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
- 文档编号:1507765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47KB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班级管理,这对建立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以及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的理论依据及其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阐述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就如何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班级管理的问题作出思考。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班集体班级管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推进,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的各个领域。
班级是构成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体系的细胞,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单位,它集中反应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对学生教育影响的要求,成为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缩影。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班级管理者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运用指导、督促、约束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班级组织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教育目标的过程,是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也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
班级管理的好坏,对整个学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都能正确认识班集体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班集体的建设。
广大的班主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注重班级的规范建设,重视班级活动的组织等,这些经验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但今天用素质教育的目光审视当前的班级集体建设,可以发现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与重视不够,一些老师习惯于“说教”,忽视对学生品格、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疏导与培育;二是对班级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认识与重视不够,如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增强班级团体的凝聚力等。
凡此种种,导致了班级管理的质量不高,也带来了班主任的不迭抱怨和哀叹。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在当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正在被广泛应用。
将班级团体当作“辅导团体”,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班级管理,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提供一个类似于真实社会的人际环境,通过游戏、体验和分享的形式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扩展到现实生活,有利于挖掘班级的潜力,提升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
因此,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班级管理,可以唤起学生内在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的共同成长。
1.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1.1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与班级管理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应用于交友集团。
在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也得到广泛应用。
受美国的影响,欧洲与日本等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各个领域。
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的发展最早主要是上世纪台湾地区,在大学尤其活跃,开展了许多类型的训练,例如:
人际关系训练、自我肯定训练、朋辈辅导、学习辅导等等。
20世纪70年代末,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香港地区也逐渐受到重视,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是尝试各类团体辅导活动并有所发展的阶段,80年代进入多元发展的阶段,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扩大到老人及各年龄阶段,服务模式有发展性、康复性、预防性、行为修正性等等。
在香港,所有大学的学生事务处都有辅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团体辅导。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才介绍到我国大陆,各地教育、治疗对团体辅导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高校主要运用在新生入学教育、自信心教育、人际交往及某些问题的心理治疗等方面随着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其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班级管理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国的班级管理制度下逐渐受到青睐,它已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和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的理论依据杜威认为,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的过程。
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为体验。
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
在实施团体辅导的过程中,通过团体合作,学生可以用同伴的行为来对照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强化心理的作用。
班级则提供了这种自我教育和体验的场所。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它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储存的内存关系。
团体具有把个体成员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联结一起,使得团体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利用团体的互动来达到辅导的目标。
肖(Show,1992)在对团体凝聚力的研究中发现,凝聚力高的团体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明显的作用:
一是成员可以有更多的沟通;二是成员较为友善,容易合作;三是团体对成员的影响力较大;四是能有效地达成团体目标;五是成员产生更多的满足感。
由此可知,班级管理好,建立一定的规范和准则,能深深地影响学生个体的行为。
1.3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1.3.1符合班集体自身的成长规律一个班级从初建到成熟一般都会经历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三个阶段。
在初创期,班级的主要特点都是可塑性和冲突性,核心工作是建立认同感和信任感。
班集体发展期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和整合性,主要目标是加强同学之间更深层次的了解,建立友谊和信任,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巩固良好的班级氛围,班级目标达成评估和调整。
班级集体成熟期主要特点是自组织性和自我调节性,主要目标是班级管理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所有的团体都会经历开始阶段、中间阶段或工作阶段、结束阶段。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内容。
在开始阶段,团体成员之间比较陌生,容易产生焦虑感。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组建小组,增进小组成员的了解和信任。
在工作阶段,团体的工作重点是增进成员的互动,解决成员的冲突和抗拒行为,建立起坦诚而互相信赖的团体气氛。
鼓励成员探讨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以及解决成员的问题,促使成员的行为改变。
在结束阶段,团体的工作重点是促使态度与行为的迁移,处理离别情绪。
由此可见,团体的发展符合班集体的成长规律。
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巧进行班级管理,以丰富多彩的班级团体活动为途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达到增进班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
1.3.2符合现代班级管理的特点班级管理的过程具有教育性,班级管理活动的设计、安排和发展,都是为了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班级管理的对象一般是6-7岁到17-18岁的中小学生。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缺乏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有时做事缺乏考虑,甚至于偏激。
这就决定了管理对象的不成熟性。
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教育、说服和引导,班主任既不能包办替代,又不能放手不管。
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运用游戏、体验、共享等形式开展活动,辅导者与受导者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
1.3.3班级具有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许多有利条件学生班级是非常可靠稳定的辅导群体,班级的人数非常稳定,基本在30-60之间,易于开展长期跟踪研究。
班级学生的差异性为团体主题的交流,人际间的吸引提供了基础。
由于学生自身的背景、个人特质、所遇到的问题存在差异,情况比较复杂,对团体有着不同的需要与期望。
因此,团体辅导可以根据团体成员的不同需求设定辅导目标,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这有助于成员学习行为的建立。
再次,班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适宜进行团体辅导加以解决。
班级学生的年龄、性别、学历、生活经历、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面临着共同的发展课题,有着类似的成长困扰。
在团体中他们会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体验,互相之间容易沟通,能从其他组员的身上得到启发。
此外,团体心理辅导符合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他们既渴望了解自己,也希望与同龄人交流,他们渴望独立但本身又具有不成熟性。
团体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安全、放松的氛围,会让他们信任彼此,进而开放自我。
2.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自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学校心理辅导的课题成为心理界人士的研究课题。
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增加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正在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在学校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国的班级管理制度下逐渐受到青睐,它已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和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且有效,主要原因有:
一是学生有着团体生活的倾向,他们看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容易受同伴的影响;二是学生都面临共同的成长课题。
他们都面临一系列的选择,如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升学或择业等等。
而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介入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个体、班主任,还有任课老师、学校领导乃至社会的其他成分。
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应只是班主任唱独角戏,不应只注重教育对象的客体,应该加强对教育主体的认识,发挥教育对象主体的功能作用,发挥其主动性。
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创立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复制”到团体中。
在良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学生就会发现和识别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并尝试在团体中有所改变,进而将这种改变延伸到生活中,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导形式,具有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经济性、目标性、一致性和结构性的显著特点。
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人辅导,缓解当前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和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的矛盾。
同时,它还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四大功能。
对人格健康的正常学生而言,团体辅导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对于人格欠健全的学生而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
一般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班级管理,主要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组织各类活动,使同学们之间交流不断深入,建立起坦诚而相互信赖的团体氛围,培养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例如在进行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可以先请各个小组成员为自己的团体设计组名组旗,制定小组公约等;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自己协商设计班名、班旗、班歌,制定班级公约等。
班级公约是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班集体成员都必须遵守,它的作用是使其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就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
在团体辅导的小组初建期,组员之间彼此虽说不一定是陌生的,但他们相互之间可能是“互不相关”的个体。
在设计组名组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团体 心理 辅导 班级 管理 中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