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语文考情分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972965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856.86KB
中招语文考情分析Word格式.docx
《中招语文考情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招语文考情分析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因错别字导致失分。
如“拂士”的“拂”误写成:
佛、避、敝、鄙、弼等,还有:
“浮沉”的沉,“淤泥”的“淤”,“濯清涟而不妖”的“濯”、“涟”,“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与”,“夜郎”的“郎”,“千里共婵娟”的“婵娟”等出错率较高。
(2)背记不准确。
如“身世浮沉雨打萍”写成“身世沉浮雨打萍”。
(3)理解不透彻。
最后一空《水调歌头》以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的句子,个别考生因理解有误写成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
第4题:
本小题考点是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名著内容的把握及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概括表达能力。
中国名著涉及《西游记》、《水浒》,外国名著涉及安徒生的《夜莺》和格林的《渔夫和他的妻子》两则童话故事。
该题为二选一,学生可自由选择。
分值4分。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基本上能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名著作答。
平均分在3分左右。
但学生答题情况仍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
(1)审题不清。
题目提示“任选一题作答”。
指的是在中国名著和外国名著间选择一题,然后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名著,根据要求作答。
比如选择《西游记》,就只介绍西游记的两个情节。
而有些考生分别选《西游记》和《水浒》各一个情节来写,或者介绍完中国名著《西游记》再介绍一个外国名著《夜莺》等,乱七八糟。
这样,即使介绍完整、准确,也只能按第一点给2分。
(2)忽略题干隐含信息。
外国名著考查,要求“结合具体情节,写出“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一部分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大谈感受,不提情节,遗憾失分。
还有的考生叙述完情节,只谈一点感受,没有写出之前读和现在读的不同感受,也会遗憾丢掉一分。
(3)未能择要概括。
介绍中国名著时,两个情节,共四分。
很多考生不注意分值安排,应该均衡介绍两个情节,各两分,每个情节应该写出两个关键点。
有的考生详细介绍其中一个,另一个一笔带过,遗憾丢分。
或者是过于注重介绍细节内容,缺少过程关键词。
比如“五行山下定心猿”,大谈悟空如何与佛祖斗法,最后被压五行山下。
而忽略了“大闹天宫”“玉帝请如来”等关键词。
没有注意到题目“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的要求。
总之,这一小题反映出许多考生对于原著内容不够熟悉,阅读量小,阅读面窄等问题,情节介绍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准确度。
另外,答题应注意技巧和方法,按要求、有层次作答,注意概括性。
部分学生卷面不认真,字体过小或连笔严重,错别字较多。
如“佛祖”写成“佛主”,“八卦”写成“八封”等。
第5题:
考点为句子的补写,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段语意的概括归纳和准确、完整、连贯表达能力。
分值4分,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原题如下: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②。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
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
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答案:
①书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②书法也在不断发展)
考生做该题前,要认真读题,分析空白处与前后语句的关系,准确填空。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
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
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但部分学生答案不正确,总结概括主要是以下症状:
(1)语言表述不完整,句子没主语如①:
书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直接写成“分广义狭义”。
(2)没有认真读题或以偏概全,如把②的主语“书法”写成“毛笔”、“书法的书写工具”等。
(3)文本概念把握不正确,如①答案其实为:
“书法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些学生写成:
“书法的意义分为两层”。
或许参照下面的统计表,能更清晰、更直观反映本题答题情况。
其实,补句的命题规律还是非常鲜明: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很可能有字数限制。
只要掌握了补句的命题规律,就会提高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
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第6题:
考点为语言综合运用,内容以青少年备为关注的中国校园足球为题材,体现了积极健康的人文主题,时代感非常强。
分值7分,包括两个小题。
第
(1)小题:
考点为信息筛选与概括,通过有关中国校园足球新闻标题的探究,主要考查提取概括主要信息能力。
答题要点分明。
这种题型类似一句话新闻,要求简明扼要。
分值3分,
第
(2)小题:
考点为图文转换类型,选取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标志,要求“要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设计意图。
