筑的处理手法:
做法:
正脊自两山面向檐柱中心收进
效果:
缩短正脊的长度,减小屋顶的体量,形成歇山造型
实例:
五台山南禅寺
屋面纵向曲线:
檐柱由当心线向外逐渐加高——生起。
檐檩下垫生头木(P267)
正脊的曲线,eg:
开元寺大殿
屋面横剖曲线:
举析
时代:
宋
先由前后撩檐枋心距定举高,再逐缝由上而下向下折曲形成屋面曲线。
特点:
屋面平缓(P268)
撩檐枋:
最外端的一个承重构件,“逐”——建筑物构建的中心线
举架
时代:
清
以步骤为标准,从下向上依次架高形成屋顶曲线
特点:
屋面较陡峻(一般不超过45°
)
屋角曲线:
出翘
角梁和角椽(p287)
形成屋角竖直方向的曲线,北方较平,南方较陡。
水戗发戗,奻戗发戗
双曲屋面的形成:
见右图
双曲屋面的作用:
1.有利于瓦的密合
2.使屋顶重心下移,稳定
3.排水更远,保护台基(初速度的方向)
4.有利于采光
5.审美的感受
屋檐出挑在台基之外(保护台基):
上出檐,下出檐,回水
夯土台基:
砖石台基:
古车和屋角:
上尊而下卑,则吐水疾而霤远
采光:
前提:
脊不变,出挑不变,檐檩不变
在冬季采光的优势更明显
审美(p241)
双曲屋面形成的原因:
1.功能说:
采光,排水
2.结构说:
由结构塌陷形成定形,防止结构变形预先的处理方式,多个屋面的组合。
3.审美说:
鸟的意象,幕帐形态的延续
4.仿生说:
模仿喜马拉雅山枋树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
上古神话:
开天辟地的盘古:
创世神话(人为主体)
补天造人的女娲:
造人神话(人为主体)
构木为巢的有巢氏
钻木取火的燧人氏:
空间的意义
绳蝇渔猎的伏羲氏:
结绳记事、八卦(先天)
勇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
稳定的农业
生而神灵的轩辕氏(黄帝):
文化之始,龙图腾
铜头铁额的蚩尤(逐鹿之战)
旧石器时代的“建筑”
“建筑”:
天然洞穴——“上古穴居而野处”——《易·
系辞》
北京山顶洞人
居住形态:
洞穴分上下两室(上穴:
公共住室,下穴:
公共基地)
最原始的建筑类型:
住所
“陵墓是居住文化的延伸”(王振复)
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分布
仰韶、龙山、河姆渡、大汶口、屈家岭、齐家、良渚文化等。
穴居——“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地点:
黄河流域
自然条件:
黄土层、土质均匀、壁立不例
类型:
竖穴、横穴、底坑穴
仰韶文化汤泉构遗址
巢居
长江流域
条件:
湿热多雨、树林密布、虫蛇侵害
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
来源:
巢居
特征:
下架空,上层居住
河姆渡文化:
浙江余姚、母系
干阑建筑:
23×
8米
榫卯:
竹、木、石构件利用凹凸方式互相咬合连接的方式。
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母系)
半地穴建筑
地上建筑:
图形,陕西半坡遗址
分析:
结构与空间
出现开间,坡屋顶
姜寨村落遗址:
陕西临潼“社会秩序”——自古而今强调的内容
五组房屋围绕广场
向心构成平等公共的空间
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父系氏族、多室住宅
原因:
家庭私有财产
祭祀建筑:
内蒙古大青山
群体组合地开始:
神庙(p12,p18)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
长江流域:
树中—巢居—单株巢居—多株—巢居—干栏
黄河流域:
天然洞穴—横穴—竖穴—半地穴—地面穴型—地上建筑—分室建筑—高台建筑
1.2奴隶社会建筑(青铜时代)
一.夏
文化与制度(遗址P14)
1.最早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
①有偶数开间擎檐柱(支撑屋檐)②永室柱(支撑木地板)
2.廊院建筑①轴线不明确②建筑要素:
墙、廊、门、夯土台基
二.商
青铜工艺成熟“礼器”国家权力的象征。
遗址(p20)建筑:
“茅茨土阶,四阿重檐”“殷入重屋”
三.西周
文化与制度:
分封制——宗法伦理
手工业分工——
*遗址: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宗庙遗址(P22)
①已知最早的严整四合院——整体上为一栋建筑
②形成了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
由轴线控制。
影壁——门壁——前院——前堂——后院——连廊——后室
两厢及檐廊
建筑:
并非完全由轴线控制①六开间②纵向成列,横向在错位
正房、厢房是否连在一起?
—现代连在一起,两周有天沟(易积水)(正房、厢房)
*轴线控制单体
建筑技术:
1.瓦的发明和使用
2.三合土、抹面、铺地砖
3.斗拱的出现
四.春秋
“礼坏乐崩”春秋之子:
老子、孔子、孙子
遗址:
高台建筑盛行,秦宋庙建筑遗址(p24)
“观四方而高日台”——《尔雅》
高台建筑:
台(高大的夯土台)
榭:
台上的建筑,后指水边的建筑
P24①由单体建筑围合成的四合院,且有围墙
②二阶制(西:
宾阶东:
主阶——东道主的由来)
轴线控制院落单体:
轴线完全控制着院落空间和建筑
①瓦的普遍使用②开始使用砖③抬梁式构架已经出现
1.3封建社会初期建筑
百家争鸣,都江堰,秦李冰父子
战国遗址:
城市(p28)
高台建筑进一步发展,木构架不够成熟
1以夯土台为中心环以多层木建筑形成的大体量建筑
2设施,设备:
坑壁炉取暖,地下排水,地窖冷藏
长城:
①源于诸侯征战与自卫②防御北方少数民族
铁制工具:
斧锯錐凿:
①提高木架建筑质量②榫卯制作更精确
筒瓦和板瓦的大量使用
《考工记》——齐国关于手工业标准和制度的官书
轮人为盖,匠人营国
秦:
1.统一
2.中央集权大帝国(统一度量衡)
3.两千余年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废分封:
建立郡县制废世袭:
建立官僚制)
4.遗址:
大型的宫殿建筑群朝宫(前殿阿房)、始皇陵、秦长城
5.统一:
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刑律
汉:
一.文化与制度:
竹简官书:
中央政令的下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先秦儒家思想系统化为经学
十三经(汉代七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汉朝统治辽阔的疆域:
丝绸之路
佛教传入中国:
①绕过喜马拉雅走丝路——日本②从尼泊尔传入——游牧——蒙古
③从海路传入中国西南
二.汉代的建筑的发展
1.木结构建筑日趋成熟:
1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已形成(p25)
2基本的房顶形势已经出现(P25):
悬山、庑殿、歇山、国顶、檐口平直、不见曲线
3多层木构建筑已较为普通(P29)
4斗拱已普遍使用,形式不一,没有定型,一斗三升斗拱(p252)
5大空间木构技术还未成熟
2.砖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
1用于地下建筑、墓室
2制砖(p29):
大块空心砖、横行砖、企口砖
3砌筑方法(p30):
a拱券b叠涩出挑
4屋顶形态:
筒拱,穹窿
三.东汉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建筑 考研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