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略述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061828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5.65KB
通假字略述Word文件下载.docx
《通假字略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假字略述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假字与同源字具有交叉关系。
[关键词]通假字;
本字;
古今字;
同源字
在阅读古书和古汉语教材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通假现象,从字形上很难判定某个字到底是不是通假字,还是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这会使我们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弄清通假字的产生原因,其次需弄清通假字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的联系,才有可能解决这一困惑。
通过理解和掌握通假字的本质特点,有助于将通假字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区别开来,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我们实践,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通假字的产生原因
通假是指古书中本该写甲字而临时写了乙字的现象,其中甲字叫做本字,乙字叫做通假字。
具体来说,通假字是某词用一个与其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共时现象。
通假字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意为之。
古人在临文时仓促忘字,就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东汉著名学者郑玄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乡,同言异词,同字异言,于兹遂生矣。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郑玄的话阐述了通假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仓促间无意写的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那个本字记不清了。
第二,有意为之。
有时为了避繁就简,就用一个笔画较简的字代替笔画较繁的字。
如以“离”代“罹”、以“矜”代“鳏”等。
有时为了存古仿古,即古人著书为了古雅便用以前的通假字,如以“填”代“镇”、以“距”代“拒”等。
有时为了表达委婉的思想感情,就用含蓄文雅的字代替粗俗不雅的字,如以“没”代“殁”、以“利”代“痢”等。
有时为了达到字体茂美的效果,就用笔画较繁的字代替笔画较简的字,如以“阙”代“缺”、以“裁”代“才”等。
第三,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音变通假,即音近通假,也就是通假字与其本字的语音不完全相同。
如以“栗”代“裂”的双声通假(声母相同,韵部不同),以“疏”代“粗”的旁纽通假(声母相近,韵部或同或异),以“怡”代“嗣”的叠韵通假(声母不同,韵部相同)。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
这几个原因之中第一个是主要原因,大多数通假字是由于提笔忘字造成的,临文过程中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二、通假字的特点
前面我们简单阐述了通假字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对通假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通假字是古书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它本身就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弄懂通假字的相关特点,有助于我们掌握这种用字现象,也是我们将其与之相关的古今字、同源字等区分开来的关键。
接下来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通假字。
(一)从作用类别上看
一般人们普遍认为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这种认识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但是这种认识是不严密的。
“传统所谓‘本有其字的假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的是某词古今用字的不同,另一类是临时或偶尔借用,前者应归入古今字范畴,后者才是通假。
”[2](p148)这种认识是全面的科学的。
如“见”与“现”、“何”与“荷”等就是反映古今用字的不同,是两组古今字。
在表示“出现”意义的时候,上古有本字“见”,后来借“现”字表示。
在表示“扛、担”意义的时候,有本字“何”,后来借表示荷花的“荷”分担“何”的一个义项。
这两组字均不属于通假字的范畴,而属于古今字的范畴。
“见”与“现”、“何”与“荷”是职务替代性假借。
从作用类别上看,通假字是一种临时性假借,具有临时替代作用。
与通假字相对的是本字。
有人认为本字是“制字之本意”,“‘本字’的‘本’,就是‘制字之本意’的‘本’。
”[4](p143)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本有其字’的本字,就是本来已有的字,本来该用的字。
”[6]本字就是本该用的字,本来有的字。
如“我”的本义是兵器,之后借“我”表示第一人称代词;
“然”的本义是燃烧,之后借“然”表示连词、代词、形容词词尾。
这两个字属于“六书”假借范畴,与通假字的“本字”没有关系。
通假字指的就是临时性假借,本字指的就是本来该用的字。
如“蚤”与“早”、“政”与“征”,就是两组通假字。
第一组跳蚤的“蚤”是一个通假字,具有临时替代作用,而早晚的“早”是“蚤”的本字,其中“早”字最先出现,“蚤”字出现的时间比较靠后,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早”与“蚤”是同时并存的,是一种共时现象。
政治的“政”和征伐的“征”也是这种情况,临时借用政治的“政”表示征伐的“征”,“政”是通假字,具有临时替代作用,“征”是本字,“政”与“征”也是一种共时现象。
(二)从读音上看
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情况。
由于通假字与本字有音同或音近的差别,便产生了通假字的读音问题。
“通假字一般读本字的音。
”[3](p29)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显得有些笼统,书中也没有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本字的音,在什么情况下不读本字的音,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通假字与本字古音今音相同,就读本字的音。
这种情况属于音同通假。
(1)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
(《史记•滑稽列传》)
“蜚”通“飞”,飞动。
两字同属非母微部。
今音“蜚”读fei(上声),“飞”读fei(阴平),两字声调不同,此处“蜚”应读为fei(阴平)。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两字同属云母之部,今音“有”读you(上声),“又”读you(去声),两字声调不同,此处“有”应读you(去声)。
第二,通假字与本字古音相同而今音不同,依然读本字的音。
这种情况也属于音同通假。
(3)郑几不封。
(《国语•楚语》)
“封”通“邦”。
“封”字属非母钟韵,“邦”字属帮母江韵。
“上古无轻唇音,非母属帮纽,上古钟韵与江韵同属东部。
”[8](p27)“封”与“邦”原来是声韵相同的两个字。
此处”封”应读为bang(阴平)。
(4)国危不而安,患结不而解,何谓贵智?
