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及反思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99072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78KB
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及反思Word下载.docx
《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及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及反思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教育性建立在学生的可塑性以及管理的可控性基础之上,为此应从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要求出发,强化学校管理的教育性,促进教育的“返璞归真”。
一、学校管理实践中教育性的弱化
1.学校管理目标的功利化
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管理任务,是评价学校管理任务质量的标准。
学校管理目标会对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产生影响,有时会不得不带上一些功利化色彩,这主要是由学校的生存以及经济效益决定的[1]。
学校管理的功利化色彩主要包括两种现象:
第一,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学校会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建立起极为严格的物质奖惩机制,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完全通过经济利益体现出来。
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作用下,师生一切行为都以经济利益来衡量,这使得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甚至使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凌驾于学校教育宗旨之上,教育的人文性日益弱化。
第二,将升学率放在工作的中心。
学校利用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一切学校管理行为都围绕升学率来进行,完成学校规定的升学指标说明学校管理工作完成得好。
教师在功利性目标的影响下,心理压力很大;
由于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学生也会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师生关系不融洽,学校生活单调、沉重,教育意义不突出。
2.学校管理组织的科层化
管理组织的科层化指的是管理组织具有严密的层级设置,上级具有权威性,下级需要绝对服从上级。
这种管理组织的科层化会导致官僚主义盛行,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由于片面强调制度管理,学校氛围容易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师生不容易形成独立意识,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由于组织行为丝毫不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
科层化的学校管理体制由于缺乏灵活性,因而会限制学校的发展。
3.学校管理过程的程序化
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诸多环节,是学校在实现教育目标中开展的各种职能活动,整个管理过程应该按照一定顺序,呈阶梯状不断向前推进。
显而易见,有秩序的管理过程有利于学校正常开展各项工作,也能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证,可是学校管理过程不能以维持秩序为根本目的。
管理手段作为管理目的出现,学生自主性被忽视,导致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低下,学生发展受到影响,而教育过程教育性意义必然会弱化。
二、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成因
1.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内在原因
从学校管理内部因素入手,并结合学校管理发展演变过程展开分析发现,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源于学校管理内部。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
“教育需要在与管理进行对比的条件下实现”[2]。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被忽视,甚至被其他事物取而代之,尤其在当前其他外部因素同样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的条件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管理与教育之间联系密切,学校管理实践也已经证明这一点,如早期的教育人员和管理人员并没有被区别开,而且教育对象和管理对象也是合二为一的,即管理中有教育,教育中有管理。
如今,虽然部分学校也没有将二者完全区分开来,但是学校管理还是受到“现实”的影响,导致学校管理的教育性日益弱化。
2.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外在原因
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外在原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
首先,政治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性质,阶级社会下的教育会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性,政治色彩非常浓厚。
另外,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教育内容都属于国家上层建筑的范畴。
其次,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性质,并从多个方面影响教育。
经济从物质的角度保证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教育的存在基础,而教育则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教育与经济之间联系密切,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工具理性主义管理观一度流行于学校管理领域,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金钱崇拜”、“升学率第一”等非正常教育现象接连出现,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管理受到市场经济的浸染,原本应用于企业的管理模式被简单套用在学校管理领域,学校管理的教育性被忽视,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三,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承、发展的作用,教育自身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文化对教育具有影响作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作用不但有积极的一面,同时还有消极的一面,因此落后的文化观念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会造成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
三、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反思
1.学校管理教育性的目标定位
第一,坚持学生本位不改变。
从学校管理实践的角度展开分析,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学校本位的体现,它是学校性质、类型在教育领域的定位;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本位的体现,它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定位[3]。
学校本位与学生本位之间联系密切,但是分别有所侧重,学校本位将学校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调的是学校整体利益,学生本位的着眼点在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局部利益。
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尽管学校利益与学生利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二者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无论学校属于哪一种性质,学生利益都处于最根本的地位,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利益比学校利益更重要,所以学校必须坚持学生本位。
第二,坚持教育本位不改变。
