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96814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18KB
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
陕西省***市林业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
陕西省***市桥北林业局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保护对象
柴松(pinustabulaefirmisf.shekanensisrao.etHsu)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
1.2项目建设依据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
林业部《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林业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纲要》;
林业部林护字(1998)165号《关于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问题的通知》;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年);
现行有关政策法规。
根据上述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为了加快柴松水源涵养地及柴松这一个珍贵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有效安排和使用投资,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特编制***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项目建设范围及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北端陕西境内,富县西部,***柴松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
39′—108°
50′,北纬35°
56′—36°
07′之间,西接甘肃省合水县,南连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与***市桥北林业局张家湾林场、药埠头林场为邻,北接桥北林业局和尚塬林场,境内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约16.5公里,总面积17640公顷。
根据该项目管理需要,设立“大麦秸柴松保护站”为科级建制,隶属保护区领导。
该项目工程建设包括土建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等,其中土建工程600平方米,新建巡护步道20公里,维修林区道路10公里,设置界桩30个,宣传碑2个,采种10000斤,育苗25万袋,植苗1000亩,抚育1000亩。
保护站计划编制20人,设站长1人,副站长1人,其它人员18人。
1.4项目投资
***柴松水源涵养地及珍贵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共投资196.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48.8万元,占总投资的76%,资源保护项目投资38.25万元,占总投资的19%,其它费用9.35万元,占总投资的5%。
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柴松(pinustabulaefirmisf.shekanensisrao.etHsu)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种群在黄土高原发生的变异,具有优良的生态生物特性,是黄土高原优良的防护和用材树种。
2.1.1柴松的分布
柴松主要分布在***柴松自然保护区,到过柴松分布区人无不认为其与其它林地的差异性,分布相对集中,林分结构和个体形态独特。
据1956年11月陕西省农林牧工作大队资源清资料显示:
柴松面积184公顷(2760亩),疏密度0.7,林分组成8油(注:
实为“柴松”)2栎,林龄115年,平均胸径26厘米,平均高17米,每公顷蓄积87立方米,总蓄积16008立方米。
集中分布于桥北林业局和尚塬林场大麦秸沟中上部。
据1986年7月桥北林业局资源调查显示,柴松公布于和尚塬林场大麦秸沟营林区154、147、151林班,共计119个小班,总面积333.7公顷,其中柴+桦+栎混交林112.6公顷,总蓄积63851立方米;
柴松纯林225.1公顷,蓄积55554立方米。
平均林龄125年,树高18米,胸径24.4厘米,疏密度0.93。
本次设计所进行的补充调查显示,柴松纯林面积413公顷,混交及散生的面积2835公顷,公布范围不仅局限于大麦秸沟上部,在五里铺、松树构、大麦秸沟的大石沟口及马渠寺沟的大南沟等地均有块状或零星分布。
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分布范围,都较过去有明显增加。
2.1.2柴松的形态结构特点
柴松与其原种无论是在形态结构还是结构特点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特别是柴松的树脂道比原种树脂道的数目显著减少,并略偏小。
(朱志诚《陕西林业科技》1987.4)
油松与柴松形态结构差异说见表2—1
表2—1油松与柴松形态结构差异表
树种
油松
柴松
外部形态
树叶
暗绿色
淡绿(翠绿、鲜绿)
树皮
厚,暗灰褐色,粗糙,纵裂且深
较光滑,灰白色,云彩状,纵裂较浅,有的很浅
枝条
粗,与主干的夹角较小,斜向:
天然整枝差,残留枝基多
细,与主干的夹角大,平展;
天然整枝好,残留枝基少
树干
略直或有弯曲
通直
球果
胖圆端正
较小,果鳞薄,稍显桃形
材质
较坚硬致密
松软显白色
树脂道结构
茎外圈
数量(个)
8—13
6—8
大小(毫微米)
平均18—23
平均14—15
茎内圈
20—23
10—12
平均4—5
平均3.8—4.1
叶(数量)
6—10
4—6
初步观测,柴松易侵入并代替山杨、栎类、桦木等林分,最终演替形成相对稳定的柴松纯林。
另外,其天然更新能力较强,本次调查每公顷幼苗、细树可达58000株,林下更新普遍良好。
2.1.3柴松形成的初步分析
油松北部分布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及西部的贺兰山;
东北部出现于大兴安岭南瑞的黄岗山;
南部至川、陕、鄂交界的秦巴山区;
在东部,除辽东半岛东南部和胶东半岛为赤松分布外,整个华北地区的低中山地带广泛分布着油松;
西部至甘肃到青海东部的大通河流域。
在这广阔的空间上,除局部地区被草原隔断外,基本上是一个连续的分布区。
可以看出,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及其邻近地区,是油松分布的几何中心。
油松在其分布区内,一般处在土层较薄的山脊梁顶,分布海拔高度大多在1500米以上。
与其它地区相对比较,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地带,是油松生长最优越的环境。
这里具有深厚的黄土层,分布海拔高度大多在1500米以下,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局部可达700毫米以上,属暖温带气候。
特别从基质条件分析,黄土要比各类岩质土对油松的生长发育优越得多。
因而可能由于这些缘故,导致油松在黄土高原发生了变异,经多年研究只在此地发生。
这种分析与柴松所表现的大部分特征是一致的。
例如叶子显翠绿色、树皮光滑等,都是相对水热较好的标志;
村干通直、枝形平展,这些也都是在相对较好水热条件下,长期处于密度较大的林分中,所形成的一些特点。
2.1.4些松的地位
