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毛的创作态度和散文体特色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9873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4.17KB
论三毛的创作态度和散文体特色文档格式.docx
《论三毛的创作态度和散文体特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毛的创作态度和散文体特色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她热情,浪漫,真诚,甚至不失孩童般的率真,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永存。
当然,与一些名作家相比,三毛显然算不了什么,但她的文章却赢得了海内外一大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在我们当中曾经掀起了一股为时不短的“三毛热”,使她的生命永融于文学之中。
一、三毛的创作态度
(一)、写作只是将个人生活做一个记录而已
从她的创作态度来阅读她,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对她的理解。
创作态度,即创作过程中及作品完成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联系创作之本源与作品最终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间的桥梁。
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那么写作则使她的生命态度展示出最动人的风采。
写作,无疑是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种存在形式。
检视三毛的写作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感慨于她的文学追求。
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
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写作对于她,既非抒写经国之大业,传诵千古之文章;
也非天下扬名之手段,通往文学殿堂之捷径。
三毛对于她自己的写作生涯是这样说的:
“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
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2]“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
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的写。
”“我承认我的作品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巨著……”[3]可是,我觉得三毛还有她清朗、勇敢的一面,起码能给读者,特别是较低层次的读者较清新的一面,不能老叫他们在情和爱的小圈子里纠缠不清。
(二)、“游于艺”的文学观念
三毛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的,“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
”[4]这里的含义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人生玩耍,而是强调兴之所至,一切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
这种写作也构成了她通俗写作的核心——写于生活,在于娱乐。
正如三毛的写作与她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样,她的写作观更多地来自于她的人生观。
解读三毛,她散文世界就是她生命存在的世界。
读其文,如见其人,如知其心。
二、三毛散文体特色
如同三毛的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样,三毛的散文也是一次性的,它是别人学不会的。
我们可以试图把三毛那种独有的散文写作叫做“三毛体”。
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
。
三毛散文除了具有一般散文所共有的特征,即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纪实。
三毛的作品全部采用第一人称,作品里有一个永恒的主人公,即她自己——三毛——Echo,与同时期的琼瑶等作家相比,她不是着意去虚构别人的人生来描绘动荡的社会生活,而是执着地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探索。
这是开创她独特的“三毛体”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毛体”的散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三毛散文世界是一个自然流露的真实的世界
巴金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无技巧,而读者读三毛的作品时,就像是在小酌一杯茗茶,有一缕清香,却丝毫没有粉饰雕琢的痕迹。
三毛在《衣带渐宽终不悔》里说:
“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
说宿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
《老子》里有一句话:
‘万物作焉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作而不推辞。
我是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自然的定律。
顺其自然,没有意外。
”因此,无论是《雨季不再来》中那个封闭而多愁善感的少女,还是《撒哈拉的故事》中那个对着漫天风沙微笑的少妇,或者又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个平静而淡泊的寡妇,三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乐与悲痛、幸福与坎坷。
她如同一位好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你秉烛夜谈,在向你展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她的作品没有也无须人工的雕琢,情真意切而又挥洒自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
她说“我是游戏人生。
……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
比如,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也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尤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
”[5]“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
我的人生一定要玩得痛快才走,当然走不走不在我,但起码我的人生哲学是做任何事一定要觉得好玩才去做,绝不会为了达成一个目的,而勉强自己。
”[6]正是因为她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作态度和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使得从她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率真而不做作,作者的灵动与智慧在作品中任意挥洒,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三毛用她充满灵性的笔给我们构筑了这样一个真实的自然而发的散文世界。
“游于艺”作为三毛的一种文学观念,主要包含了她自身对文学对创作等一系列问题的自我理解,也是她创作出一系列精彩的通俗文学作品的基础。
它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
