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91621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97KB
最新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
(2)、政治上: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
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
(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
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
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唐朝疆域四至:
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⒈科举制度:
(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
(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常设的主要科目:
明经和进士。
(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
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C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
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唐朝的时代精神:
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有
(1).武力、安抚或册封: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2).联姻: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戴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3.吐蕃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第6课开放与交流
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原因:
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⒋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⒌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拼介绍到中国的人。
(《大唐西域记》)课本39页表格。
⒎唐朝长安,是一所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⒈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
3.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
唐朝,孙思邈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在《丹经》记录下来。
唐末,火药始用于军事。
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
宋代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⒎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
⒈文学家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指的是李白,人们称他为诗仙;
“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⒉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
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⒊唐朝时,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其中以泥塑和壁画(如壁画《飞天》)为代表。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上京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汴京西夏
1038年
元昊
党项
兴庆
⒈1004年,辽军的进攻威胁到北宋都城的安全。
对此,宰相寇准坚持宋真宗亲征。
⒉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但这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
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⒊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
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⒋契丹、西夏、蒙古政权建立后,都创有自己的文字。
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初中频道给大家编辑了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备考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复习。
第3课:
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
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
①水利事业发达;
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
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发达;
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1、科举制的产生: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
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6、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由于闭关锁国,
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第1课
581年,隋炀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这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第2课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改善,历史上称这一时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段大事的杜如梅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
我过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的-武则天,他是唐高宗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后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唐玄宗统治期间,称“开元盛世”。
唐朝出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作者陆羽,后人称“茶神”。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灌溉工具筒车。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世界珍品。
唐朝大都市:
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内分为访和市,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原因1.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唐2.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
朝转折:
“安史之乱”(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
衰瓦解:
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
亡灭亡:
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魏晋隋文帝开始使用分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
武则天时,还有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科举主要考试内容。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明经】:
考儒家经书。
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1.唐太宗2.武则天3.唐玄宗
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废除。
第5课
隋唐时期唐玄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设置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此时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回纥改名为回鹘。
唐玄宗封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称天“天可汗”。
第6课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唐玄宗,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初一 学期 期末考试 知识点 复习 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