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1501214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0.47KB
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 精品.docx
《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 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精品
第1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
目标定位 1.积累古汉语词语。
2.了解"养气说"。
1.背景探寻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
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
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
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
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入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脱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
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2.文学常识
书,即书信。
(详见第5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称其气( ) ②见乎其文( )
③汩没( )④召虎( )
⑤恣观( )⑥肆无忌惮( )
⑦仓廪( )⑧怨谤( )
⑨晤面( )⑩苑囿( )
答案 ①chèn ②xiàn ③ɡǔ ④Shào ⑤zì ⑥dàn
⑦lǐn ⑧bànɡ ⑨wù ⑩yòu
2.通假字
①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通________,__________
②辙生十有九年矣通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现" 表现 ②"又" 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3.一词多义
①致气可以养而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食客三千人
②发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顾北顾黄河之奔流 顾视无可置者 三顾茅庐
④虽虽无所不读 虽多而何为
⑤然故决然舍去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答案 ①得到/达到/招来,引来 ②侵扰/把箭射出去/打开③看,望/回头看/拜访 ④虽然/即使 ⑤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但是
4.词类活用
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②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
③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答案 ①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心胸。
②名词作动词,向慕。
③形容词作动词,看尽。
5.古今异义
①故决然舍去
古义:
今义:
②入则周公、召公
古义:
今义:
③出则方叔、召虎
古义:
今义:
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古义:
今义:
答案 ①古义:
离开家乡。
今义:
舍弃。
②古义:
指在朝廷内政方面。
今义:
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
③古义:
在朝廷外领兵作战方面。
今义:
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
④古义:
五百家为党。
今义:
政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
6.文言句式
①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②听其议论之宏辩:
③观其容貌之秀伟:
④而辙也未之见焉:
答案 ①判断句。
②③定句后置句。
④宾语前置句。
一、词句梳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②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③气可以养而致:
④充乎天地之间:
⑤称其气之小大:
⑥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⑦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⑧未能通习吏事:
答案 ①表现。
②写好。
③获得。
④在。
⑤与……相称。
⑥盖过。
⑦向慕。
⑧熟悉。
二、疑难突破
2.概括文段内容,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答案 第一段:
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
作者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作佐证。
第二段:
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
说自己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三段:
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
第四段:
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3.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答案 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
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孟子通过内在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
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
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答案 于山:
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
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
见秦汉故都、京师汴梁。
于人:
见欧阳修。
(未见太尉)
5.第三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答案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太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6.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
答案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7.苏辙用什么方法打动了韩琦的心?
这对我们今后踏入社会追求上进有什么指导意义?
答案 作者的切入点很好,从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写起。
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入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我们应该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
一、文白对读
太尉执事:
辙生好 为文, 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太尉执事:
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
我认为文章是
气之所 形,然文不可以 学而 能, 气可以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通过学习就能写好,而气是可以通
养 而致。
孟子曰:
"我善养 吾浩然之气。
"过培养而获得的。
孟子说: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
今 观其文章, 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
气是可以通过培养而获得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话指思想修养,非指气质。
称其气之小大:
文章与他气的大小是相称的。
孟子自言他的"浩然之气"是"塞于天地"之间的。
太史公行天下,司马迁走遍天下,
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 豪俊 交游, 故其文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
疏荡, 颇有奇 气。
此二子者,岂尝 执笔学为如此之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
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
文 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
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流溢
其 貌,动乎其言, 而见乎其文, 而不 自知也。
到外表,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荡:
放达,不受拘束。
溢乎其貌:
流溢到他的外表。
辙生 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 所与游者,不过其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
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
邻里乡党之 人, 所见 不过 数百里之间,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
无高山大野,可 登览 以 自 广; 百氏之书,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
虽无所不读, 然皆 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
恐遂 汩没, 故决然舍去, 求 天下奇闻壮观,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
以 知天地之广大。
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自广:
扩大自己的视野与心胸。
百氏之书:
指诸子百家之书。
汩ɡǔ没:
灭没,埋没。
过秦、汉 之故都,恣观 终南、 嵩、 华之高,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
北顾 黄河 之奔流, 慨然想见 古之豪杰。
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
至京师, 仰观天子宫阙 之壮, 与仓廪、府库、城池、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
苑囿之富 且大也, 而后知天下之巨 丽。
见翰林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
见到翰林
欧阳公, 听其议论之宏辩, 观其容貌之秀伟,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
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
等,都是他的朋友或门生。
苏氏父子和王安石也出其门下。
太尉以才略 冠天下, 天下之所恃以 无忧,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
四夷之所 惮 以不敢发, 入则 周公、召公,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
出则 方叔、召虎, 而辙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
可是我至
也未之见焉。
且夫 人之学也, 不志其大,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
虽 多而何为?
即使知道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狄,合称四夷。
发:
动。
这里是侵扰的意思。
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周公,指周公旦;召公,指召公奭。
二人都是周初重臣,辅佐周武王灭商,又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
方叔,周宣王时的卿士,曾受命助宣王南征。
召虎,召公奭的后代,又称召穆公,曾佐周宣王平定淮夷。
作者这里借用周代四位名臣称颂韩琦出将入相,文武兼备。
不志其大:
不向慕大的方面。
志,向慕。
辙之来也, 于山见 终南、 嵩、 华之高, 于水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
见 黄河之大且深,于人 见欧阳公, 而犹以为未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
见太尉也, 故愿 得 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
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
言 以 自壮,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感到骄傲,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
大观而无 憾者矣。
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一句话也可以感到骄傲。
自壮,自大,骄傲。
辙年 少, 未能通习吏 事。
向之来,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
这次来京应举,
非 有 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 之, 非 其 所乐。
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然 幸得 赐归 待选, 使得优游数年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
之间, 将归 益 治其文,且学 为政。
太尉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
太尉
苟 以为 可教 而辱教 之, 又幸矣。
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的资格,并不能马上做官,需等待铨选。
苏辙在家等待了四年,于二十三岁时登制科后始得一官。
优游:
悠闲自得的样子。
二、文本深读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
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最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学案5 精品 高中语文 最新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