事实上,写作在她不仅仅是游戏,那是一生的执著。
潇洒天涯的同时,伴随着艰苦单调的沙漠人生;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
三毛父母说女儿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六亲不认”,“生死不明”,正是对三毛文学苦心的证明。
这种人生观甚至写作观的形成,源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
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
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
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
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
她说:
“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
”[7]她开始全心全意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真真实实的游戏人生。
她在认真、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
也满足了读者们日益增长的消遣娱乐需要,让大家在阅读之余学会思考生活和为人的种种。
(二)自传性散文
对于三毛作品的文体形式,见其浪迹天涯的旅行见闻,有人称之为游记;
见其篇篇有我、独抒性灵、挥洒自如的率性之作,有人称之为散文;
见其奇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有人称之为小说;
见其自我的纪实色彩,有人称之为私小说;
作者本人则称之为“自传”。
我认为,从其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应属于带有自传体特色的散文。
三毛的作品,有自己的心境记录,也有作者身边的邻人、朋友的遭遇,但就其主体风貌而言,是在讲她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在文体上,除了《万水千山走遍》等少数文章明显地带有游记色彩,更多的篇目,虽涉及到旅行的题材,而作品的整体风貌,远非游记所能涵盖。
三毛对于单纯的景致,一向不感兴趣,她所关注的,是与人生融合的大自然,是刻着文化印迹的生命景观。
所以,特定地域中的人,浸润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最令她钟情。
如同作者自白:
“我不爱‘景’,我爱‘人’。
”看她的《逍遥七岛游》、《马德拉游记》、《墨西哥幻行》等等带有游记性的作品,三毛以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将我们引向她的私人生活和内心世界中去。
三毛“带你去看爱情、生死以及种种神秘和未知,她把你几乎忘却的好奇心又重新点燃,她让你重享闯五湖四海的喜悦”。
从这些作品当中,三毛向我们展示了她眼中的大自然,而我们也正是从她的文章当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那远离都市的自然中,她去哭、去笑、去疯狂,游记只是她展示自己生命的一个载体,享受生活才是她的目的。
三毛的作品,在文学精神上,更多地得自散文的艺术精髓。
就表现自我的人生、个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与表现手段,散文这种文体将其内在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毛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传奇意味的文学虚构小说,也有异于那些带有小说特征的人物传说,在自传的色彩上,纪实、抒情。
她的文章中,有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等。
三毛在她的作品中也讲述了一个一个的故事,但是它与小说中的叙事故事情节不同,三毛所叙述的故事大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她的散文《寂地》描写的是几位朋友野营时讨论一种叫做“脸狺”的怪物,故事没有所谓的开头、结尾,从天黑时写起到第二日天亮时便嘎然而止,整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仅有的两段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当时恐怖的气氛,作者只是要在其中表现她对“神迹”的看法。
此外作为小说的叙事,都是一些虚构的情节,而三毛作品中的叙事却都是真实的。
三毛一再强调:
“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生活。
”“迄今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
”从三毛的作品到三毛的自述,可见其作品最主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融纪实与文学性为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写个人志趣。
细细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作者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间众生、作者的情感心路乃至个人隐秘。
这就围绕作者的自我中心,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写实为基础,构成奇特的人生风景。
三毛说:
“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
我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
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
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
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
[8]这就使得作品真实又不乏作者的个性色彩。
确切地说,她的作品主要是以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心路为线索,从个人经历中汲取素材,并通过散文的创作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原型。
所以,把三毛的这种文体称为“自传体散文”似乎更合适一些。
这种真实地描写自我的自传体散文,在内容和表现手段上,远比游记和小说来得丰富;
在现实生活的意义上,人生真实往往胜于文学虚构;
在文体类型方面,既便于表现自我又适于表达情感。
由此看来,三毛采用自传体散文的方式来创作,显然具有一种自我的大众传播效应的文体优势。
纵观三毛,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
“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就是主角。
”
放眼三毛的自传体散文的创作,自我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灵魂。
这种文体对于三毛传奇经历的纪实,自我个性的张扬,女性生命意识的充分体现,以及“水仙花”般地自恋情结的悄然释放,无疑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语言机智、诙谐、朴素、清新
汪曾祺说: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三毛的作品虽然不属于小说,但作为文学作品,往往也是通过语言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而读者对作品风格的认识和感受,也首先是从词语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中获得的。
我们所了解的三毛作品所具有的洒脱不羁的风格,也是从她的语言开始的。
作为一种生命纪实,三毛散文的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三毛 创作 态度 散文体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