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市民视角研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90354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77.27KB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市民视角研究Word格式.docx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市民视角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市民视角研究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尊重历史、立足现实、“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应从限制政府权力、加强遗产教育、完善参与机制、实现动态保护等方面积极借鉴成功经验,使城市遗产真正成为连接城市历史传统、现实发展与未来规划的桥梁。
关键词:
市民视角;
城市遗产保护;
公众参与;
政府角色;
遗产教育
D668:
A:
1002-3240(2016)02-0043-06
收稿日期:
2016-01-14
作者简介:
张心(1989-),女,山东省胶州市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管理。
21世纪是大发展、大转折的时代,并行的全球化与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着城市环境的根本性变迁和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
诚然,急进式的城镇化进程赋予许多历史城市以崭新的风貌,但同时也使城市遗产陷入空前的“生存危机”,缺乏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大大增加了文化遗产沦为城市发展“牺牲品”的风险。
过分追求建设规模和速度、漠视城市文化特色的改造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强势摧毁着城市的传统肌理和历史环境,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和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渐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面貌以及缺少人情味的社区生活。
城市遗产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既是城市发展演进的见证和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市民情感、传承文化身份的重要纽带。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强调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
实现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尊重遗产价值、关怀民生的城市遗产保护。
毫无疑问,城市遗产保护与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前,由于社会民主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的热情得到了极大鼓舞。
维权意识的增强使公众采取了更加多样的方式表达传承城市文脉、参与文化生活的民生诉求,社会力量正成为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府进行决策时对民生的考量并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
过去往往被忽略的市民视角在与时俱进的城市保护理念推动下,逐渐为社会各领域所重视,成为探索城市遗产保护模式、助力城市遗产保护实践的新思路。
一、市民视角的内涵
与政府(管理者)视角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和保护效益有所不同,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市民视角更看重城市遗产保护中人性化的尺度以及公众参与保护事务的途径和享受保护成果的权利。
换言之,市民视角就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出发对城市遗产保护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量,重视公众的需求和感受,倡导城市遗产保护相关环节的公众参与,尊重“人”这一因素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市民视角的主体,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受社会文化氛围影响最深、与历史建筑、传统街区等城市遗产联系最为紧密的普通民众。
这一群体对城市遗产的认知虽然普遍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态度和想法却能反映出城市遗产保护中最根本的一些问题:
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怎样的保护才是不扰民的保护?
城市的主体是人,在一座城市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精神感受需要及其他文化生活的要求,关怀人,陶冶人。
因此,民生问题一直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更推动着社会各领域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传承有助于塑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关注被忽视的人性价值。
以市民视角作为探讨城市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既顺应了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现实要求,也符合城市遗产自身的属性。
首先,城市遗产自身具有公共性和日常性。
城市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更体现在独特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担当。
城市遗产作为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保、共享。
历史环境在为公众提供文化生活公共空间的同时,其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往往也是基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使得城市遗产附属了更多的市民情感进而升华成为‘场所’”[2],城市遗产只有不脱离市民真实的生活空间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城市遗产的公共性和日常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的有效保护不仅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历史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协调融合,还能够在微观层面上对市民产生积极的导向。
例如,创造令市民身心愉悦的高品格生活环境,强化由集体记忆升华而来的地域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提高市民的整体素养等。
因此,基于普通民众的立场探讨、参与城市遗产保护,有着极强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其次,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理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城市发展却普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现代化水平为衡量标准。
当城市遗产等公共性资源的保护与更具利益前景的产业发生冲突时,政府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有时甚至会批准一些可能导致遗产资源“建设性破坏”或过度商业化开发的项目,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例如,江苏镇江宋元粮仓遗址毁于地产商的推土机下①,建于民国时期的广西横县李同记大院在旧城改造中只剩残垣断壁②,等等。
亟待完善的遗产管理机制难以抵挡“好大喜功”的政绩观以及市场主体“逐利”本性的冲击,从而出现了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中的“政府失灵”。
随着城市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各类民间团体和普通民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会有所增加,在决策和监督环节加强公众参与甚至被视为是尽可能地避免遗产保护中“政府失灵”的关键手段之一,南京“梧桐树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就是很好的例证[3]。
