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分析报告解析汇报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106549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32.74KB
建设美丽中国分析报告解析汇报Word格式.docx
《建设美丽中国分析报告解析汇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美丽中国分析报告解析汇报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阅教师:
提交时间: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
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着眼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之策。
关键词: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美丽中国”,让人耳目一新。
报告中是这样阐释的: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首先要求是“模样”美,卫生美、环境美、生态美。
然后是“人”美,有句话说的好,山美水美人更美,“人”美诠释了美丽中国的内涵。
最后,还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美丽中国画上优美的一笔。
一、“美丽中国”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必然性
有人会问,美丽中国这个词包含着什么深意,它与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以后不用提可持续发展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看他们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人们对环境的思考,西方国家爆发了生态运动,这场新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迅速向全球扩展,最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探讨生态保护全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是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列入人类发展日程的标志。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是最先在这次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
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
我国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派代表团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也是这次大会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一词。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要求该委员会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该委员会于1987年将经过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报告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诞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
这次会议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进行了否定,“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普遍接受。
在我国,1994年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报告中提到: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我们再来看看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生态文明的定义,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从这个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
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从人类文明演替的进程和规律看,犹如农耕文明替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一样,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动力、以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人关系为核心、以解决工业文明所固有的环境与发展矛盾为目的的新的文明形态必然要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这就是生态文明。
从党治国的理念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乃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方面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它的内涵和发展要素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社会和谐和文化先进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
当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时,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也必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在这里,生态文明形成了雏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七大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
这是党的十八大的突出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标志着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开辟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广阔前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深刻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
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大家可能清楚了,那么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美丽中国”。
这三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年会上指出,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中国。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赋予了生态文明一张鲜活的面孔,它已不仅仅局限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上,它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
周生贤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二、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那么如何来建设美丽中国,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是美丽中国呼唤“美丽环境”。
二是美丽中国呼唤“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是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人”的美丽。
1、美丽中国呼唤“美丽环境”
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
最开始看到“美丽中国”一词的时候,三山五岳、长城巍峨、桂林山水、西湖碧波……一幅幅山水画跃然眼前。
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的环保道路也越走越宽阔。
山野里,石头裸露的喀斯特地貌重披绿装;
城市里,草地绿茵给水泥森林增添勃勃生机…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近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最大瓶颈;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阶段,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
单就“环境美丽”来说,我认为需要从两个部分来做:
1、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这就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和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2、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与开发。
2、美丽中国呼唤“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有专家指出,山清水秀但如果贫穷落后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单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
这也是世界主流观念。
我们先来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可惜没有山东。
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
比如“低碳网络”就是使用邮箱、网络购物、网络会议。
为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扎实、有序推进,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得以实现,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再来看绿色发展。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012年8月31日~9月2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世界环保大会,就是以“引领经济繁荣的未来动因: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为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适应自然的限制条件,绿色发展则要求人类更主动把握自然的发动因素;
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经济日报的一篇理论文章提到,我们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培育壮大绿色经济,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因此,我们更要有紧迫感,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求。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这也给我们建设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提出最终要求。
3、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人”的美丽
美丽中国,既是生态问题,又是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问题。
长城是一种美,鸟巢是一种美,李德涛跳水救人更是一种美。
每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美丽中国,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
美丽中国,如果缺乏了人的因素,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萍,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内涵。
现在的交通,大家提起来就头疼。
例如,北京人光上班不是花二小时就是三小时,你要是才花1小时到单位,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车里面要带盒饭,车后面恨不得装一个厕所。
造成北京交通拥堵是多方面原因的,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说,在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各项因素中,不文明交通行为占2至3成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美丽 中国 分析 报告 解析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