一般而言,学校承担着教育和管理两种职能,二者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学校属于教育性组织,因而管理要为教育服务。
从这一角度来看,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本位应高于管理本位。
但是也应该看到,学校在管理实践中不得不面临各种具体情境以及复杂化问题,所以学校在管理实践中坚持学生本位和教育本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努力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管理路径。
学校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多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尤其是要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人文关怀,在管理过程中体现教育关怀,在管理方式上体现伦理关怀。
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管理真正为教育服务,促进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回归。
2.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制度设计
首先,学校管理制度设计应该以教育为本,为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回归提供前提条件[4]。
学校的管理职能是在学校履行教育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
从根本上说,学校最重要的使命便是教育,因此学校工作的中心应该放在教学上,学校的其他一切工作都应该服从教学,服务教学,学校管理也不例外。
从学校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来看,部分学校在实践中开始奉行管理本位主义,管理上位现象日益突出。
这一表现颠覆了学校本应坚持的教育本位、教育上位的理念,导致学校管理定位不准,学校管理职能出现缺失等非正常现象。
因此,学校管理制度设计必须摒弃管理本位主义理念,并全面反思现有的管理制度,及时对不合理之处作出调整,保证学校管理制度不会出现越位,尽快弥补管理制度的缺位,并对错位现象进行纠正。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设计必须体现教育性。
学校制定管理制度时应紧紧围绕教育需要来进行,如果偏离教育需要,学校管理教育性很难顺利回归。
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反映学校工作完成情况。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这一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的方向正确。
学校管理制度设计要想保持正确的方向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保证学校管理目标保持合理的定位,在思想上和理念上保持正确性;
第二,保证学校管理制度符合法律的规定,使管理政策以及管理规定保持合法性;
第三,反思学校管理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合适,保证学校管理行为的正确性。
最后,学校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应服务于教育,是否具备这一点决定着学校管理教育性能否顺利回归。
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应该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
从教师管理来看,教师态度端正,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管理制度的目标;
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从教学管理角度来分析,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认识不应停留在“怎样进行”的水平,还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进行”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必然加深对课堂秩序观的认识,课堂秩序就不会严肃、单调、枯燥了,而是活泼、开放、充满生机。
学校教育本位理念下的所有教育者都是学校行为的主体,他们都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因此都应该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后勤人员虽然驻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可是都隶属于教育领域,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学校管理教育性的路径选择
首先,必须在具体实践中实行集体教育,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来坚持,无论是在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是实施具体管理策略中,都应该突出集体性,强调集体教育性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魏书生和任小艾是班主任杰出代表,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摸索、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班级管理模式,但是二人的班级管理都建立在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之上,他们的管理都通过班集体建设的方法来实现。
二人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其共同之处,如都采用表扬、引导、疏导等手段进行正面教育;
都通过集体来实现对集体中个体的教育,即采用平行教育法;
都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
这种平行教育法不仅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运用,更是一种有效的学生管理策略。
其次,学生在自我服务中逐步开展自我管理。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自我服务方式成本最低,经济性最强,自我管理方法在诸多管理方法中效果最明显,且便捷性非常强。
自我服务是自我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自我服务的开展,自我管理不可能实现。
举例来说,教育家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策略值得学习,他首次在班级管理中设立了副班主任,看到了学生在自我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并着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管理领域还是班级日常管理领域,魏书生都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管理机会。
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中,管理制度的协商制定、贯彻落实,乃至监督运行,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真正实现了在管理中开展教育、在自我服务中开展管理。
最后,是勇于追求自我教育,通过自我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自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并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事实上,自我管理本身属于自我教育,确切来讲,自我管理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教育。
管理者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者意识,尤其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加大教育性的渗透,如果学生管理中出现了任何问题,必须站在教育的角度全面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也要运用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总之,学校管理的功利化、科层化和程序化,导致了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弱化,使教育的意义陷入了迷失状态。
其原因在于教育和管理的分离,社会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等。
面对学校管理教育性弱化的现状,要进行认真反思,从目标定位、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反思,促使学校管理回归到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管理 教育性 弱化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