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运输公路重点讲义.docx
- 文档编号:1503115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36
- 大小:330.93KB
中级经济师运输公路重点讲义.docx
《中级经济师运输公路重点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运输公路重点讲义.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运输公路重点讲义
第一章运输与运输业
第一节运输及其生产特点
【知识点一】运输的概念与运输效用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劳动者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在运输线路上实现人与物空间场所变动的有目的的活动,是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
(二)运输效用
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运输最基本的效用:
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运输首先实现了产品在空间上移动的功能,即产品的位移。
由于及时的运输产生的时间节约和产品时效性所带来的效率和作用,是运输的另一个基本效用---时间效用。
【知识点二】运输的分类(重点)
1.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为:
(1)生产过程运输
(2)流通过程运输
2.按运输经营活动性质分为:
(1)营业性运输
是指面向社会,提供运输劳务,收取运费并承担纳税义务的运输。
(2)非营业性运输
一般是非运输企业以自有运输工具从事的自用运输。
3.按运输对象分为:
(1)旅客运输:
简称为客运,是以旅客为运输对象。
(2)货物运输:
是以货物为运输对象,用载货运输工具所进行的运输。
4.按运输方式分为: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
【知识点三】运输生产的特点(重点)
1.运输生产的派生性
运输生产是被动的,是随着与其相关的本源性需求产生而产生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
◆同时间、同地点
◆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两种行为合二为一,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3.运输生产的开放性
◆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多环节、多工种
◆运输生产的外部性
◆非封闭
4.运输生产的增值性
(注意!
历年考题在这个特点上经常反复考)
◆运输生产本身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新的使用价值。
◆“场所效应”---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增值性。
5.运输产品的无形性
◆注意:
“运输产品”不是运输的对象!
6.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运输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即运输对象的位移,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该特点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替代性!
(常考)
第二节运输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知识点一】运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一)运输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对运输系统而言,其特定功能就是实现人或物的空间位移,其要素就是实现整个运输功能所需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工作人员、运输技术等。
运输系统就是实现整个运输功能的一个集合!
(二)运输系统的组成
运输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又可根据可移动性区分为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两类;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运输行政管理组织和运输生产经营组织。
注意:
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的概念。
【知识点二】运输线路
1.运输线路的含义及组成
含义:
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是运输工具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组成:
(1)陆上运输线路;
(2)水运航线;
(3)民航航线;
(4)管道。
2.运输线路的分级
(1)铁路线路分级(四个级别)
(2)公路线路分级(五个级别)
(3)内河航道分级(七个级别)
(4)航线的分类:
国内航线、国际航线
(5)管道的分类
【知识点三】运输场站及运输枢纽
1.运输场站的含义
位于运输线路上的结点,是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各种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运输工具作业的场所,是运输企业对运输工具进行保养、修理的技术基础,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输场站的分类与分级
(1)铁路车站
(2)汽车站场
(3)港口及其分类
(4)空港(机场)
(5)管道站
3.运输枢纽的含义及分类
运输枢纽一般特点:
多种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线路的交汇点,设有大型综合性交通港站或多个大型的独立式交通港站,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交通港站在统一意志下运转。
根据其衔接的运输方式的多少可以分为两类:
1)综合性运输枢纽
是运输枢纽中的最高层次;多种运输方式在此衔接;综合性客运枢纽,如香港机场;综合性货运枢纽,如鹿特丹港口。
2)单一方式运输枢纽
同一种运输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包括港口枢纽、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
【知识点四】运输设备
1.运输工具
(1)铁路运输工具:
铁路机车、铁路车辆、列车
(2)公路运输工具:
客车、载货汽车、牵引车、挂车、特种汽车
(3)水路运输工具:
货船、客船
(4)航空运输工具
(5)管道运输工具
2.搬运装卸工具
(1)垂直位移
(2)类型:
起重机械;运输机械;搬运、堆垛机械;自动化装卸系统等。
3.其他运输设备
(1)托盘
(2)柔性集装袋
(3)集装箱
【知识点五】运输组织
运输组织是运输系统的软件支持。
主要包括:
1.运输行政管理组织
2.运输生产经营组织
第三节运输业及其发展
【知识点一】运输业的形成
1.运输业的概念与组成
运输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运输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或单位的集合。
2.运输业的形成
运输业的形成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同农业相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独立出来;
逐渐,运输活动由商人自己完成,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
三大特性——生产特性、服务特性、基础设施特性
【知识点二】运输业的性质(重点!