从柴松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来看,只能确定是油松在黄土高原的一种特殊生态型(Ecotype)是油松林木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植物的适应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和分化,形成的一些在生态上互有差异的、异地性的个体群。
这种个体群具有稳定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并且这些变异在遗传上被固定了下来,这样就在一个种内分化出不同的个体群类型。
生态型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态型的分化是物种形成的开始,是物种进行的基础。
油松在黄土高原分化的个体群,属于典型的生态型,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
据目前所知,在全国绝无仅有,其他国家也未见资料报道,面积较小,非常珍稀,应特别加以保护和繁育推广。
多年来,保护区所在的林业局、林场对于区内柴松资源的保护一直非常重视,除局部进行过试验性抚育间伐外,其他均保护完好。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该项目是保护柴松资源的需要
柴松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生态型,早在80年代初就引起了许多林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纷纷在林内设立固定观测标准地进行观测比较,通过研究大家共同认定柴松是油松(P
inustabuaeformis)种群在黄土高原发生的变异,并由乐天宇先生将其命名为pinustabulaefirnisf.sgekanensusrao.etHsu,作为油松的变型。
柴松具有不同于油松的许多优良特性,如树体高大通直,材质优良,含脂量少,结果繁多,天然繁殖能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强,单位面积蓄积量大,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营造生态林和速生丰产林的优良树种。
目前仅见于该项目范围,分布面积小,种群数量少,如不积极地加强保护,频繁的人为活动的干扰,将有可能使这种优良的个体种群濒临灭绝。
因此对柴松及相关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实行有效地保护,对于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这一珍稀生态型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实施该项目通过必要的制度和措施可有效地保护这种珍贵的物种资源。
2.2.2该项目是保护自然生态的需要。
柴松林生长在子午岭的东侧(陕西境内),它分布在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的最西部,它像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黄土高原上。
实施该项目,不但保护了区内的柴松资源,而且保护了周围的林分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完整地、长期地研究柴松的自然分布、自然演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该项目是黄土高原地区保护水土和涵养水源的需要。
项目区年降水量680多毫米,森林覆盖率达86.5﹪,其地表枯枝落叶层厚达30厘米以上,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分布在黄土高原上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
该项目的实施,对区内森林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将更加增强,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增加雨量、减缓水土流失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这对于增加农业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重要得意义。
2.2.4该项目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
项目区内的柴松林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天然柴松林,因此保护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和珍惜物种,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充分利用自然植被的这些特点及有利条件,开展植被群落、植物地理、森林生态等多科学研究,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概况
项目区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北端陕西境内,富县西部,***柴松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80°
07′之间,西接甘肃省合水县,南连子午岭国家级保护区,东与***市桥北林业局张家湾林场,药埠头林场为邻,北接桥北林业局和尚塬林场,境内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约16.5公里,总面积17640公顷。
项目区的山地是以梁为主的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000——1582米之间,山梁为厚薄不等的黄土覆盖,其下伏基岩为中代砂岩,境内岭谷交错,波状起伏,森林灌丛茂密,现代剥蚀缓慢,水土流失微弱,地貌类型主要由基岩山岭和沟谷组成的低山地貌。
该区气候属暖温带湿润气候类型区,由于受地形,森林植被的影响,呈现出气温较低温差较大,冬冷夏凉,温凉湿润的气候特点。
富县城区年日照时数2492.4小时,年辐射量133.4千米/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25.7℃,≥10℃积温3293.3℃,年降水量57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无霜期140天,6—8月常多冰雹危害。
具有冬长夏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秋季多雨,春冬干燥等明显的气候特征。
项目区主要包括大麦秸沟、马渠寺和桦树沟,流水直接汇入保护区北侧的洛河支流葫芦河内。
地下水质为重碳酸盐型,PH值7—8,矿化度0.29—0.34克/升,为低矿化度淡水,适宜人畜饮用和灌溉。
区内土壤以灰褐土为主。
3.2植物资源
项目区植被属华北温暖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北部落叶阔叶林地带的西缘。
由于受历史、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森林植被均为天然次生林,成为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种类独特、多样、丰富的天然绿色“基因库”。
据统计:
该区有植物80科196属720多种。
其中价值较高或有发展前途的植物有柴松、油松、侧柏、栎类和山杨586种。
项目区内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森林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源 涵养 珍贵 种质 资源 保护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