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6章口语交际.docx
- 文档编号:1505568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9.48KB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6章口语交际.docx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6章口语交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6章口语交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6章口语交际
第六章 口语交际
概述
本章内容主要对“口语交际”的内涵及其能力特征进行阐述与分析。
对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以及各年段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帮助老师理清每学段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
本章内容还包括口语交际一些教学方法的指导。
有如何精心创设交际的情境,使学生尽可能真实、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一些策略;有如何实现双向互动,让学生敢于交际的方法指导;有如何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包括要教给学生哪些口语交际的方法。
最后还有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口语交际的丰富内涵
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
其中核心的意思是“交际”二字,即必须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
口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情感、处理问题。
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
所以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
与单纯的“说话能力”相比,“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如下特征。
1、动态性
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也包括双向交流。
在单向表述时,说话人不仅要考虑如何出口成章、言之有理,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听话人的反应调整话题。
于是,话题在交互式的交流中,在双方的配合下被逐步推进。
2、复合性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言语行为个体来说,在交际过程中他是发话者,同时也极可能是受话者。
其次,对于言语行为来说,完成口语交际必须有多种系统参与,如思维、语言、情感、态势、语境等,各种系统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完成交际任务。
3、临场性
所有口语交际活动都是面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交际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言语交流,说话要看对象、地点、时间,合乎分寸。
第二,交流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要善于灵活采用各种交际策略,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话题等。
4、简散性
“简”为用语简略,“散”为结构松散。
在口语交际尤其是双向交流活动中,这两点尤为明显。
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时空限制,交际者来不及组织结构复杂的长句;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境中,交际双方往往可以依赖体态、表情、语境等因素会意,无须多费口舌。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口语交际能力”虽然与说话能力有联系,但它较后者更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有着自己特有的深度和广度。
它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是一种类化了的口语交际经验在特定场景中活生生的显现。
人们不光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机敏。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 口语交际的目标及分析
一、口语交际的总目标
《课程标准》就口语交际的教学的目标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口语交际的总目标: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二、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分析
《课程标准》是从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对“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其科学性在于:
一是目标定位准确。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正确把握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业生一旦形成了这个基本能力,就会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是学生生活之必需,也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是目标内容全面。
既对用语文明方面有要求,也有“倾听、表达与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有实施方面的要求,如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是具有时代气息。
如:
“合作精神”、“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由此可见,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为我们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口语交际的阶段目标及分析
学段
“情感态度”培养目标
倾听能力
表达能力
交流能力
第一学段
(第一、二年级)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
(第三、四年级)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第三学段
(第五、六年级)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气、语调适当。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首先,从交际的态度来看,第一学段提出“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这是对学生交谈姿态的要求。
它要求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要姿态自然,面带微笔,使人感到亲切、有礼貌。
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倾听”、“请教”和“商讨”的要求,实际上三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知道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向对方“请教”;请教时,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就要与人“商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要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情感的真诚设入。
显然,情感态度的要求比第一学段提高了。
第三学段提出了交流时能“尊重”是指尊重对方的人格,包括不说不文明的语言,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理解”是指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理解对方的心情,即使对方有过激的语言,也要给予宽容。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要求,是按学生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的。