)
1.运输业的生产特性:
它属于物质生产的范畴,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2)运输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空间、位置的变动。
2.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1)提供的劳动不是去制造物质产品,而是通过提供运输服务直接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2)运输业所提供的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
(3)形成运输服务产品和消费这种服务产品的过程是同始同终的。
3.运输业的基础设施特性
(1)社会公益性。
基础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
(2)运输基础设施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级差效益。
(4)运输基础设施的商品属性。
在具体操作中,不能过分强调其商品属性,简单以市场竞争机制运转易造成浪费。
【知识点三】运输业的外部性
(一)外部性理论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外部影响,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者因此获得补偿。
根据其产生效果的相对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所谓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所谓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二)运输业的外部性
1.运输业的正外部性
即公路网的优化、公路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公路管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还体现为利用技术进步改进发动机、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废气排放量,利用一系列的公路运输法律法规来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等。
2.运输业的负外部性
(1)噪声污染
处理手段主要有:
①噪声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将居民区安静的权利赋予居民,汽车驾驶者要通过该地区,就必须向居民区的居民购买一定的噪声“制造权”。
②行政手段,政府强行规定噪声标准或噪声罚款的办法。
③技术手段,改进和提高现有汽车的降噪性能,合理规划设计市政道路建设等。
(2)大气污染
处理手段主要有:
①淘汰落后、污染严重的车辆:
对于已经报废的汽车和污染严重的汽车,建议政府强行管制。
②安装汽车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安装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控制装置、在尾气排放口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
③提高燃油质量,推广使用高质量燃油。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交通拥堵
造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
②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③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
④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⑤公共交通发展相对缓慢,出行结构不合理。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加大城市交通承载量。
②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
④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
⑤科学合理发展城市小汽车运输。
(4)交通事故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①加强交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②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③做好交通安全的检查落实工作。
④针对交通事故责任要奖罚严明。
⑤交通运输各个参与主体和交通运输各个生产主体有效协调,共同预防交通事故。
3.运输业的负外部性内部化
运输业的外部成本应合理地内部化,内部化的目标是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进程,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使所有的交通使用者明白其行为的全部成本,包括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不由自身承担的这部分影响。
目前,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主要途径有:
①对交通运输工具收取燃料税;②依交通运输工具有害气体排放收取有差别的税,即有害气体排放量高的方式收取的税率高,有害气体排放量低的方式收取税率低(即对交通运输工具的绿色化税收);③对所有的运输工具使用者收取运输税费,将征收的税费补贴给外部成本低的运输方式;④提高运输工具有害气体排放标准;⑤对明显不合理的运输范围收取费用;⑥政府制定使用环境的价格。
【知识点四】运输业的发展
1.运输业的发展阶段
(1)水路运输发展阶段
(2)铁路运输发展阶段
(3)公路、民航和管道运输发展阶段
(4)综合运输发展阶段
2.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1)专门化;
(2)大型化;
(3)高速化;
(4)环保化;
(5)智能化。
第二章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第一节运输方式及其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知识点一】运输方式及其分类
1.定义:
运输方式是从事运输活动所采用的某种手段或方法,这些手段或方法主要表现在运输基础设施及运输工具上。
2.运输方式的分类:
五大运输方式
简记为:
“公、铁、水、航、管”
注意:
水路运输:
包括内河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分为沿海和远洋运输。
【知识点二】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重点)
(一)运送速度
运送速度:
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距离。
运送速度=客、货运输距离/客、货在途时间(千米/小时)
★影响运送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1)技术速度:
在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技术速度=计算期行驶总行程/同期纯运行时间(千米/小时)
2)营运速度:
营运速度=计算期行驶总行程/同期运输工具执勤营运时间(千米/小时)
注意:
始发终到作业时间、途中作业时间
(二)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的涵义:
指运输生产部门在完成一定运输任务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包括始发、运行、中转、到达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的支出)。
单位运输成本:
元/千吨公里
★运输成本主要由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组成。
(三)劳动生产率
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一般以产品产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相比来表现的。
在运输业中,一般按一年内平均每个职工完成的运输工作量的多少来反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它是反映劳动消耗的指标。
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率=完成的运输工程量总和/全部劳动者人数(吨公里/人)
(四)燃料消耗量——重要的资源消耗量指标
以各种运输方式所完成的每单位运输工作量的平均燃料消耗来计算。
影响因素:
运行阻力、运行速度、运行条件、运输工具类型、运行方式及货物种类等。
(五)始建投资
始建投资是指运输设施设备的初始建造价值。
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经济师 运输 公路 重点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