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肺脑复苏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
- 文档编号:1502585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PPTX
- 页数:44
- 大小:349.90KB
第三章心肺脑复苏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
《第三章心肺脑复苏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心肺脑复苏PPT文件格式下载.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功的心肺复苏是脑复苏的前提,而脑复苏又是心肺复苏的关键。
第二节心搏骤停的原因和诊断一、心搏骤停定义心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二、心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搏骤停1.冠心病2.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3.心肌病4.主动脉疾病5.瓣膜性心脏病6.其他二、心搏骤停的原因非心源性心搏骤停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3.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4.麻醉和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5.其他三、呼吸骤停的原因包括溺水、卒中、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伤、窒息、脑卒中、脑外伤、创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四、心搏骤停的诊断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称心搏骤停“三联征”。
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面色苍白或发绀,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心电图表现:
心室颤抖(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PEA)四、心搏骤停的诊断2.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或叹气样呼吸瞳孔散大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心电图提示心室颤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
以上诊断应在10秒内完成,若在10秒内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开始CPR。
第三节心肺复苏一、心肺复苏概述心肺复苏包括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心肺复苏的主要原则是“生存链包括”生存链包括:
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和呼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和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
二、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现场心肺复苏术,又称现徒手肺复苏术。
生存链的早期识别心脏骤停和呼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构成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四个步骤: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D除颤。
为了提高复苏质量2010年新版指南将基础生命支持复苏顺序调整为C-A-B-D二、基础生命支持
(一)评估、判断意识和呼吸
(二)呼救并启动EMSS(三)调整体位(四)检查脉搏二、基础生命支持(五)人工循环一经确定心搏骤停,就应立即给予30次“有力、快速”的胸外按压。
目前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深度至少5cm;
保证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
尽量减少因检查或治疗时中断胸外按压。
二、基础生命支持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或胸骨下1/3处。
2.按压手法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4.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婴儿和儿童:
深度至少达胸廓前后径的1/3,或婴儿4cm,儿童5cm。
二、基础生命支持5.按压/通气比无30:
2,每个周期为5组30:
2,大约2分钟。
每5组CPR(大约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
2人以上CPR时,每隔2分钟替换一次,以防按压者疲劳使按压质量降低,尽量减少中断按压,中断胸外按压时间10秒6.禁忌症严重张力性气胸、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心包压塞、晚期妊娠、大量腹水患者。
7.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折、血气胸、心包积血或填上肝脾破裂等。
二、基础生命支持(六)开放气道1.仰头抬颏法2.托颌法3.气道内异物的处理二、基础生命支持(七)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2.口对鼻人工呼吸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4.球囊-面罩通气二、基础生命支持无论何种方法进行人工通气,每次吹气时间要在1秒钟以上,应见胸廓抬起,每5-6秒通气一次,呼吸频率10-12次/分,潮气量约500-600ml为宜,进入气体量过大,会导致胃扩张、反流和误吸、肺泡破裂等并发症,更重要的是会增加胸腔内的压力,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输出及存活率。
每2分钟重新检查一次脉搏,吹气时暂停按压。
二、基础生命支持(八)除颤当心脏骤停发生时被急救者目击,如有AED或人工除颤器在场,应立即进行CPR和及早使用除颤器;
当未被急救者目击,或心脏骤停时间超过5分钟,先行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共5组CPR(约2分钟),再分析心律实施电除颤;
当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四、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急救者应立即除颤一次,然后行5组CPR,再检查脉搏和心律,如需要再行一次除颤除颤的方法三、进一步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继续,通常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在医院内进行常借助器械设备、特殊技术和药物进行复苏。
