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071635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4.49KB
课题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课题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部分班主任班级育人理念守旧,班务工作管理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事实,学校行政重心下移,从调查研究着手:
1、学生习惯差,道德教育缺失。
父母在城市务工,子女留在家乡上学,一般由年迈的老人抚养,成为“留守儿童”;
他们长期脱离父母监护,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
加之隔代抚养,老年人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他们观念和教育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这些孩子一般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部分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
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但部分教师观念仍然滞后,仍然把考试分数看得至高无上,加之,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教师的奖励及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其所在班级学生所取得的分数密切相关。
因而,部分教师则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唯一指标,只在成绩上去了,一好百好。
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伴随着教师高强度的“知识传递”,教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
3、部分家长、班主任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
我校不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关心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目光更多地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导致了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
同时,片面地强调学习,不仅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奇形发展,也使班级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局限。
大队部通过对各班级的调查了解,发现绝大多数班级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很欠缺。
主要表现为:
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
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就使班级观念文化的形成成了纸上谈兵。
家长与教师的意识当然也影响到学生,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4、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的个性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
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会带领出一班具有创造力或创造意识的学生。
我校一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活力,导致教师在教育中慢慢失去个性,失去个性的教师所带领的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失去了特色。
班级文化个性的缺失,直接影响着班级里的学生。
案例:
当班主任好累!
(六一班班主任)现象:
“哄——哄”,一下课,教室里就传来阵阵令人头痛的喧闹声,过了一会儿,值日班长来报告了:
“XX和XX打架。
”一到搞大扫除时,有的孩子要“偷工”,有的甚至要逃跑,尤其是小陈、小王、小方等几个同学经常这样做,他们自觉性较差,没有集体荣誉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爱搞小动作,爱讲悄悄话,整天只喜欢找一些无聊的乐趣。
大部分时间花在处理学生纠纷、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繁锁事务中,很累。
一天下来,整个人头痛欲裂,嗓子冒烟。
这样,老师累,学生“顽”,班务管理也停留于随时处理矛盾争端的泥潭,老师一肚子委屈没处诉,一到星期一就犯上了“害怕工作恐惧症”。
看到这种情况,学校反思: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什么原因使得班主任这样的累?
原来传统班级文化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关注:
一是教师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
其次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滞后;
三是班级观念文化形成缺乏有效载体。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呢?
我们分析:
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大写的人。
而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
而人的健康成长,则需要一种良好的、新鲜的环境。
孩子们从进入校园,他们就走进了一个集体,也就是一个团队,一个班。
孩子们无论来自什么家庭,他们都是带着梦来的,他们等待花开的季节;
孩子们是揣着情来的,他们等待享受除了父母之外的另一份关爱!
因此,“班级”应该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应该是他们实现梦想的乐园。
再说,班级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而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在教育现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抉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现实反映。
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恩格斯说过: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一种教育的力量。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
毋庸置疑,作为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学习、生活、交往的最主要环境是班级。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班风。
班级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因此,班级文化的构建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发的,起着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
因此,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过程中,重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了我校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课题界定与依据
1、概念的界定
班级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在学习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物质表现形式。
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如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
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
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精神文化。
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结构提炼成由两个层面的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进行研究。
一是显性层面的班级文化,它包括三个要素:
既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组织文化。
二是隐性层面的班级文化,它包括两个要素,既班级观念文化和班级心理文化。
这两个层面的文化及其要素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整体,深刻地影响着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制约着班级学生的社会化。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将目前无序的、自然的、显性的班级文化现象,物化为有目标的、有规范的、体现自主性的班级发展的主题思想,带领班级建设进而升华班级发展的主导精神,并形成具有鲜明的班级发展的个性特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通过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力求在构建班级物质文化方面追求高品位,在构建班级行为文化方面讲究巧安排,在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方面采用新方法,努力探索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形式和方向。
让班级充满活力,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温馨的家,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健康成长。
2、研究依据
理论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
《课标》强调: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
为此,我们确立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定,参与班级文化环境的策划,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
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
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3、现实依据:
从学校总体来看,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结合时代特点和班级实际管理需要,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促优化班集体的建设,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
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从每个学生个体来看,小孩子渴望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他们参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为此,我们确定学校6个班,各班级形成各自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切实重视学生独特个性发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己的特长活动,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并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
三、课题设计
1、研究内容:
(1)班级物质文化的美化建设。
(2)班级制度文化的创新建设。
(3)班级精神文化的个性化建设。
(4)班级学科文化的浸润建设。
2、研究措施投放的对象研究选择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是:
2008级1班、2009级1班、2010级1班、2011级1班、2012级1班、2013级1班。
3、研究目标:
(1)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特色班级物质文化。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特色班级制度文化。
(3)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特色班级精神文化。
(4)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特色班级活动文化。
(5)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基本规律,并产生一定数量的理论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4、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1)课题研究的管理系统:
区教科室—→教科室、课题组—→研究班级—→专题研究—→研究方案—→阶段目标—→活动过程—→阶段总结—→总结推广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分析问题、提出课题—→研究问题、确立方案—→解决问题、研究实验—→反馈效果、总结成果、推广(3)研究的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