(《淮南子•人间世》)
“而”通“能”。
“而”字属日母之韵,“能”属字泥母登韵。
“上古音娘、日归泥,之、登对转。
”[8](p27)“而”与“能”原本是声韵相同的两个字。
此处“而”应读为neng(阳平)。
第三,通假字与本字古音今音相近,即音近通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音变通假。
通假字的读音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5)趣赵兵亟入关。
(《汉书•陈胜传》)
“趣”通“促”。
“趣”字属清纽侯部,“促”字属清纽屋部。
“‘趣’、‘促’古音同属清纽,韵为侯、屋对转。
”[8](p29)两字声母相同,异韵同声,属于双声通假。
此处“趣”应读为cu(去声)。
(6)天毒降灾荒殷国。
(《尚书•微子》)
“毒”通“笃”。
“毒”字属定纽觉部,“笃”字属端纽觉部。
“定、端同属舌音,‘毒’、‘笃’同韵同类。
”[8](p31)两字声母相近,即在喉、牙、舌、齿、唇五音中同为一类之音,属于旁纽通假。
此处“毒”应读为du(上声)。
(7)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诗经•邶风•谷风》)
“亡”通“无”,与有相对。
两字同韵异声,声母在五音中不同类,属于叠韵通假。
此处为了押韵“亡”应读为wang(阳平)。
第四,如果通假字的本字已经十分清楚,那么根据习惯仍读通假字的音。
(8)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上》)
“直”通“特”,只。
“直”字属澄母职部,“特”字属定母职部。
今音“直”读zhi(阳平),“特”读te(去声)。
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直”的本字为“特”,根据习惯仍读zhi(阳平)。
由以上可知,当通假字与本字属于音同通假、音变通假中的双声通假和旁纽通假时,读本字的音;
当通假字与本字属于叠韵通假且韵文中为了押韵的需要,人们已经知道通假字的本字并且已经习惯读通假字的音,这两种情况仍读通假字的音。
(三)从字词关系上看
从字词关系上看,通假字不是某词的常规用字,本字是某词的常规用字。
“通假字的本字始终是某词的常规用字,而通假字由于只是临时或偶然借用字,因此它在先后时代都不是该词的常规用字。
”[2](p149)这种观点准确地阐明了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即通假字与本字是某词的别字与当用正字的关系。
如在“邹忌脩八尺有馀”(《战国策•齐策》)中,表示“高”这个义项时,“脩”是一个别字,它的本义是指干肉,是一个临时借用的字;
“修”是一个当用正字,是一个常规用字。
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中,表示“凋落”这个义项时,“彫”是一个别字,是一个临时借用的字,它的本义是指刻、画。
“凋”是一个当用正字,是一个常规用字。
(四)从意义上看
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存在无联系和有联系两种情况。
第一,二者在意义上无联系。
如“归”和“馈”,“脩”和“修”。
表示女子出嫁的“归”与表示赠送的“馈”是没有联系的,表示干肉的“脩”与表示高、长的“修”也是没有联系的,两组字也没有同一语源。
第二,二者在意义上有联系。
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公孙丑下》)
“畔”通“叛”,背叛。
畔,《说文•田部》:
“畔,田界也。
”畔,指田地中间分开的边界。
叛,《说文•半部》:
“叛,半也。
”半,《说文•半部》:
“半,物中分也。
”“畔”与“叛”在表示“中分”时有联系。
(10)距关,毋内诸侯。
(《史记•项羽本纪》)
“距”通“拒”,抵御。
距,《说文•足部》:
“距,鸡距也。
”即鸡之后爪,后蹬儿,相斗时用以抵拒对方。
拒,《玉篇•手部》:
“拒,抵也。
”“距”与“拒”在表示“抵”时有联系。
(11)愿伯具言臣下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倍,《说文•人部》:
“倍,反也。
”即违反,背叛。
背,《说文•肉部》:
“背,脊也。
”即脊背、后背,引申为背向、违背、违反。
“倍”与“背”在表示“违背”时有联系。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曾”通“增”,增加。
曾,《说文•会部》:
“曾,益也。
”增,《说文•土部》:
“增,益也。
”“曾”与“增”在表示“增益”时有联系。
(13)不辩牛马。
(《庄子•百川灌河》)
“辩”通“辨”,辨别。
辩,《国语•齐语》:
“辩其功苦。
”注:
“辩,别也。
”辨,《易•系辞下》:
“辨是别非。
”虞注:
“辨,别也。
”“辩”与“辨”在表示“别”时有联系。
以上五组例子可以说明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有联系。
但有观点认为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无联系。
《汉语大字典》在《编写细则•释义•通假现象的处理》中说:
“通假是指古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音近而意义原无关联的字通用,甲通乙的条件必须是:
(1)甲乙二字同时并存;
(2)甲乙二字音同音近;
(3)甲乙二字意义原无关联。
”其中对通假下的定义和通假的第三条条件指出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没有关系,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有待商榷。
古人在临文时因仓促忘字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在写代替本字的字时,作者本人没有考虑意义,只要音同或音近就可以,所以有一部分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有一部分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恰巧有联系。
可见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有无联系跟通假字的产生原因有关。
大多数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有少部分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有联系,而少部分通假字与其本字在意义上有联系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假 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