倾听能力——从对听的注意的要求来看,是按能认真听→能认真倾听→认真耐心听。
从对听的能力要求来看,是按努力了解主要内容→能把握主要内容→能抓住要点。
倾听能力的培养往往被诸多教师忽略。
在教学中常常对说话人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对下面倾听的同学就没有提出必要明确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一些讲述性质较强的话题。
如: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长征中的故事》,下册中的《举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
在这样的口语交际课中教师更应该对下面倾听的同学提出明确的要求。
比如:
认真听,然后和你大家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如果你也找到和故事和他相同可以给他补充。
这样对听的同学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才不至于使讲的同学唱独角戏,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
表达能力——是按能复述大意、简要讲述见闻→能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地表达→能有条理地表达。
交流能力——是按能积极参与交流→主动双向交流→根据需要选择交流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一、精心创设交际的情境,使学生尽可能真实、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小伙伴和老师、父母进行交流时,一般都是自然无拘无束的。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
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积极投入,主动交际,提高训练质量。
创设交际情境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一)、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例如: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能说会写”二《赞扬》。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进口语交际情镜: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赞扬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肯定。
一句赞扬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可以让你忧郁的心灵变得明亮,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和自豪感。
也许一个小小的赞扬,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在你真诚地赞扬别人的同时,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每个人都需要赞扬,同时,也不要忘了用真诚的赞扬去鼓励别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真诚去赞扬别人。
”
这段语言描述了“赞扬”为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境界,引领学生在内容和情绪上为进行口语交际做好了准备。
例如: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能说会写”四《感谢》一课,教师就可以运用语言为学生创设几个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情”的世界。
情境一,导入新课
1、我感谢我的母亲,是她赋予我生命,在我困难的时候总会送来安慰,在我寒冷的时候则送来温暖;我感谢我的老师,是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让我的眼睛能看到未来,让我变得聪慧;我感谢朋友,是你们让我在人生路途中得到鼓励,让我不孤独……”同学们,老师刚才说这番话是表示对别人的感谢。
(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要表达感谢之情的愿望。
)
2、这节课我们就以感谢为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
(板书课题)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别人的关心,别人的友好而发出由衷的谢意,你们心中也一定有许多人要感谢,你都想感谢谁?
为什么要感谢他?
先想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
(在学生讨论之后选择了自己要感谢的对象之后,明白了感谢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某个团体。
而且学生也交流了自己感谢的原因。
)
情境二,表演中体会致谢的技巧。
1、如果此时此刻你要感谢的人就在你面前,你要怎样向他表达感谢之情呢?
同桌为单位,练习表演当时的情景。
注意要互换角色呀。
2、学生在表演汇报,师生评价中懂得了:
(1)、感谢应该是真心诚意的,语言要诚恳,态度热情。
(2)、要把感谢的原因说清楚,应使用致谢用语。
(3)、接受感谢的一方也要做适当的回答。
情境三,生活中感受致谢的灵活性。
1、刚才我们感受到当面表达感谢之情,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真挚,可是如果我们无法见到我们要感谢的人,无法当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时又怎么办呢?
2、学生交流总结出致谢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当面,可以通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送小礼物。
3、现在你就选择一种形式向不能见面的人致谢。
4、教师总结。
整节口语交际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创设的情境,形式虽然简单,但也达到了训练学生交流、倾听、表达的能力。
(二)、利用表演创设情境
低、中年级的学生总是对表演情有独钟,他们最高兴的事就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
所以不管是上什么课都应充分地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凡是能表演的,都让学生来演,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所讲的内容印象也特别深。
在口语交际课上更是如此,对于一些特别容易表演的内容,例如:
在教科版语文的能说会写《关心同学》、《安慰》《提出不同的意见》、《怎样提出批评》,这几个交际课教师都可以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几个小例子创设几个不同情境,让学生表演。
下面是《安慰》一课的教学案例。
一、揭示课题,提示目标
教师导语:
昨天,我们班举行了数学测验。
考完试后,我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数学成绩一直不错的曹小燕同学趴在座位上哭了,你们注意到了吗?
(班上有一些学生举起了手,说注意到了。
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能够留心班级发生的一些异常情况表示肯定,并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特别要关注到班上一些遇到“不顺心”事的同学,这也是关心同学的一种表现。
)
教师导语:
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我想作一些了解。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总结、归纳,引导出了解他人“不顺心”的几种方法:
1、联系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2、询问其他“知情”的同学;3、询问当事人自己。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学会安慰他人
教师:
原来如此!
考完试,曹小燕发现有一道应用题做错了,这道应用题分值很高,难怪她伤心地哭呢。
同学们,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看看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毕业 复习 名师 点拨 口语 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