分值4分,紧扣“课标要求”。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中考试卷,它一般要求诠释徽标的构图设计及含义、概括徽标蕴含信息、评价构图思想等,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
今年考查的就是构图设计及含义,这也是读徽标题最基本、最主要的类型,不偏不怪,近乎“送分题”,但评过一万多份的试卷,满分4分的题均分近为2.5。
细细归纳,还是有不少地方需我们教学要注意的:
(1)读题不够,不按题目要求答题,两大方面内容丢了其一,或是“没有阐明设计意图”,或是“没有结合图案与文字”;
《2》读图不够细致,造成对图文本身说明不够具体到位,特别是细微的关键点的缺失,如英文“csf”及八个汉字的上下错落;
(3)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从“大语文”生活中感知的有用东西少,看清楚了图上所画,但就是不知其寓意是什么;
(4)不看分值,“按分踩点”的习惯不够,4分的题只答1、2点,草草一两行结束,不够认真;
(5)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语言组织不够条理。
以上问题的出现,和平常训练、积累不够,学生未能熟练形成答题技能有关,但也和学生毛毛糙糙、不够镇定的应试心理有关。
第二板块:
现代文阅读(共29分)
该板块包括两篇现代文,从感恩到阅读经典,内容丰厚,文质兼美,熏陶渐染,正能量突出。
现代文阅读
(一)题为《滴水之恩》的记叙文,选文通过两个助人为乐小故事,从友善与关爱角度,揭示了助人要维护受助者尊严的义理,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感恩主题。
共涉及第7-10题,分值16分。
纵览以上统计表可见,多数试题分值较大,得分率较高,但满分率差异明显。
第7题:
考点为整体把握情节,主要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故事梗概的脉络概述能力。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而是按文章中的记叙顺序插叙来概述的。
(2)没有注意事情的发展变化,漏写要点。
例如只写“他给我讲自己之前在马山得到帮助”,漏写“这一帮助改变了他”。
只写“他把我送到马山”,漏写“他专程(特意绕远路)送我”,因而无法突出“他的乐于助人、善行的传递”。
(3)不是用简洁的概括性的语言,而是用细致的语言具体描述细节。
例如引用原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的对话。
第8题:
考点为理解分析,主要考查学生人物在文本中的作用,限制词是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各占2分,共4分。
分析以上统计表揭示考情的深层次原因,学生答题存在概括局部内容能力薄弱,理解文本不够清晰,结构情节用词混淆的现象;
很多考生将“作铺垫”的“铺”写成“辅”,“垫”写成“堑”,应加强语文阅读术语正确书写并理解的教学;
存在(只答一点)要点不全,(情节结构用词颠倒,即情节用词写在主题作用上,主题用词写在情节点上)要点混杂的问题,应先答
(1)情节作用:
锁定有效段落3到8段,(结合内容占1分)即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作用1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再答
(2)主题上:
(结合内容占1分)即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
(作用1分)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和关爱,使主题更丰厚。
也有极少部分学生答题思路清晰,书写整洁,要点齐全,眉目分明,和答案如出一辙。
为此我们应教会学生认真谨慎审题,文本意识要强,学会抓住叙述对象和事件要点概括局部情节,规范语文阅读术语,写对字,用准词,言简意赅,有的放矢,高屋建瓴,从内容、人物、中心入手,答题务必全面化、条理化。
第9题:
考点为人物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要求学生从两方面概括“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并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分值4分。
学生答案典型问题是:
(1)不分点答题,近半数学生没有分点答题的意识,往往叙述啰嗦,没有重点。
(2)不审题,答非所问。
有的理解为人物形象在行文中的作用;
有的复述了故事梗概,不作分析;
有的只写总结形象的词语,如“善良”,不作分析。
(3)理解能力差,概括分析过浅,抓不住重点,甚至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出现偏差,分不清人物身份(男女)、年龄。
(4)字体太差,不整齐、太潦草;
错别字太多,如“尊严”写成“尊言”;
“乐于助人”写成“乐与住人”。
第10题:
考点为写作特色简析,以文本结尾入手,主要考查局部与整体把握文本关系的理解。
具体要求是“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分值4分,得分点比较复杂,满分率仅10.39℅。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要问题在于不联系文本内容答题,简单重复第9题的人物形象分析,结尾表现了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其实只需联系结尾内容完整表述“结尾通过人物语言(对话),补充交代他本来不到马山,是专程送我,表现他的善良有爱心。
”即可获得一个得分要点。
(2)学生答案中提到与前文照应,解释了“去马山?
”他迟疑了一会,交代了他“迟疑”的原因,学生认为前文“迟疑”是一个伏笔,此处正好照应,结尾解开了悬念,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答案。
和答案中的第一个得分点相近,给1分。
(3)学生答出在我的感召下,他由一个落魄的赌徒成了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即使不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也可以得到第二个得分点的分值。
有同学只谈点明主旨,发人深思,不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只能得到其中一个要点的分值。
(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的余地等术语,有1/5的学生谈到了,但相当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招 语文 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