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75837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78KB
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Word格式.docx
《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教学的方法有:
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的原则有:
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孔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ﻫ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
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被多数人称之为“孔孟之道”。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
其对重新整理儒家经典也有相当的贡献。
2、著作:
《荀子》
3、观点:
1.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
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3.教育内容:
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五经,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4.教学方法:
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梁启超
1、个人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等。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2、著作:
其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传世。
3、观点:
1.梁启超认为,教育的作用和宗旨就是培养新民。
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特性和品质。
2.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有:
变科举、兴学校;
兴办师范学校;
倡导女子教育;
改革儿童教育。
3.论学制。
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5岁以下),儿童期(6—13岁),少年期(14—21岁),成人期(22—25岁)。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宣传家,世所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坚决反帝的旗手以及杰出的教育家。
▪杨贤江
杨贤江(1895-1931)著名教育家,南高师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字英父,又名李浩吾,浙江慈溪人(原属浙江余姚),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杨贤江是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2.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的批驳:
批判“三论”,阐述教育的职能;
批判“四说”,阐述教育的涵义。
3.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4、历史地位及评价:
杨贤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家,他的著作《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
▪陶行知
1、个人简介:
陶行知(1891—1946)男,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
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等。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表达,他以这样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联是:
“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毛泽东的评价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董必武称其为“当今一圣人”。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并未留有著作,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
1.教育的意义。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得到改进。
2.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内容。
关于教育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道德,教人学会做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最后,他主张人锻炼身体。
4.教学法。
经过长期实践,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成为“希腊三贤”。
▪柏拉图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他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史的三个里程碑。
《理想国》、《法律篇》
1.政治观和哲学观。
柏拉图的政治观是哲学家治国;
在哲学观中,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的、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理想国。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男女平等;
重视早期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法律篇》中的教育观。
首次提出强迫教育;
早期教育的规定比《理想国》更加具体;
恢复了一夫一妻制,人伦、孝道成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4.学习观。
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是西方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他的著作的学派。
在后世哲学家中,柏拉图也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玄学等。
他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政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
1.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的基础——灵魂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的理性得到发展。
关于教育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人都应该受一样的教育。
2.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意见。
主张应当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初等教育分阅读、书写、体育、绘画四科;
高等教育应该与科研相结合。
3.伦理思想。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对幸福、美德等有所论述。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统治过全欧洲,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
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并称为“希腊三贤”。
▪昆体良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昆体良还兼任律师,这使他有可能以当律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的教育》
1.教育观。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
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2.教学观。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
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
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
3.教师观。
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
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
教师对学生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
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
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培根
弗朗西斯·
培根(1561年-1626年)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生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王国最高法律官职)古拉斯·
培根爵士的幼子。
后于1618也成为了大法官。
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
《学术的进步》、《新工具论》、《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
培根特别强调道德实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人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