但鉴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实践起步较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政策保障,在很多城市,普通民众参与社区事务和城市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比较淡薄,公众参与仍未成为一项普遍的、成熟的机制。
另外,就本质而言,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发展和城市遗产保护有着一致的目标,即建设更好的城市,改善社会环境,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
但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所表现出的关注偏好和追求的阶段性目标有所不同,对具体事例的理解和要求也存在差异。
政府视角下的城市遗产管理更注重宏观规划层面的问题,缺少对细节深入细致的调研;
决策者、管理者往往无法对公众的感受与需求产生直观的认识,民众有时也无法真正理解政府决策的程序与内涵,沟通不畅、信息错位等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官-民”矛盾的激化。
由此可见,市民视角及其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政府视角力所不及的领域,在城市遗产保护中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再次,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遗产知识的普及,加之维权意识以及文化传承使命感的增强,普通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日趋高涨。
而政府的施政理念也有意转向透明公开与“以人为本”,公共参与、社会问责等制度已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尝试,政府与民众就民生改善和城市发展等问题正逐步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与诉求沟通。
不仅如此,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社交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兴起,为公众表达参与诉求、享受文化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这些因素都为公众参与遗产资源的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也为市民视角的兴起提供了可能性。
二、市民视角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目标
市民视角反映着普通民众对城市遗产保护的认知,对于他们而言,城市遗产不仅是象征着历史文脉的重要符号,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承载过往经历和记忆、寄托个人深厚感情的场所空间。
因此,市民视角下的城市遗产保护也有着更契合现实、着眼于细节、表达民生诉求的愿景。
1.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城市遗产兼具“往昔价值”和“现代价值”,与专家学者更推崇前者、政府和开发商更看重后者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普通民众希望通过合理保护与适度利用使城市遗产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在传承城市文脉的同时满足民生改善的需求。
总的来说,对城市历史环境进行的保护与改造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将内部居民全体或大部分迁出,从根本上改变建筑、街区原有的功能;
二是在尽量维持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拆改与修缮,并增建基础设施;
三是对破损严重的建筑物进行完全拆除,再依照原有风格进行重建。
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给予历史环境以崭新的面貌,但可持续性较差,而且实际操作中容易受到资金、时限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民生改善的目标。
面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生活在旧城区的市民虽然有着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意愿,但同时又担心失去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和社区氛围。
遗产资源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往往也被符号化为陈旧或失去生命力的象征,因其“弥留性”和稀缺性而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这样的保护或多或少带有“临终关怀”的意味,将文化遗产隔离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之外。
有活力的城市才具有魅力,城市活力取决于人们多样化的公共活动,并以此凝聚地域特色,形成一座城市独有的风貌。
较之学术意义上的“保护”与“传承”,市民视角更关注城市遗产保护对于社区活力和生活品质的作用,看重其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维护城市特色,寄托情感记忆
城市是凝聚记忆的有机生命体,城市遗产则是维系市民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纽带。
著名的“古城卫士”阮仪三教授在谈到传统对于城市的价值时曾说: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
”[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和寻根意识也愈发强烈,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起了老房子、旧风景,并反思一座座昔日各具神韵的城市为什么越来越缺少让人热爱的特质。
人们渴望通过保护承载着珍贵城市记忆的文化遗产来延续一座城市的独特个性与内在魅力,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寄托认同,成就归属感。
记忆依赖于社会环境,同样,文化认同、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无法脱离具体的语境与场所。
近年来,尽管一些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城市遗产已经得到了较为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但大量未被纳入保护范围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却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社区记忆面临着被消解和同化的危机。
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固然为市民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多样的发展平台,但过分强调技术、效率和利益的价值导向不仅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也加剧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焦虑和精神空虚。
市场力量主导的城市改造使传统社区逐渐解体,个体对“家园”的归属感逐渐被社会变迁带来的失落感与孤独感所代替,加之无节制开发、强制拆迁等罔顾民生的行为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许多城市的发展已经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
城市遗产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既影响着城市文脉的延续,也关系到市民群体的集体认同和场地感受。
作为空间感知的一种,场地感受是城市文脉的直接体现,反映着城市记忆主体与记忆载体在时空维度中的互动。
市民视角希望通过保护城市遗产来召唤心底对于过往与传统的追念,弥补已经存在或是可能出现的世代记忆断层,使文化遗产真正成为一种传承城市记忆的叙事方式。
3.表达参与诉求,促进社会公平
公众参与是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意味着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到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及决策过程中。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众要求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遗产 保护 中的 市民 视角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