可归纳为高级A、B、C、D,即A人工气道;
B机械通气;
C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复苏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
D识别心搏骤停的可能原因。
三、进一步生命支持
(一)人工气道常有方法:
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等;
其中气管内插管是急救时最可靠、最有效的通气方法。
(二)机械通气通气频率按照每6-8秒通气一次(8-10次/分),通气时不需暂停胸外按压。
(三)识别心搏骤停的可能原因和复苏监测三、进一步生命支持(四)药物治疗1.药物途径
(1)静脉途径
(2)气管途径(3)骨髓途径三、进一步生命支持2.复苏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
(2)加压素又称为抗利尿激素(3)胺碘酮(4)利多卡因(5)阿托品(6)碳酸氢钠四、延续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PLS)是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延续。
五、复苏后综合症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
采取高质量的心肺脑复苏后,虽然自主血压恢复,但仍有数小时的昏迷,并常伴有数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种情况称为、复苏后综合症、其防治原则主要是
(1)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再灌注时要注意保持低压、低流、低温;
(2)改善缺血组织代谢;
(3)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第四节脑复苏一、脑复苏概述脑复苏是为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
以保护神经功能为目的所采取的救治措施脑复苏的原则是:
尽早恢复脑血流,缩短无灌注和低灌注的时间;
维持合适的脑代谢;
中断细胞损伤的级联反应,减少神经细胞的丧失。
复苏的主要措施。
二、脑复苏治疗方法1.亚低温治疗是脑复苏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使中心体温降至32-34c,持续12-24小时。
其治疗脑损伤的机制主要有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
抑制脑损伤后内源性毒性产物的生成释放,从而减轻神经损伤;
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及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反应等,起到脑保护作用。
二、脑复苏治疗方法
(1)降温的措施:
血管内置人冷却管;
膀胱内灌注冰生理盐水;
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用冰水擦浴;
头部重点降温可使用冰帽。
(2)低温治疗原则:
降温早、速度快、程度够、时间足。
(3)低温治疗要点:
降温要早,越早脑复苏的效果越好;
脑缺氧最初10分钟是降温的关键;
降温要快。
争取半小时内降至37c以下,6小时内达到最适度低温;
降温程度要够,头部温度降至37c左右、肛温降至30-33c;
体温低于30以下才有发生室颤的危险;
降温时间要足,要维持到病情稳定、皮肤功能开始恢复,听觉出现为止。
若1周后意识尚未恢复、无继续降温的价值。
二、脑复苏治疗方法(4)注意事项:
低温校正后的PH值常高于7.4,PaCO2低于40MMHg,不应视为呼吸性碱中毒而增加CO2,重吸收,否则对心肺产生不利影响;
降温不应过低,以防止心律失常和室颤的发生;
降温要平稳,避免体温波动,若有寒战或体温波动可用冬眠合剂、地西泮、氟派利多和小剂量肌松剂等;
降温要防止皮肤冻伤及枕后受压缺血;
复温宜晚(约2-5天,痛觉、听觉恢复)、逐渐恢复,以每天上升1-2为宜二、脑复苏治疗方法2.脱水疗法只要循环和肾功能良好,尽早使用利尿脱水剂,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通常选用:
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
袢利尿药呋塞米。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稳定溶酶体膜,消除自由基,保持血脑屏障和毛细血管的完整性,降低脑水肿,脑复苏中应早期、足量、短程应用。
注意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高压氧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管和神经组织的修复,有条件时尽早使用。
5.钙拮抗剂二、脑复苏治疗方法6.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7.控制血糖8.控制抽搐和癫痫发作第五节复苏结果的判断一、复苏有效的指标1.大动脉搏动恢复停止胸外按压后可触及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说明病人心跳恢复。
2.皮肤、黏膜、面色及口唇转为红润。
3.瞳孔由散大到缩小,对光反射存在。
4.神志改善,患者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恢复。
5.自主呼吸出现经积极复苏后自主呼吸及心搏已有良好恢复,可视为复苏成功。
二、终止复苏的指标1.经30分钟以上积极正规心肺复苏抢救后,仍无任何心电活动、自主循环不能恢复。
特殊情况如淹溺,低温,点击和雷击与妊娠等则应延长复苏时间。
2.脑死亡二、终止复苏的指标脑死亡的诊断要点:
(1)有明确病因,且为不可逆性。
(2)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CCS评分3分。
(3)24小时无自主呼吸,须靠呼吸机辅助通气。
二、终止复苏的指标(4)脑干反射消失(如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等)(5)脑生物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呈电静息,诱发电位各波消失。
(6)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可能因素,如低温、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肌松剂和其他药物(如巴比妥类中毒)的作用。
持续6-24小时观察,重复检查无变化。
三、预后评估的标准心脏骤停后72小时行正中神经诱发电位测试,有助于判断昏迷患者的神经学预后,临床体征可参照以下5项来预测死亡或神经系统不良后果:
(1)24小时后仍无皮质反应
(2)24小时后仍无瞳孔对光反射;
(3)24小时和对疼痛刺激仍无退缩反应;
(4)24小时后仍无运动反射;
(5)72小时仍无运动反射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章心肺脑 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